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淤地坝建设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参与全市淤地坝工程前期规划、建设指导、安全运行监督工作与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高新区圣景路水利大厦 | |
法定代表人 | 王勇 | |
开办资金 | 3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水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76万元 | 56.6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淤地坝建设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年来,我中心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在局党组的领导下,在全体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2022年拦沙工程涉及我市除定边县和吴堡县外10个县市区,计划下达总投资84170万元,计划新建拦沙工程485座(其中:中型拦沙坝88座,小型拦沙坝397座)。其中中央投资6.73亿元,市级配套4410万元。其中,榆阳区30座,总投资5188万元;神木市100座,总投资1.9亿元;府谷县61座,总投资1.28亿元;横山区24座,总投资4997万元;靖边县53座,总投资7454万元;绥德县41座,总投资6399万元;米脂县20座,总投资2695万元;佳县50座,总投资9037万元;清涧县56座,总投资8538万元;子洲县50座,总投资8116万元。目前,拦沙工程开工395座,未开工78座,已完12工,具体情况如下:1)榆阳区:本年度计划下达30座,已开工16座,未开工18座。完成投资比例60%。2)神木市:本年度计划下达100座,已开工76座,未开工12座,已完工12座。完成投资比例40%。3)府谷县:本年度计划下达61座,59座已开工,2座未开工(拟调整计划已上报待下达)。完成投资比例43%。4)横山区:本年度计划下达24座,5座已开工,19座未开工。完成投资比例20%。靖边县:本年度计划下达53座,50座已开工,3座未开工(拟调整计划已上报待下达)。完成投资比例30%。5)绥德县:本年度计划下达41座,38座已开工,3座未开工(拟调整计划已上报待下达)。完成投资比例85%。6)米脂县:本年度计划下达20座,11座已开工,9座未开工。完成投资比例80%。7)佳县:本年度计划下达50座,49座已开工。完成投资比例95%。8)清涧县:本年度计划下达56座,56座开工。完成投资比例86%。9)子洲县:本年度计划下达50座,38座已开工,12座未开工(正在协调处理中)。完成投资比例45%。2、新建淤地坝工程。淤地坝工程涉及定边、吴堡2个县,计划下达总投资9796万元,计划新建大中小型淤地坝工程33座(其中:大型淤地坝14座,中小型淤地坝19座)。新建淤地坝开工28座,完工5座,具体情况如下:1)定边县:本年度计划下达22座,22座已开工。完成投资比例25%。2)吴堡县:本年度计划下达11座,6座已开工,5座已完工。完成投资比例75%。3、省级水利发展资金项目。2022年省级水利发展资金计划下达投资400万元,用于榆林市淤地坝信息化建设,目前已完成招投标程序,计划5月底前建成。4、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2022年度计划下达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354座,下达资金21109万元。涉及非贫困4县市区24座(其中:榆阳6座、神木9座、府谷2座、靖边7座),总投资1641万;脱贫县6县区330座(其中:米脂26座、横山81座、佳县89座、吴堡6座、清涧20座、子洲108座),总投资19468万元。2022年黄土高原地区中型以上病险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非贫困4个县市区和脱贫6县区,共计投资14123.43万元,可完成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255座。非贫困4县榆阳区、神木市、府谷县、靖边县均已开工建设,预计到今年5月底全面完成建设任务。贫困6县区按照相关规定,资金全部由县(区)政府集中整合使用。资金整合后计划完成淤地坝除险加固工程231座(属县级扶贫项目,不进行建设管理),整合后返还资金12482.43万元,(1)米脂县实施25座,返还资金1428万元,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已完成建设任务形象进度98%;横山区实施70座,返还资金3450万元,现已全部开工建设,已完成建设任务形象进度63%;佳县资金整合后不实施项目;吴堡县实施2座,返还资金103.8万元,已全部完工;清涧县实际实施32座,返还资金1010.63万元,已全部完工;子洲县实际实施102座,返还资金6490万元,其中整合后第一批实施61座,已全部开工,已完成建设任务形象进度88%,整合后第二批实施41座,未开工。5、淤地坝安全应用工作。组织开展淤地坝安全运用汛前视频培训,市县两级业务人员、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4967人全面覆盖参训,制作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微视频,发放宣传册、宣传单3万余册(页)。)