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榆林市> 榆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榆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20 09:29
单位名称 榆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为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提供相关服务。
住所 榆林市榆阳区灵秀街64号
法定代表人 雷祥鹏
开办资金 14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榆林市民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1.5万元 55.1万元
网上名称 榆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榆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在市民政局的坚强领导和倍加关怀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立足中心实际,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切实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把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这一年,未保中心全体工作人员恪尽职守、凝心聚力、勇毅前行,全面完成了2022年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主要工作1.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一是慰问活动暖人心。为切实做好留守和困境儿童关爱慰问工作,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关爱工作,我中心利用春节,六一,中秋等特殊节假日为留守和困境儿童送去节日礼物等各种生活和学习用品,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节日的温暖和来自政府和全社会的关爱。1月20日上午,走进佳县金沙湾社区开展了“迎新春送温暖献爱心”留守和困境儿童慰问活动,为51名留守和困境儿童送上帽子、手套、米、面、油等物品。1月24日上午,走进榆阳区青山路办事处建安路社区慰问留守和困境儿童,1月25日,走进灵秀街社区慰问留守和困境儿童,为孩子们送上精心准备的春节“爱心大礼包”,以实际行动为留守和困境儿童谋幸福,让党和政府的温暖照进孩子们的心田。5月30日上午,走进佳南春苑社区探望并慰问了34名留守和困境儿童,5月31日上午,走进米脂县华润希望小学探望并慰问了145名留守和困境儿童,6月1日,走进横山区第十小学探望并慰问了45名留守和困境儿童,与孩子们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六一”儿童节,力争让特殊儿童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成长。9月8日上午,走进佳县金明寺中学,举行关爱留守困境儿童中秋爱心捐赠慰问活动,为留守困境儿童送去节日的温暖和祝福。10月26日下午,走进横山区实验小学开展“牵手成长童享阳光”困境儿童关爱慰问活动。这一年,我们以实际行动为留守和困境儿童谋幸福,让党和政府的温暖照进孩子们的心田。受益儿童1200余人。二是入户走访解民忧。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儿童工作的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关爱儿童抚养工作,我中心工作人员走访了佳县、横山区、榆阳区等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家庭,详细询问家庭情况和生活学习情况,重点了解儿童监护、委托照料状况,倾听了孩子们的心声,帮助他们分析和解决目前家庭遇到的压力和难题,并做好信息动态更新。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开展了专业化心理服务,针对发现问题的孩子开展个案服务,将关爱服务活动转化为常态化。三是个案帮扶凸重点。开展个案帮扶工作是对困境和留守儿童实施精准救助的核心工作之一,一年来,我中心为有需求的困境儿童建立系统、高效、长期的救助方案,实现对困境儿童的短期帮扶,又为困境儿童的长期发展提供全面、详细的规划指引,增强困境儿童在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解决能力。四是心理辅导助成长。2022年6月,我中心首次走进靖边县东坑镇中学,为面临中考的未成年人进行考前心理辅导,释放孩子们的压力,让其以轻松的心态迎接考试。2022年11月,为满足广大少年儿童疫情居家期间的心理疏导需求,帮助少年儿童做好心理调试,缓解焦虑、紧张、烦躁等负面情绪,帮助大家走出疫情之下的阴霾,我中心携手榆阳区尚善社区治理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推出“疫路同行,童心抗疫”榆林市未成年人抗疫保护专项行动。此次活动,榆林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邀请多位心理咨询师与社工,积极开展线上咨询服务,同时,邀请专家开展线上直播,帮助少年儿童与家庭顺利度过难关,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五是“护苗行动”提认知。暑假期间,为丰富留守和困境儿童的暑假生活,我中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依托市青少年社工协会组织120名困境留守儿童走进榆林市军旅文化园、榆林市野生动物园,开展为期4天的暑期夏令营活动。通过军事拓展训练,绘画比赛,参观野生动物园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提升其自我认同感,有助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六是业务培训促提升。