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30 17:49
单位名称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引导工商联会员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活动;协调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经营和发展中的实际困难;联络商会、指导、服务工作;开展会员推荐、评选、表彰有关工作。
住所 陕西省榆林市开发区榆溪大道市委大院政协楼118号
法定代表人 李彩莲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榆林市工商业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98万元 13.05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工商联会员服务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一)强化政治引领,广泛凝聚民营经济人士思想共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按照市工商联安排,协同带领企业家深入12县市区、企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召开思想状况调研座谈会,切实做好民营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二)强化协同联动,有效保障中心工作顺利开展全力推进“万企兴万村”工作。发出倡议书,确定南北12县市区工商联对口帮扶;联合商会、企业深入开展榆商微公益活动10余次,投入30万元慰问困难群众。举办助企纾困促销活动,搭建农产品促销平台,给社会各界投身乡村振兴牵线搭桥。拍摄微视频《乡村青年》《谷子熟了》,营造了“万企兴万村”强大声势和结对共建美丽乡村的良好氛围。稳步调研落实稳经济大盘政策,完成《中省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汇编》。统筹接待全国工商联两路调研组来榆林调研,扎实推动一揽子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落地见效。赴苏州等地开展民营经济发展和商会建设标准化调研工作,推动市级层面的标准出台。协同市联走进120余家市内外商协会和企业,开展为期三个月的“问需问愿问策”排难纾困稳经济大盘大走访大排查大调研,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上报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供参考借鉴。二、取得主要效益(一)一强化服务效能,助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致力探索合作创新,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步伐。联合市检察院召开涉案企业合规工作等3次座谈会,成立涉案企业第三方委员会,优化法治营商环境。联合市金融局等7家单位,召开精准服务民企融资座谈会、构建工商联特色金融生态链研讨会,助推企业有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联合律师、税务师事务所赴代表性企业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助力榆林市房地产开发企业村企合作开发、涉税相关问题的解决。继续专注行业产业创业创新,持续夯实“创新榆林”根基,举办创新大赛线上路演活动,着力构建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加快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落细。(二)强化自身建设,提高促进“两个健康”本领围绕市委市政府要求及市工商联中心工作,召开10次阶段性工作推进会议,有力保证各项重点任务的完成。成立榆林市江苏商会、佳县企业联合会、榆林市小吃协会,全面夯实组织基础。截止目前,榆林全市会员总数达13220个,基层组织总数达103个,其中行业商会35个。疫情期间,创新形式线上召开工作推进视频会议,督促各会员企业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联合开展商会党组织“五星”创建活动,实现了非公党建和商会、企业发展有机统一。拍摄廉洁类、乡村振兴类微电影《国家干部》《谷子熟了》荣获省纪委、市纪委、市乡村振兴局此类视频二等奖。赴杨家岭、杨家沟等地开展4次主题党日活动,聆听党课,发放慰问金4万余元。出刊《榆林商汇》杂志4期,网站、微信公众号发稿986篇,各级媒体发稿50余篇,传递前沿信息,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积极响应党委政府号召,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代表性企业和商会活动,专题组织开展庆三八、重阳等“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5次,捐款捐物6万余元,弘扬民族文化、关注弱势群体,展示工商联力量。三、目前存在的问题全市民营企业融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性服务业不够完全,服务传统产业升级不快,新兴产业支撑不强,转型步伐迟缓;受疫情影响,部分行业企业尤其是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市场主体投资信心不足;全市营商环境不够优,工商联服务的创新性和实效性有待进一步增强;新时代机关干部队伍的能力反应素质与企业家队伍的期盼存在一定差距。四、整改措施(一)突出政治建设,汇聚发展合力。深入推进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落实好意识形态领域工作,引导民营企业家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联合市委统战部召开第四届全市非公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并召开全市民营企业家代表座谈会,助力改善营商环境;全年打造6个民营企业家教育基地,每月走访3家企业和商会进行宣传宣讲,把民营企业家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来。(二)围绕中心大局,抓好主责主业。坚持引导民营企业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参与助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全市构建新发展格局贡献力量。一是聚焦特色农业、高端能化、铝镁合金、羊毛服饰等产业建设和外向型龙头企业发展,密切联动高新区、榆神、科创三大园区,引导会员企业向高附加值领域延伸,落实大小企业产业链配套发展。二是加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以民营企业家和工商联干部为主,开展两期数字经济与产业融合创新发展专题培训班,切实提升工作能力。三是大力开展以商招商、内引外联,推动项目人才“双引进”、实落地。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一)强化调研质效,提升履职水平。发挥好全市工商联系统建言献策力量,支持工商联系统“两代表一委员”履职尽责,为党委政府当好参谋助手。健全完善调研机制,搭建政企交流平台,组织引导民营企业家有序参政议政,推动政企交流对话机制常态化、制度化,探索线上、线下融合调研模式,提升调研工作质效。(二)深化改革创新,夯实组织基础。树牢“打基础、创先进”工作导向,促进“两个健康”。加强领导班子、所属商会、代表人士队伍及机关建设,发挥轮值、述职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家深度参与工商联、总商会工作,增强工商联凝聚力、向心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