全面实施汛前检查整改工作,“四预”措施、物质储备、坝体、放水设施、溢洪道等全部检查到位,4837座淤地坝防汛预案完成修编级审批,857座中型以上淤地坝防汛“三个责任人”公示落实,组织淤地坝防汛演练67次,4个省级汛前检查反馈问题、19个水利部黄委汛期督查问题整改完毕。二、党建工作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每周一集体学习研讨,全员高分通过“党的二十大精神应知应会知识”线上测试;深入落实党建工作主题责任,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严格管控意识形态阵地,培养转正党员1名,确定积极分子1名;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格执行“三重一大”制度,坚定不移“四风”、树新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极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扎实推动“一系统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创建活动:认真落实反馈意见整改主体责任,研究制定中心《整改方案》,逐一明确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完成时限等,各项内容有力整改。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纠“四风”、树新风,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扎实开展廉政警示教育,认真做好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干部作风集中整顿成果。坚决执行市委巡察及党组工作部署,自觉接受巡察监督,认真落实反馈意见整改主体责任,研究制定《整改方案》,逐一明确整改措施、责任领导、完成时限等,专题研讨强化成果运用,为水保淤地坝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整治保障。三、取得的主要效益1、淤地坝是减少黄河泥沙淤积、确保黄河安澜的最重要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在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一是从源头上把泥沙就地拦截、封堵通道,防止泥沙下泄。二是增加优质高产农田。淤地坝将泥沙就地拦蓄,使荒沟成为土肥水足、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粮食亩产约400千克以上,最高达1000千克以上,对实现粮食自给作用非常大。三是滞洪削峰,减轻灾害损失。近年新建淤地坝和小流域坝系发挥了显著的削峰、滞洪能力上拦下保的作用,有效地防止了洪水泥沙对下游造成的危害。四是巩固退耕还林还草,实现生态环境改善和产业结构调整。五是促进水资源利用,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用水问题。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暴雨洪水多,径流泥沙含量极高,很难得到利用,淤地坝拦蓄洪水,减轻了黄河中下游的防洪安全,使水沙的到分离,水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利用水面可以养、灌溉、缓解群众生活生产用水困难。六是促进产业发展,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水平。淤地坝促进了第三产业发展,成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以坝代路,改善了当地交通条件,方便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四、存在的问题1、单位人员编制偏少,与实际工作量不匹配,制约工作效能发挥;公车改革方案未批复,市区内私车公用现象普遍,影响职工工作积极性。2、省级投资计划下达较晚,资金到位较迟,各县自定的工程项目财审程序、林地手续办理、招投标等前期工作程序繁杂,造成开工前准备时间长,错过施工的黄金期。北方春、冬季寒冷无法施工,冰冻期较长,严重压减了施工期,导致进度严重滞后,工程不能按期完成。3、县级配套资金落实难,不能时足额拨付项目资金。五、整改措施1、在安排部署上要解决施工中存在的纠纷和矛盾、核实工程量、组织开展标前审计等,按时间、节点进行招投标。2、加快项目实施进度,减少前期工作程序,争取更多配套资金,全面完成各项任务。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实施好“十四五”拦沙工程后续项目,加快编制2014-2025年老旧坝提升改造与病险坝除险加固实施名录,配合市人大制定出台《榆林市淤地坝建设管理办法》。2、深入开展各县市区淤地坝降等、报废、销号工作,加强淤地坝安全运行管理,推动实施新型淤地坝蓄水试验工程。3、强化提升内部管理,扎实开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协商市委编办,增人扩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