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

周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28 17:52
单位名称 周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行政审批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服务。行政审批事项的现场勘验、专家评审、验收;负责行政审批信息化;审批数据统计与报送、分析及应用。
住所 周至县太白北路与环城北路交汇处西南侧
法定代表人 方栋梁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75万元 4.26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行政审批技术保障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2年8月进行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中心在周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标准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业务素质。按照先学习分析、后组织勘验、再跟进整改的工作流程,分清轻重缓急,合理制定踏勘工作计划,安排法律法规学习、现场勘验、后续整改及相关材料整理及文件报批归档工作。落实管理制度,强化内部管理。规范运作必须在严格的制度框架下才能得以实现,技术保障中心虽小,人员也少,但规范的运行管理机制必不可少。在日常运行中认真执行财务管理细则、固定资产登记管理制度、评审会议方案审批制度、收发文登记管理制度和档案文书管理等各项制度。通过落实管理制度,保证了技术保障中心各方面工作的规范、有序、正常地开展。技术保障中心定期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研究解决中心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重大问题。每周召开工作例会,对上周工作检查和梳理,对本周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工作中大家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形成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轻松、和谐的局面。规范受理办结,树立良好形象。我中心工作人员,始终依据法律法规实地踏勘,截至目前,已受理踏勘任务近291件,组织开始实地勘验375余次,完成符合条件踏勘任务278件(其中现场踏勘226件、“云踏勘”52件),不符合退回21件,办结率100%,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四)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自新冠病毒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后,我中心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大厅出入口体温检测及“一码通”扫码工作,保障办事群众和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扎实做好日常工作。一是业务工作流程不断完善。对涉及审批科室的业务明确流程,流转方式、意见签署等进行再明确,二是明确承诺办理事项。在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基础上,将公共卫生许可明确为承诺办理事项。(二)创新踏勘服务模式。一是强化对重点项目的服务。注重从工作实际出发,对各类重点建设项目,提前介入,特事特办,在最短的时间内办最好的事。二是推行远程踏勘评审工作,借助信息技术提升踏勘效率,利用腾讯视频会议等远程视频方式,积极推行“云踏勘”模式,取得了较好成果。方便了企业办事群众,助力审批再提速。(三)兢兢业业干实事,树立评审形象。一是坚持加班踏勘。一年来,审批科室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踏勘任务越来越繁重。我们的业务骨干自觉坚持常年加班,大量牺牲周末时间展开工作。二是坚持公正评审。坚持“三公”原则,对所有评审对象的鼓励,赢得了评审对象的尊重。三是坚持廉洁评审。坚持评审不向企业收取任何费用,避免利益纠葛,确保了评审工作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要求工作人员严格自我要求,不得接受评审对象的任何好处,不与评审对象同吃、同玩,保持了必要的廉政距离。三、存在问题。一年来,中心各项工作正常平稳,但也存在一些需进一步解决或完善的问题。一是技术力量较薄弱,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工作量大、专业人员少,学习机会少。二是无论从人员数量,还是人员结构均难以满足现场踏勘工作的发展需要,个别事项踏勘时限把控不紧的问题。2023年力争改变这种状况,扩大人员队伍,加大对科室人员专业的系统培训,让他们学以致用,加快成长。四、改进措施。(一)从工作实际、行为规范、目标管理等方面入手,对已经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逐条进行研究分析,重点完善工作学习机制,将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分类整理,发放到每个工作人员手中。(二)主动和审批科室对接业务,面对繁重的、随时出现不确定困难的踏勘评审工作,我们要不断摸索,坚持以问题为方向,积极探索“审勘分离”。(三)规范现场踏勘程序,经与相关审批科室协调,我们将所有需要踏勘的业务归并,统一组织原职能部门现场踏勘,以减少程序,提高效能。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业务专业化,做到工作懂业务。进一步将涉及踏勘评审事项踏勘点、评审点能熟练运用,做到现场把控。二是事项标准化,做到办理无差别。进一步将踏勘评审事项分为高频简易事项、高频复杂事项、低频简易事项、低频复杂事项四类,在踏勘评审事项标准的基础上,制定统一的踏勘评审要点,防止因标准不统一造成审批争议或县区间审批结果的不一致,推动各级实现无差别办理。三是流程模式化,做到工作有规范。总结踏勘评审经验,制定工作规范,明确事项准备、事中办理、事后归总的环节、任务等,明确科室之间流转具体过程、文书、真正做到踏勘评审工作流程规范,从而为高效、公平、公正审批奠定基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