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提供服务。大明宫遗址保护改造区内的招商引资、规划建设、市政建设、国土资源管理、房屋管理等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杜陵邑南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战武 | |
开办资金 | 17295.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4853.44万元 | 15353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曲江大明宫遗址区保护改造办公室 | 从业人数 27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曲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大明宫紧抓市委、市政府纾困解难机遇,围绕“九个方面重点工作”及年度考核指标,以“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为总体目标,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现将2022年度重点业务推进情况报告如下:一、年度重点工作完成情况1.拓宽融资渠道,全力做好资金保障一年来,受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影响,经济发展工作迎来严峻挑战,大明宫遗址区积极拓宽资金筹措渠道,全力以赴落实各项财政收入,加强资金入库、支付和监管工作,保障资金及时回转。2.加快土地出让,合力突破当前困局面对日益严苛的外部环境及兑付压力,向内求生迫在眉睫。一是系统性梳理,建立土地资源信息台账,为下一步资源盘活提供基础;二是挂图作战,以保供地领导小组每周例会为抓手,倒排计划、明确节点、查摆问题,推进全年计划的18个地块共计822亩土地供应工作,已完成井上飞地、青啤住宅、井上村(DK4、5)及辛家庙保租房355亩土地供应等工作。3.盘活资源资产,“双向”拓展增强信心一是盘活经营性资产资源,增强收益能力。对先锋村、联志村等闲置商铺资源进行系统梳理,建立经营性资产台账,制定资产盘活方案。与世纪金花合作,实现了大明宫购物中心项目资产盘活;与市安居集团对接,推进现有闲置保障性住房资源利用,已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任务1895套房源;二是区内区外双向拓展优质资源。紧抓城市更新与片区开发契机,主动整合梳理区内可实施资源,重点围绕摩尔片区、水泥搅拌站、东前进片区等项目,对接相关单位洽谈沟通合作方案,开展前期测算及项目测算。聚焦摩尔市场股权收购及女监片区收储,推动东前进片区项目、井上片区水泥搅拌站征收进程;完成文体用地开发策略研究,以养元医院南侧37.5亩文体用地首发区,积极推进文体项目合作。4.坚定民生责任,推动老城焕新容颜一是高质量推进遗址区内三个重点安置项目建设,井上华府完成1#、2#楼建设、回迁及商业楼主体建设,大华安置楼三栋楼主体施工已完成,百花村安置楼施工至20层。二是不断完善城市环境品质建设,完成八府庄一坊、八府庄二坊及含元北路三条道路景观提升,遗址区新增绿化面积约6300㎡;完成拾翠路沥青路面、遗址公园银汉门、右银台广场等区域透水混凝土路面提升改造,提升面积约50000㎡。同时,学校建设按照“具备一个区移交一个区”的思路,实现中南、正荣、大明宫3所配建学校交叉施工,并按节点交付使用。以各行政区为整体,协调新城区、未央区教育部门,取得井上片区等待开发教育用地规划调整意见,推进手续办理,协调区内现状学校交通疏导等问题解决。5.围绕核心产业,逆势推动文旅发展开展“云游”博物馆等系列活动,举办公益展览5场;兴庆宫公园综合提升项目二期工程累计完成约总工程量的92%,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考古探索中心、大明宫数字文化体验中心、大明宫遗址博物馆三大改造提升项目完工并开放运营,形成了集遗址、考古、文物为一体的博物馆群。6.勇挑疫情重担,积极做好常态防控一是落实包抓职责。按照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安排部署,夯实疫情防控“属地包抓”责任,做好15个包抓小区核酸检测、值班值守等工作;同时,积极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开展华著中城、中海凯旋门两大片区常态化“扫街行动”,累计排查、统计AB类场所1600余家;二是圆满完成两次“一场两站”应急值守任务。累计排查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600余人;三是做好疫苗攻坚。结合区指工作要求,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统筹板块各责任单位,积极动员大明宫遗址区全体干部员工及万余名社会人士接种加强针。二、社会效益:(一)大明宫遗址区现有闲置保障性住房资源的利用,为新市民、青年人解决了阶段性住房问题,为城市和年轻人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契机,为西安房地产市场的健康稳定和蓬勃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二)积极研究文体用地开发策略,积极推进文体项目合作,为北城人民提供更丰富的文体娱乐平台,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和满意度,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三)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统筹推进大明宫遗址区3所配建学校建设工作,采用交叉施工方式按时交付相关行政区投入使用。有效缓解北城适龄儿童入学难问题。(四)活化利用遗址区遗产保护和利用。推出“云游”博物馆及数字文化体验等活化方式,讲述大明宫遗址故事,共同传承遗址文保记忆,让文化遗产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促进文明交流的重要力量。三、存在问题:由于受疫情反复、经济下行、政策调控等因素影响,遗址区文旅融合举措还不够新,优化人居环境作用发挥还不够明显。四、下年度工作计划2023年,大明宫保护办将继续围绕遗址区发展规划,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深挖土地资源,带动城市有机更新进一步梳理盘点遗址区资源,强化招商、营商、爱商意识,全力推进城市更新和保供地相关工作。确保中储粮项目、方欣保障房等项目尽快实现供地,加快推进大明宫公园周边商业街区片区、站改二期、站改一期等多个地块工地节奏,早日实现土地资源落地变现。(二)创新融资模式,提供强有力资金保障创新融资与项目统筹并举,推进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有效提升“再融资”能力,争取打开专项资金工作新局面,为板块稳步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撑。(三)坚持招大招强,加快项目落地实施完善招商机构,组建专业招商团队,尝试“敲门招商”“驻点招商”等招商方式,提升招商引资技能水平。拓展思路、扩大招商范围,从原来的房地产商,拓展到园区运营商、内容服务商、商业合作商、金融投资商等领域,为板块后期发展和转型提供基础,也为重大项目落地打好坚实基础。同时,根据整体经济发展情况,联系开拓周边省份头部企业和各行业门类头部企业,开拓新的领域招商。(四)关注民生项目,切实提升群众幸福感梳理遗址区服务功能现状,构建城市生活高品质,不断优化、改造、新建道路,提升遗址区基础设施配套。同时,以“惠民生、保稳定”为目标,对遗址区安置现状及资源进行系统性梳理,一方面全面加快推进安置项目建设,确保区域内征迁群众早日完成回迁安置。另一方面助力于资源整合、盘活、变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