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执行本单位章程的情况。单位没有违反《条例》和其他相关法律规章的行为。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党风廉政教育和作风建设,促进学校教育经费合法合理使用,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认真履行服务、核算、指导、监督等工作职能,注重核算,优化服务,突出监督,加强指导,进一步提高学校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积极推进“财政云”系统应用工作、做好课后服务资金管理工作,为促进全县教育事业健康有序科学发展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二、业务开展情况。1、科学编制各单位预算。各单位财务预算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对预算的事中控制、事后评估检查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加强预算管理首先要编制一个科学可行的预算计划。核算中心要求会计要相当重视预算的编制。总预算的编制坚持“量入为出,保证重点,照顾一般”的原则。在编制收入预算时,根据县财政参考定额,采取积级稳妥原则,既要考虑经费来源的稳定性和收入的可能性,又要尽量核实、落实收入,避免赤字隐患;在编制支出预算时,参考各校以前年度预算执行情况,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政经费的可能,认真分析各项支出的必要性,使预算支出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提高有限资金的利用效率。2、规范会计核算工作,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核算要求会计遵循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依据的原则,以“规范、细致、精确、高效”作为业务的质量标准,来客观真实地记录、反映各项收支情况和结果。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并要求按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更正、补充。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会计业务纳入核算中心统一核算,核算中心调配业务素质相对较高的专职会计人员,并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严格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从而来提高会计核算工作的质量,提高会计人员的核算素质,过去会计在工作中遇到问题,交流不便,只能凭个人理解处理账务,而现在一旦遇到问题,马上可以提出来,大家讨论,加强了业务交流,集思广益,达成共识,提高账务处理的正确性、科学性,一定程度上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和统一性。3、加强内部业务稽核和内部档案管理。会计在记账以后,除了组内的初审以外,还有一道重要的业务环节:稽核,就是对所有的凭证进行审核,检查核算问题。加强内部业务稽核,是提高会计核算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加强会计档案管理,严格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对各单位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告等会计核算专业材料整理立卷、装订成册,建立会计档案。对会计档案的归档范围、保管期限、借阅手续及档案室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定,中心保证会计档案程序化、规范化的管理,确保会计档案资料完整、安全。4、会计坚持强化服务意识、体现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在优化服务方面,我们始终在强调中心全员要做到工作尽职尽心、服务周到耐心、办事处以公心、办理业务细心的“四心”服务。中心会计在努力做一些服务工作:一是帮助单位出主意、想办法,当家理财、合理开支,用足用好经费;二是帮助单位解决查账难的问题,单位领导通过账务查询系统,在单位里可以轻松查询自己的账务数据;三是会计人员每月坚持工作走访1~2次,中心主要领导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每年至少与核算单位法人有两次的走访与沟通,加强与核算单位的工作联系与思想沟通。每月会计月报表一出就要求中心会计人员完成各单位经费使用情况简报,然后分头走访各单位,将一段时期内会计核算的情况与问题反馈到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目前纳入会计集中核算的单位407个,规范设置核算账户360套,10个工作人员人均承担40.7个单位36套账的会计核算任务,为单位节减了行政管理成本。坚持“为单位理好财,为单位服好务”的工作宗旨,把财务审核监督、“收支两条线”管理、国库集中支付和国有固定资产管理结合起来,对核算单位的会计业务实施全过程监督,按照有关制度和规定,形成了有效的监督机制。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打算。1、存在问题:(1)内部控制不健全。在传统核算机制和相关制度的影响下,基层学校会计核算工作对于相关制度建立的重视程度不足,很多制度都不健全,所以使得教育主管部门无法通过内部控制机制有效的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与约束。还有些单位认为有了核算中心把关,对单位的内控制度越来越不重视,自我管理意识逐步下降。(2)会计核算中心核算工作与所服务基层学校管理工作相互脱节。当前,会计核算中采用的是集中办公制度,其工作场所和相关部门往往不在同一个场所,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基本上都是是通过票据收集的方式开展工作。会计核算中心侧重于事后核算,但是它所服务的基层学校往往侧重于事前、事中的管理。(3)会计信息不对称,会计服务职能被削弱。由于核算中心既不参与所服务单位的经济活动,也不了解其相关的经济活动的信息,只是在事后对其单位报账员提交的票据和资料进行审核,致使核算中心对这些手续完备,票据合法有效的业务,不管反映的经济内容是否真实都只能给予支付,留下了会计信息可能失真的隐患问题。导致会计监督的职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4)核算中心缺乏事前监督,弱化了核算中心的管理职能。会计核算中心只重视其核算功能,而忽视了对相关账务的监督与审核,使得基层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出现只注重资金使用、不关注财务管理的问题较为严重。2、改进措施:(1)实施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预算管理工作是教育部门会计核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促使财务管理工作更加的科学化与合理化。对于教育部门来讲,内部控制制度是非常关键的,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教育部门在建立和健全自身的内控制度时有必要与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构建出完善的、科学的、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2)理清会计核算中心与所服务教育部门工作关系,明确其职能职责。成立会计核算中心之后,基层学校将会计核算、资金支付、财务报表编制、票据审核与报销等工作都交给核算中心开展,这就使得会计核算中心出现了大包大揽的现象,不利于其监督与审核职能的发挥。而且,通常情况下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与教育机构并不在意同一个办公场所,所以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处理教育部门的账务只能根据通过教育部门会计人员传输的资料来处理,这些账务与教育部门的实际工作关系如何核算中心工作人员无从得知,这种情况对于教育部门本身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限制了核算中心职责的履行。(3)加强监督检查,全面提高会计核算中心工作质量。内部监督检查对于会计核算工作的成效至关重要。内部监督工作通过对财务各个环节的监督以及检查,形成评价最终反馈给领导,能够使得教育部门财务工作人员和领导之间形成有效的信息反馈,能够帮助教育部门领导对财务工作进行监督以及指导。(4)多层次地开展业务培训,建立岗位竞争激励机制。会计综合素质高的单位,其财务管理也是比较好的。财务部门和会计核算中心要加强对报账员会计的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会计核算人员和报账员的工作能力、专业判断水平以及职业素养。3、下一步打算:(1)进一步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继续抓好支部的党建工作,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建设服务型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把理论学习和会计继续教育、财务会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全面提高中心人员的综合素质。(2)加强会计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提高会计核算水平,关键要提高会计人员专业素质和信息化水平,加强培训,学习会计专业知识,建立考核内控制度,使其树立加强自身学习的自觉性和紧迫性,不断强化财经法规学习,严格按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和财政云系统相关要求,对公用经费支出范围进行明细核算,力求准确反映公用经费支出状况。(3)努力增强服务意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继续做好“让基层学校最多跑一次”承诺,一方面我们要尽职尽责,热情服务,耐心解释,减少没有必要的环节,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另一方面我们努力做好中心的内控工作,争取做到不带情绪工作,严于律己,笑脸待客,爱岗敬业,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现象。(4)进一步加强会计监督。会计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要把会计监督同会计服务结合起来,强化监督力度,真正起到会计监督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积极推进“财政云”应用工作,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规模,使公务消费行为更加规范,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