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新城分局环境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负责辖区废气、废水、噪声、空气质量、粉尘等因素的监测分析·环境保护质量课题研究,编制环境质量报告,为环境监理提供依据 |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区长兴路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曹国晶 | |
开办资金 | 137.8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4.32万元 | 4.89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监测站围绕西安市生态环境新城分局中心任务,按照分局领导的工作要求,在监测站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下,监测站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常规工作做到定点准确、操作规范、监测数据可靠、上报及时,各项工作任务进展顺利,年度目标有序完成。现将2022年度我站开展业务情况汇报如下:一、开展业务情况1、常规环境监测工作有序推进(1)每月完成辖区6家涉重金属企业车间口废水监测工作,每季度按时完成6家涉重金属企业总口废水监测工作。受疫情影响,2022年度我站共计完成6家重点企业废水监测工作7次,监测点位数共计42个,分析废水样品48份。(2)每月完成辖区9个街办自然降尘监测点样品采集监测和数据整理工作,并按时上报区生态办。受疫情影响,2022年度我站共计完成降尘监测9次,共计监测点位81个,分析降尘样品81份。(3)按时完成新城辖区功能区噪声、区域网格噪声和道路交通噪声的监测工作。2022年度我站共完成功能区噪声监测4次,监测点位数8个,完成区域网格和道路交通噪声昼间监测1次,监测点位数16个,共计监测点位24个,并按时完成数据整理及上报工作。(4)完成执法监测共计6次,出具噪声监测报告6份。(5)按时完成辖区41家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相关工作,保证重点排污企业和许可证企业自行监测信息公开率达到考核要求。(6)完成辖区内国控空气子站和省控空气子站的巡查工作和维护工作,每周至少2次对其周边进行巡查,保证子站正常运行,有效防止人为或其他干扰情况发生。(7)完成上级部门和监管部门的能力验证考核工作。2022年度,监测站按时完成省站能力验证项目:水中硫化物和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完成市场监督管理局能力验证项目:化学需氧量,共计3个监测项目的能力考核,考核结果均为满意。2、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完成银河坊社区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数据核算工作。为更好掌握辖区内重点区域大气环境现状,结合新城辖区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站持续对市人民体育场国控子站和银河坊社区省控站进行24小时监控,子站数据异常及时与第三方运维单位沟通解决。按照市上五项机制考核要求,每天对全市20个区县五项指标和15个国控子站6项指标进行评分及预测排名情况。(2)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完成计量认证复评审工作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能力评价检验检测机构通用要求》(RT/T214-2017),结合本站实际,我站于2022年8月全面完成计量认证复评审工作。此次复评审工作历时三个月,时间紧,任务重。重新修订了我站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文件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相关《记录》四个层次;对全站115台仪器设备和15个工作人员进行了档案整理,完全按照《程序文件》的档案管理程序进行整理一台一档,一人一档;对所有在用仪器进行检定和校准;对实验室所有试剂和玻璃器皿进行整理与核查,过期药品的按要求进行处理并重新购买,破损的玻璃器皿进行购买。(3)合理规划,积极推进监测站能力提升建设工作2022年,在市局、分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监测站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合理规划,积极推进监测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中的各项工作,加快新实验室的建立。主要包含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的调研和编制、建设项目申报、实验室布局设计方案的审核、实验室水电排风等实验室场所环境条件系统基础设施建设的对接和监督等工作。目前监测站能力提升项目基础建设工作已基本完成,实验室场所环境条件系统中电力、温湿度系统已完成基础安装。二、取得社会效益1、我站每月完成辖区6家涉重金属企业车间口废水监测工作,每季度按时完成6家涉重金属企业总口废水监测工作,为我区的环境执法提供了数据支持,同时也对辖区的重点企业提供了监测技术指导。2、我站每年开展企业帮扶工作。2022年共对辖区40余家企业进行技术帮扶。为他们审核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监测方法的适用性进行技术指导。3、按照市上五项机制考核要求,每天对全市20个区县五项指标和15个国控子站6项指标进行评分及预测排名情况,随时为分局其他相关科室提供数据,对改善我区空气质量提供数据支持。4、完成辖区内国控空气子站和省控空气子站的巡查工作和维护工作,每周至少2次对其周边进行巡查,保证子站正常运行,有效防止人为或其他干扰情况发生,确保我区环境空气质量达标,优良天数达标。三、存在问题随着监测任务日益加重,质控措施越来越严格,监测要求越来越高,监测项目种类标准覆盖面越来越广。目前,面临着监测设备和人员均无法与之匹配,人员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四、下一步计划1、提升环境应急监测水平。应急监测是处理突发环境事件首要关键环节,是应急处理生态破坏的决策基础,全站人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努力贯彻落实新形势下环境应急监测新要求。2、继续做好国控空气子站和省控空气子站维护与巡查工作,剔除子站自动监测的干扰因子,保证空气自动子站数据真实、有效,更好的为辖区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数据支持。3、根据重点监测站对监测项目、实验设备等要求,结合辖区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和执法监测的需求,积极向上级部门申请仪器设备,合理调整监测站资质认证项目规划,力求实验室建成后既满足重点实验室建设各项要求又满足辖区各项环境监测、执法监测等各项监测需求。4、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管理力度实际工作过程中,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将监测工作落到实处,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实施此为依据,建立质控考核数据库,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此外,明确工作职责,将工作任务进行细分落实到个人,提高管理效率。此外,加强质量监督,根据评审准则制定监督检查计划,对样品采集、样品处理、数据分析等严格把关,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目前,基本形成了站长决策、技术负责人组织管理、质量控制员具体实施的三级质量管理体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至2028年8月7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