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咸新区>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26 15:11
单位名称 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两链”融合,推动政产研结合。从事人才培养、科技经纪人队伍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技术转移与推广、工程与产业政策咨询、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等相关科技服务工作。
住所 西咸新区沣泾大道与沣长路交汇处西南角西咸金融港4-A楼20层
法定代表人 杨稣
开办资金 50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陕西省西咸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36.77万元 514.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及时办理变更登记手续,规范使用印章、证书。变更法定代表,2022年4月2日。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开展主要工作情况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严格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的部署要求。2022年牵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305家;牵头组建科技经纪人66人、新增省级“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9支、组建“新双创”队伍32支;牵头引进各类孵化器、加速器15家,专业服务机构32家。具体汇报如下:抢抓机遇加速成果转化。借助“三项”改革大力推动全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总窗口转化,2022年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305家。一是高校院所科转平台建设提档升级,与西工大等共建了3个高校科转平台,签约落地西电大学科技园,校地合作成果转化实现新突破;与军工院所合作建设秦创原(国防工业)创新促进中心专项成果转化平台。二是成果转化链条加速贯通,联合各方力量建成运营秦创原路演中心;组织开展专场项目路演23场,促成科技成果项目在总窗口落地转化110个。三是企业孵化育成体系初步成型,引进启迪之星(西咸)孵化器等3家孵化载体;引进蜂鸟智造中试基地等2家中试基地。推动重点产业链“聚链成群”。作为氢能、数控机床产业链的“链主”单位,氢能产业方面,组织召开陕西省氢能产业创新发展促进会,协助省发改委、工信厅编制《陕西省“十四五”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并发布;引进维纳氢能等7家氢储能产业链重点企业。数控机床产业方面,积极推进沃恩机床、万威刀具、华中数控西部中心等一批已落地产业链项目投入运营,围绕已落地企业开展“以商招商”,引入荣光精整项目、光栅尺项目等配套企业落地。全链条构建科创体系。一是科技服务体系广泛延伸,构建了秦创原总窗口科创服务体系5个新城中心和17个园区“秦创小站”。二是投后服务不断完善,举办高企认定及科小评价辅导培训等线上线下活动16场次,累计入企走访服务75家,梳理总结企业各类需求160条,办结146条,办结率超过90%。(四)凝聚合力推动秦创原建设。一是紧抓省市资源聚集契机推动“陕西电子信息创新产业联盟”等多个平台在总窗口落地;争取科技部火炬中心在总窗口专设科小评价端口;牵头争取省“两链融合”专项资金7990万元、市秦创原建设专项资金3986万元;西咸12家单位入选市“三器”示范平台。二是区域协同创新进一步做实,设立宜川县等3家工作联络处,促成榆林等6个地市飞地孵化器签约立体联动“孵化器”总基地,与全市7个园区、孵化器共建首批协同创新基地。三是加强“一中心一平台一公司”建设合力,与秦创原股份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形成双周一次推进会的协商机制;谋划推进建立全省秦创原创新促进中心联席会议机制;秦创原综合服务平台完成省、市、西咸三级平台联通展示,在总窗口导入、汇聚省市科技创新资源数据。二、社会效益情况(一)政策支撑作用充分发挥。2022年,省、市、西咸政策为西咸1642家企业兑现奖补资金6.31亿元。编制并参与修订原“省70条”“市42条”秦创原政策,制定“西咸22条”秦创原政策。编制《秦创原总窗口政策典型案例手册》,梳理典型案例19项;针对高校、企业、人才等开展差异化政策宣讲60余次,实现省内重点高校院所全覆盖。(二)创新性科技金融成效显现。协同财政金融局,联合人行落地秦创原“四贷促进”金融服务站;引导9家金融机构上线32项科技金融产品,为91家企业提供信贷金额5.89亿元,累计达8.06亿元。(三)秦创原现象多点开花。一是秦创原创新活动精彩纷呈。承办首届秦创原高价值专利大赛、第六届丝博会秦创原发展论坛等20余场会议活动;秦创原在第十一届APEC论坛、第十二届全球秦商大会、第十届中国—东盟创新合作大会、陕台经贸合作(广州)推介会等活动上精彩亮相。二是秦创原宣传推广亮点频现。累计在中、省主流媒体发布宣传报道330余篇;“秦创原”公众号发布稿件700余篇。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一是具有秦创原特色的典型项目招引还需加大。2023年将立足重点产业链,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手段继续加大典型项目招引力度。二是政策兑现和宣传力度还需加强。2023年将根据项目落地情况按照时间节点进一步加大政策兑现力度;加强政策宣传,辐射到更大区域。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创促中心将全面落实省、市、新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更好发挥秦创原总窗口在全省的创新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是全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多场秦创原成果转化专场路演活动,新增一批高校科转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精准挖掘转化,新增一批科技成果转化企业。二是深入推进两链融合创新。建成1个产业技术研究院,引导国有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等建设一批共性技术研发平台,落户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研发总部,组织一批核心技术攻关项目。三是大力支持科创企业孵育。引进一批专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实现一批企业在陕西省股权交易中心科技创新专板秦创原专区挂牌。四是着力强化硬核产业促进。建设运营秦创原场景创新服务中心,编制发布《秦创原总窗口创新产品目录》。通过“独角兽走进西咸”引进落户一批世界500强企业。五是全面加强创新人才汇聚。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培育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创新人才激励与分类评价机制。六是持续营造创新生态环境。提升科技金融服务水平,设立总窗口科技金融风险补偿资金池。建立全链条政策服务体系,制定出台场景支持、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等专项政策。七是积极开展全域创新协同。深入推进“三池”“三市场”建设,强化“三器”示范基地建设与模式推广,搭建省域协同创新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共青团陕西省委“青年文明号”2.2022年陕西省劳动竞赛优胜集体3.第十、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暨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单位4.陕西省人才改革发展实验基地5.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6.2021-2022年度最具影响力科技金融生态服务机构7.2022年度西咸新区目标责任考核优秀单位8.2022年西咸好青年(集体)1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