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周至县>
周至县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周至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周至县猕猴桃气象台)
周至县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周至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周至县猕猴桃气象台)
发布时间:
2023-06-20 17:51
单位名称
周至县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周至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周至县猕猴桃气象台)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气象灾害预警、指挥人工影响天气、建设猕猴桃气象服务平台。负责全县气象灾害预警、应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指挥人工影响天气工作;建设猕猴桃气象服务平台;对气象灾害进行调查和评估。
住所
周至县气象局院内
法定代表人
张祥勇
开办资金
5.1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气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12万元
5.12万元
网上名称
周至县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中心(周至县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周至县猕猴桃气象台).公益
从业人数 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气象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的具体业务。1.组织召开2022年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联席会议。印发了《周至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2022年工作要点》,更新了各部门、各镇(街)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接收人员名单。2.完成了X波段双偏振相控阵雷达建设,完成了板房子镇、四屯镇、西骆峪水库区域站升级改造,为精细化气象预报服务提供了数据支撑。3.周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周至县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强化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为先导的暴雨应急联动机制的通知》、《周至县暴雨灾害防御指引的通知》;与县文旅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旅游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的通知》。4.严密监测天气,及时发布天气预报及预警信号,通过短信、微信、邮箱等渠道向县委县政府和各部门共报送服务材料286期,发布气象服务短信54万余条。5.2022年共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17次,共发射人工增雨(雪)火箭弹60枚,燃烧碘化银焰条257根。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气象现代化建设。完成了陕西气象秦智、天擎系统本地化气象保障服务应用。实现了常规气象要素、卫星、雷达、遥感等分钟级桌面调取应用。2.人工影响天气。2022年共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17次,共发射火箭弹60枚,燃烧焰条257根,使我县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和优化。3.决策气象服务保障工作。为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决策气象服务286期共3万余份,发布各类气象预警预报短信54万余条,启动应急响应22次,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发文39次。严密监测、及时预报,加大部门信息共享,为县委县政府应对突发灾害性天气提供科学气象决策依据,气象服务工作得到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三、存在的问题。近几年灾害性天气呈频发多发趋势,引发暴雨(雪)、高温、干旱、寒潮、大风等气象衍生灾害风险较大,气象防灾减灾形势不容乐观,存在欠缺高层次气象专业技术人才问题,欠缺气象监测设备保障技术人才等问题。我们将克服一切困难,继续努力提升预警预报监测能力,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救大灾,密切监视天气变化,并进一步加强会商机制,提升大风、暴雨、雷电等灾害性天气及短时临近天气的预报预警精细化服务水平,重点做好汛期气象服务以及重大活动保障气象服务工作。四、改进措施。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目标任务领导小组,加强各项工作实施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确保目标任务顺利完成。2.建立目标考核机制,分解工作任务,严格目标考评。将各项工作任务分解到各科室,定领导、定任务、定时限,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各项工作事事有人抓,环环有人管。3.建立保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根据工作需要,对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给予充分保障,做到人员、制度、技术保障到位,预报及时,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完善精密监测体系,提升精准预报服务基础能力。完善气象综合观测系统,构建周至县智能立体感知网,加强新技术、新方法和新装备应用;推进交通、旅游、农业、环保、建筑等专业气象观测网建设;统筹行业数据资源,融入周至综合治理大数据平台,促进与自然资源与规划、水务、防汛、交通、农业农村等部门监测数据共享共用。2.人工影响天气。强化人工影响天气能力建设,提供优质生态保护、“铁腕治霾”气象服务。加大周至人影作业覆盖面,加快竹峪镇省级标准化固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建设,满足水源地水库蓄水和生态涵养、铁腕治霾、森林防火、抗旱减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需求,开展常态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3.决策气象服务。严密监测、及时预报,加大部门信息共享,为县委县政府防汛抗旱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完成汛期气象服务各项气象服务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