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卫生工作者协会

周至县卫生工作者协会

发布时间: 2023-06-29 15:46
单位名称 周至县卫生工作者协会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健康提供基本医疗服务及预防保健服务。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初级卫生保健规划实施、合作医疗组织与管理、预防保健、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
住所 周至县农商东街27号
法定代表人 王卫东
开办资金 3.29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9万元 3.24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卫生工作者协会.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科室同志们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任务已完成。现将卫协会2022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村卫生室管理工作。1.按照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的相关要求结合《周至县卫生健康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春节期间医疗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周卫发〔2022〕12号)文件精神,制定《周至县卫生健康局关于村卫生室有序开诊的补充意见》指导全县村卫生室有序开诊。2.12月7日自国家疫情防控工作“新十条”的政策实施后,按照局领导要求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网底作用,村卫生室积极接诊发热患者,使广大群众及时得到救治。同时做好群众健康服务,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健康宣传、健康咨询、指导用药等服务。3.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对我县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基本情况进行了摸底统计,掌握2022年村卫生室及乡村医生基本情况,招聘乡村医生2名已上岗。4.制定下发《周至县卫生健康局开展关于村卫生室规范化管理检查工作的通知》(周卫发﹝2022﹞267号),开展对全县村卫生室内外环境、诊疗规范以及服务标准进行督导检查,提高村卫生室医疗安全质量,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二、村卫生室建设工作。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年-2022年)中涉及的村卫生室建设项目要求,2022年10月底已完7所片区化社区卫生室改造工作并投入使用(分别是翠峰镇五联村卫生室和东肖村卫生室、马召镇虎峪村卫生室、竹峪镇兰梅塬村卫生室、四屯镇中旺村卫生室、司竹镇南淇水村卫生室、广济镇斜里村卫生室),三年共计建设村卫生室31所,圆满完成三年行动方案中涉及的村卫生室建设任务。三、乡村医生培训工作。1.一是根据《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西安市财政局关于印发2022年基层卫生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市卫发〔2022〕136号)文件要求,组织24名骨干乡村医生完成了线上不少于六个项目包的培训和在县中医医院进行1个月线下实践培训,培训合格率100%;二是按照《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印发2022年度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组织乡村医生线上培训学习不少50个学时,线下培训不少于30个学时。2.依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上海复星公益基金会等单位主办的《名医开讲啦》线上公开课,组织全县乡村医生参加五期线上培训,累计培训乡村医生1116人次。四、包抓基层单位督导检查工作。2022年多次对哑柏中心卫生院的疫情防控、新冠疫苗接种、全员核酸检测、安全生产等重点工作进行了督导检查。五、取得的主要效益。为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2022年招聘2名乡村,逐步缓解乡村医生队伍老龄化问题。通过开展三方面的乡村医生培训使乡村医生的业务水平得到稳固提高,更好的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建设7所村卫生室并投入使用,改善村级医疗硬件设施。12月7日自国家疫情防控工作“新十条”的政策实施后,全县辖区村卫生室充分发挥网底作用,积极接诊发热患者,使广大群众及时得到救治,同时为有需要的群众提供健康宣传、健康咨询、指导用药等服务。六、存在问题。1、一村多室问题比较严重,难以整合。2、乡村医生老龄化问题比较严重,制约村级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七、改进措施。1、推进镇村一体化管理,逐步解决一村多室问题。2、吸收有意向到村卫生室工作的大中专毕业生,由各镇卫生院自主招聘具有合格行医资质的人员到村卫生室工作,优化乡村医生队伍缓解乡村医生老龄化问题。八、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管理,为乡村医生即将到龄的村卫生室招聘乡村医生,充实乡村医生队伍。2、按照市卫健委的相关要求做好2023年乡村医生培训工作,提高乡村医生业务水平及服务能力,为广大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3、结合我县实际,有序推进公有制村卫生室建设任务,逐步改善村级医疗硬件设施。4、继续做好科室包抓哑柏中心卫生院各项重点工作的督导检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