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儿童工作队伍建设,有效提升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服务水平,提高全市儿童督导员专业能力和素质。12月26日,我中心承办了全市儿童督导员工作线上培训会,对全市260名儿童督导员进行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工作技巧传授,促使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七是临时监护显实效。一年来,我中心先后对5名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临时监护和照料,我们细心准备、精准关爱、精细服务,让孩子们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尽全力呵护他们健康成长。我们用爱心、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关爱、保护每一位儿童,用实际行动践行工作职责和使命,用实际业绩彰显担当有为。2.积极开展类型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为进一步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更好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我中心开展了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一是政策宣讲进校园、进村居。通过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详细解读,教育引导同学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增强村居居民对《未保法》的认识,在全社会营造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二是留守和困境儿童相关的关爱保护政策宣讲,为维护社区内留守和困境儿童合法权益、优化留守和困境儿童环境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切实把党和国家的关爱落实到每一名儿童身上,切实提升困境儿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三是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亲子教育的宣讲,通过类型多样的教育活动,引导青少年健康、快乐、安全的成长。受益儿童2000余人。3.综合运用报、网、屏等资源平台,提升宣传效应。我中心利用公交车尾翼电子屏宣传和林市中心城区各大公共场所户外LED大屏幕,投放自行制作的未成年人保护宣传片、动漫等视频,广泛刊播关爱儿童的宣传标语,并通过拉放横幅、发放宣传册、张贴倡议书等方式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通过广泛宣传,让社会各界知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社会效益一年来,我中心积极利用各方面平台进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服务超过3000余名未成年人与260余名民政儿童工作者:1.通过全市儿童督导员培训会,对全市儿童督导员进行培训,努力拉起一支“懂技术、懂人文关怀”的未保队伍。在全市范围内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家庭教育促进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促进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理念深入人心。2.疫情期间,我们利用线上平台,成立了“童心抗疫”个案服务群,在疫情期间产生心理问题的儿童,我们都可以第一时间对接到专业的心理咨询老师。同时,我们邀请家庭治疗咨询师,面对疫情期间的各种问题,举办线上课程答疑解惑,服务超过2000余人次。为了保障暂时无人监护儿童的衣食住行,我们修缮了临时照料场所,为儿童提供港湾。3.去年一年,我们接到3起来自不同县市区警方送来的儿童,他们都是因为父母在不同程度上违法,导致自身暂时无人监护。为这些儿童提供临时照料,体现了政府依法治国与人文关怀共重的决心。还有1名儿童,是因在街上流浪,由公安机关送来我中心。不管是因监护人违法导致无人监护,还是流浪而来,凡是暂时暂时无人监护儿童,我中心始终坚持“应收尽收”的原则,为全市未成年人竖起一道“归属防线”4.我中心利用节假日、学校活动等形式,为1200余名困境儿童送去学习与生活用品,鼓励他们健康成长,传播党和政府的关爱,广受民众的好评。三、存在问题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留守困境儿童的期望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足。1.专业技术人员严重短缺;2.困境儿童档案建设不够精细化;3.培训交流机会少;四、整改措施1.今年我们计划加强对外的联系,带领一批儿童督导员,到先进区域考察学习未保工作,把先进的技术、理念、服务方法带回榆林;2.加强困境儿童档案建设和动态更新工作;3.加强政府购买工作,利用专业社工组织对未成年人进行更大范围的服务。五、下一年度工作计划1、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锻造党建工作新品牌。2、坚持专业意识,队伍建设得到新提升。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实施全员学习,围绕有关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救助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政策法规等,进行业务技能培训。3、加强实践意识,工作实现新战略。我们在积极借鉴国内未成年人保护中心工作的先进理念、模式的基础上,积极提炼我单位工作亮点和特色,逐步形成了适合榆林市保护工作的模式。4、坚持创新意识,改革要有新成效。在工作实践、调研、访谈中,要求广大干部结合工作实际,积极撰写保护工作的心得、经验、收获,形成系列成果。通过经验交流分享,提高广大干部的工作水平,整体上提升保护中心工作质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