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仲裁委员会秘书处

铜川仲裁委员会秘书处

发布时间: 2023-06-25 15:03
单位名称 铜川仲裁委员会秘书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经济仲裁事业服务保障。仲裁案件受理·仲裁文书送达·档案管理·收取和管理仲裁费用
住所 铜川市新区正阳路9号
法定代表人 赵晓倩
开办资金 53.3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0.13万元 37.87万元
网上名称 铜川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3月,办理开办资金变更登记业务,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仲裁业务工作(一)案件受理概况2022年度共计受理各类民商事仲裁案件97件,较2021年的53件,增长了83%;涉案标的额2.1亿元,较2021年的0.46亿元,增长了357%;上缴仲裁费用64.07万元,较2021年61.53万元,增长了4.1%。2022年审结案件60件,结案率为62%。其中裁决32件,占结案总数的53%;准许撤回裁定20件,占结案总数的33%;调解8件,占结案总数的14%。就案件执行情况看,2022年生效法律文书的自动履行率为80%,生效的法律文书未出现被人民法院撤销和不予执行的情形,审限内办结率为98%,审理正确率为100%,所有审结案件均做到了公平、公正、依法、依理、高效、快捷,进一步突出案件审理质量,提升仲裁公信力。(二)疫情防控工作为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工作,仲裁委秘书处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疫情防控工作相关要求,定时、定点组织工作人员对办公区域、相关设施设备进行集中消毒,要求全体人员在办公场所全程佩戴口罩。为有效避免人员聚集,仲裁委秘书处按照陕西省司法厅《关于做好陕西仲裁工作管理信息系统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双方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选择线上开庭,有效规避因疫情因素导致的久拖不裁,矛盾上升的情况。对于立案咨询等相关事宜,采取电话、邮寄相结合的方式,第一时间为当事人答疑解惑,充分保障其仲裁权益,确保在疫情防控期间工作不断档、服务不打折,使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三)办案秘书队伍建设工作2022年,始终将为当事人提供优质的仲裁法律服务作为出发点,把心思集中到“想干事”上来。一是加强思想学习,深化理论武装。全年组织集体学习20余次,做好个人学习笔记每人3万余字。工作之余,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陕西干部网络学院等平台加强对党的精神的掌握。二是查摆重点问题,着力强化提升。三是拓宽学习路径,铸牢业务根基。将《办案秘书的有效工作——方法与要点》作为重点学习内容,强化办案秘书职业化、专业化和技能化,建立了一支操守规范、业务精湛的办案秘书队伍。(四)仲裁员队伍管理工作为进一步提高仲裁员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仲裁委秘书处狠抓仲裁员队伍管理,全力提升仲裁效能。以内部学习和开展疑难问题研讨会的方式,不定期召开案例和法律法规学习会,统一仲裁认识,提升学习效率,增强业务能力。与铜川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接联系,建立裁审衔接机制,召开裁审衔接工作会和重大疑难案件商讨会,对案件的法律和程序适用等问题进行探讨,统一裁审尺度,提升处理重大疑难案件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加强对仲裁员的监督和管理,坚持开展行风、政风建设,严肃工作纪律,树立仲裁的良好形象。(五)仲裁法律制度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开展进企业、律所上门送法活动,并采取走访调研、宪法宣传周等活动立体式宣传仲裁法律制度。一是创新宣传方式。以面对面、点对点的方式宣传推介仲裁法律制度,免费发放宣传资料500余套,通过深入走访企业、律所,了解仲裁条款的签订情况,进一步提高了仲裁的知晓率。二是拓宽宣传路径。以律所为平台,源源不断地向群众提供仲裁法律服务。三是丰富宣传内容。通过座谈会、研判会等方式积极宣传仲裁制度优势、介绍仲裁办案流程、协助进行纠纷调解、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提高仲裁条款签订率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二、2022年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为保护涉案企业的荣誉和隐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仲裁委秘书处着力开展立案前调解等作为亮点工作再部署、再落实。