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价格认证中心

周至县价格认证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7-04 17:37
单位名称 周至县价格认证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涉案财物提供公正、科学的认定服务。对纪检监察、司法、行政机关办理案件中所涉及的标的物的价格进行价格认定。
住所 周至县老城东街37号
法定代表人 赵国和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付
举办单位 周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3万元 3.03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2年11月进行了举办单位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认真做好价格认定工作。按照国家、省、市有关法规要求,认真做好各类刑事、行政案件涉及财产价格认定以及仲裁领域的价格认定工作。进一步规范价格认定工作程序,确保价格认定工作质量。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认定行为规范,进一步完善价格认定操作流程,在实际工作中严格贯彻执行。截止11月底,我中心共办理了各类涉案财物价格认定案件68件,认定金额50余万元,进行价格咨询服务40余人次。(二)积极开展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根据《关于深入开展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的意见》《陕西省价格争议调解处理办法》文件精神和省市要求,会同县法院、县司法局联合印发了《周至县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处理实施意见》。今年6月成立了周至县价格争议调解委员会,同月以周至县价格争议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名义与县人民法院开通“总对总”入驻人民调解平台,并将调解员信息录入平台。7月份,升格优化成立了周至县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处理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县法院院长、县发改委主任、县司法局局长任副组长的领导组织构架,进一步优化价调工作领导结构。今年我们召开联席会议、业务对接会、业务培训会、座谈会等会议共9次,对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进行分析研判,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推动价格争议纠纷调解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构建了调解和诉讼制度有机衔接的价格争议纠纷化解体系。(三)提升办公信息化水平。在县发改委的大力支持下,在市中心业务指导下,我中心不断提升办公信息化水平,及时更新办公电脑和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对单位存量案卷完成电子信息平台录入,对价格认定事项实现网上办理,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服务对象少跑路。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根据市委对周至发展定位,我县近年来旅游产业发展迅速,景区景点数量较多,游客量增速迅猛,景区价格争议纠纷事件多发,我们以景区价调为重点,采取深入景区走访、不定期与景区运营单位进行对接交流等形式,及时了解价格争议事项,对争议双方开展纠纷调处。例如我们对楼观台道文化景区游客在停车场车玻璃被砸赔偿纠纷、沙河水街景区停车费纠纷、中国.周城景区停车费纠纷等多起事件进行了积极价格纠纷调处,妥善化解了争议矛盾,维护了当事方合法权益,得到游客和景区经营单位的好评,营造了周至良好的旅游环境,为全县营商环境起到积极示范作用。三、存在问题。一是价格认定队伍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价格认定人员力量和经费保障有待加强,三是在价格认定工作新领域探索还需用力。改进措施。价格认定工作主要是对司法机关及行政执法部门提出的涉案财物的价格认定总价工作,也是一项价格服务工作,我们充分认识到优质服务的重要性。我们一是在“勤”字上狠下功夫,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做到积极主动,热情周到,广泛扩大咨询面、业务面,不断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约束能力,遵纪守法,狠抓质量和效益,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们认定人员从不分节假日,星期天,加班加点,随时与司法机关和当事人保持联系,随叫随到,通过不懈努力和拼搏,一年一个新台阶。二是加大服务力度,树立良好的执业形象,努力做好价格服务工作,主动承担价格顾问,为涉案单位排忧解难。以公平、合理和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取信于民,服务于民,为司法机关及当事人公正论价,以快捷优质高效的服务质量赢得了司法机关的好评。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加强中心内部建设。根据机构改革相关要求,进一步理顺关系,用足编制,充实人员,加强人员业务能力培训,使空壳化现象得到根本解决。二是加强要素保障,建强价调阵地。积极对接财政、人社、组织、镇街等,花大力气解决人员较少、经费紧张、价调场所不足等短板弱项,为价调工作做好各项要素保障;整合司法调解员、法院调解员、社区律师、价格认定人员等专业力量,建立价调人员库,推进价调工作顺利开展。三是推进社区(村组)自治组织价调工作。针对当前社区、村组价调工作薄弱现实,积极普及社区、村组价调工作力量,特别是对各社区(村组)“名人”“能人”“本事人”的挖掘和聘用,并给予一定工作补贴或奖励,充分发挥社会贤达的影响力,争取让价调事项发生在基层、解决在基层。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