一是始终秉持“公平公正、阳光仲裁”的工作理念,积极畅通仲裁维权绿色通道。坚持“快立、快调、快审、快结”,用最短的时间维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全年累计调解案件28件,下发准许撤回裁定书20份,仲裁调解书8份,进一步减轻了社会纠纷压力。二是推进仲裁信息化建设。以陕西仲裁工作信息管理系统为契机,启动仲裁信息化管理,将各种法律文书、物证、声像资料及其他各种载体材料数据化,以高效的办案水平,拓宽仲裁服务能力。三是突破知识产权法律问题与仲裁的衔接工作。仲裁委秘书处加强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司法局的紧密联系,将知识产权调解成果以仲裁调解书或仲裁裁决书的形式予以确认,此机制的确立更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商业机密、实现优势互补,对整合资源、防止司法资源滥用浪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存在的问题2022年的仲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宣传工作不到位。由于财力和人力等原因对仲裁宣传活动不经常,因仲裁受理的局限性,如果不强力推进,仲裁协议很难达成,导致人民群众不知道仲裁也是解决纠纷的重要途径,有纠纷只想着找法院。二是公信力不高。仲裁是准司法机构,但因缺乏强制力,导致人民群众认为仲裁效力不如法院高,对仲裁公信力产生怀疑。三是仲裁员参与率低。全年受理案件97件,因仲裁员由当事人选定,仅有50%的仲裁员参与到案件办理中来,仲裁员参与率较低,降低了仲裁员办案的积极性。四、整改措施一是继续创新宣传工作,打造仲裁立体化宣传模式。加强与各大行业协会的联系。通过各大行业协会在其整个所属领域内推广仲裁制度,做到点面结合、重点突破,力争在我市龙头企业中率先落实仲裁条款的适用问题。加强与新闻媒体合作,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宣传作用,增强仲裁的吸引力。加强与司法局、市律协联系,在律师培训时期,将仲裁法律制度作为讲解内容之一,增强律师对仲裁法律制度的认识。二是强化横向联络,努力提高仲裁公信力。铜川仲裁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必须营造良好的外部工作环境特别是司法监督环境,来提高仲裁公信力。要继续加强与法院的沟通,认真听取法院的意见和建议,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对仲裁工作的薄弱环节及时改进和完善,防患于未然。加强与法制、司法、工商、住建、房产等部门和单位的联系与交流,积极做好基础工作,规范和完善合同文本,搞好案源储备的同时提高仲裁公信力。三是提高仲裁队伍素质,提高仲裁员参与率。继续推行人本化、规范化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民主、奋发有为的良好风气。除当事人选定仲裁员之外,针对每位仲裁员的专长来指定仲裁员,充分调动仲裁员积极性。五、2023年工作思路2023年,仲裁委秘书处将扎实开展仲裁业务各项工作,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深入践行仲裁为民服务水平。一是高质量完成仲裁委换届工作,保障仲裁各项工作全面有序开展。二是新聘一批知识产权领域仲裁员,成立铜川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为仲裁庭独立、公正、公平、及时地审理案件提供咨询意见,保证案件质量和时效。三是严格落实仲裁委秘书处各项规章制度,坚决杜绝办理关系案、人情案,提高办案质效,力争把每一个仲裁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双重检验,当事人尊重、认可、信服的铁案。四是开展仲裁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培训夯实仲裁员及办案秘书办案技能,组建一支政治过硬、业务够强、忠诚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仲裁队伍。五是加强仲裁法律制度宣传推广,创新宣传思路,以“走出去”、“请进来”、“坐下谈”的模式拓展仲裁服务领域。六是提高案件调解率,以“调解为主、裁调结合”的方式稳妥化解矛盾,对疑难重大案件攻坚克难,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竭力推动仲裁工作迈入新台阶、仲裁事业谱写新篇章。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