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富平县档案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档案收集、查阅、利用和保管。 | |
住所 | 富平县莲湖路80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海燕 | |
开办资金 | 59.1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中国共产党富平县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25.08万元 | 709.3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档案局·公益 | 从业人数 1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够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登记管理机关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规定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法定代表人由王保卫变更为李海燕。全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牢记“档案工作姓党”的政治属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力做好全县档案业务检查指导和管理工作,不断提升档案资政辅政能力,持续创新档案为民便民服务方式,发挥档案工作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一)细化任务分解,层层落实责任主动作为,积极争取,在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下,富平县将档案工作纳入县直单位2022年绩效考核党务政务工作考评范围,县档案部门“办局一体、局馆联动”创新模式得到进一步落实。围绕省市县年度重点工作,印发《富平县2022年度档案工作任务的通知》,明确各立档单位年度工作任务及完成时限,畅通咨询渠道,指导督促各立档单位完成全年任务;坚持问题导向,印发《中共富平县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2022年“归档月”活动的通知》《中共富平县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2022年对全县档案工作检查指导的通知》,修订《富平县档案检查登记表》,对全县95家单位严格开展档案执法监督检查,重点围绕考评内容档案制度与人员落实情况、档案整理情况、到期档案移交情况、纸质档案数字化情况、档案保管与安全情况、档案利用情况等开展了监督检查,现场反馈存在问题,进行了档案实操指导,并要求强化措施,落实整改,同时严格按照《2022年目标任务档案工作负面清单扣分标准》对各单位档案工作情况进行扣分,完成《2022上半年档案工作负面清单扣分表》报考核办参与全县考核,并及时向各单位发文反馈扣分情况,限期整改,年终考核再检查并如实扣分报考核办,不断强化档案行政执法的权威性、规范性和公正性。(二)丰富档案资源,优化馆藏结构一是发布征集公告,加大接收力度。在政府网站及融媒平台发布《富平县档案馆关于征集珍贵档案资料的公告》《富平县档案馆关于公开征集富平珍贵文物拓片的公告》《富平县档案馆关于开展中华版本资源征集工作的公告》,征集中华版本资源的图书、宣传、商标、拓片、布票、粮票、共计6大类330本(张、个)。全年接收扶贫档案、新冠肺炎疫情档案、文书档案、各门类资料、国有企业退休职工档案、共计12316(张、卷、页、件、本、袋、个)或3419(张、本、页、卷、盒);同时聚焦重大活动,完成了政协会、人代会相关资料及照片的收集工作;接收了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活动资料1套及富平·闽侯缔结友好县30周年系列活动资料汇编2本。二是迅速安排部署,归集疫情档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主动作为,在全县印发了《中共富平县委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归集工作的通知》(富档工组发〔2022〕1号),明确归档范围和档案保管期限、标准要求,制定专项方案,纳入执法检查,主动跟进指导,顺利完成县疫情指挥部2020、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档案双套制归档,共接收疫情防控档案3342件245盒,同时整理征集到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照片专题档案263张及出入证35张并完成入库,留存了富平战疫宝贵记忆,为以后出现类似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资政参考。三是完善扶贫档案后续工作,巩固归集成果。完善镇(街道)和八办六组的机构沿革、人事任免、大事记、档案基础统计台账、检索查阅注意事项、档案状况等,编制《富平县档案馆馆藏精准扶贫档案全宗卷》1本;同时持续做好乡村振兴衔接阶段档案归集整理指导工作。(三)突出工作重点,狠抓推进落实一是查档服务利用工作,我们始终坚持为民服务宗旨,除线下查档外,还开通了档案异地查询通道,外地群众可以通过微信、电话、邮寄等方式“零跑直享”,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利用民生档案的需求。全年来共计接待婚档、招工、转正定级、调动、任职、退休、编史修志等各方面档案利用者5676人次,调档8618卷869盒,复印12986页,摘抄6000余字,拍照296张;并畅通查档渠道,解答查阅档案疑难咨询者619例,处理异地查档318起,编写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档案利用实例40例。充分发挥了档案为现实服务的作用和价值,赢得了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二是档案业务建设评价工作,自接到《陕西省档案局关于开展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的通知》(陕档局发〔2022〕16号)文件后,县档案(局)馆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讨论研究,将任务具体分解到股室到个人,夯实责任,挂图作战,严格对标对表《陕西省市、县级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2019-2021)》,做好相应模块资料准备及全局资料汇总、查验修改,每周专题汇报业务建设评价工作进展情况,讨论解决实际存在问题;于10月份顺利迎接了省市三年一次的业务评价建设督导检查工作并得到评价组的高度肯定。三是档案信息化工作,严格按照整理、编目、建库、扫描、数据上传、备份等流程开展馆藏纸质档案信息化工作,实现动态操作数据库,数字加密,线上查档、查阅申请、查阅审批等功能,减轻了工作人员工作强度,提升了查档效率,确保了档案安全。今年以来,开展“馆藏重点档案抢救保护及数字化项目”,共计扫描约27万页,使馆藏数字化率超过31%。对于增量档案,我们严格按照“双套制”接收原则,确保到期进馆档案数字化率达到100%。(四)强化档案宣传,打造特色亮点紧扣“喜迎二十大·档案颂辉煌”主题,联合县委宣传部、县文联开展主题征文活动;举办6·9国际档案日系列活动,组织并督促各立档单位观看6·9国际档案日专题讲座;聚焦县委县政府工作,征集富平各行业、各领域工作成绩,开展线上系列展播活动14期,策划拍摄档案宣传片4部,以档案视角生动展现富平发展的重大成就,反映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讲述富平县可知可感的新变化、实实在在的新收获;积极参加县直机关工委举办的“青年党员业务知识赛讲”活动,档案馆业务干部讲解了《文书档案收集整理》,获得现场一致好评;为充分发挥富平县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联合青少年活动中心,开展以“走进红色档案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中小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组织160余名学生来馆参观富平红色专题展、馆藏书画摄影展、查档大厅和档案库房,沉浸式体验档案除尘消毒、数字化加工以及档案裱糊等,丰富了青少年暑期生活,助推未成年人学习历史、尊重历史、保护历史,增强青少年爱档护档意识。在微信公众号开设富平红色故事诵读、档案法律法规等专题栏目,转发各类宣传信息共计143篇。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压缩机关运行成本用于档案数字化,已正式启动档案数字化及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持续延伸“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畅通查档接待工作“最后一公里”,极大地提高了档案查阅接待水平,为建设数字化档案馆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存在问题我们虽做了一定工作,可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是信息化这个短腿还未真正拉长,要实现硬件软件全面提升,任务繁重而艰巨;二是人员结构老化,专业人手不足仍然制约档案发展的长期因素;三是编研创新、资源挖掘方面,仍需加大力度,下势抓好。四、改进措施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戒骄戒躁,正视不足,强化举措,共同努力,不负组织和群众期望。五、2023年工作计划下年度,我们将进一步深化学习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及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计划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加大业务指导力度。重点做好镇(街道)、村(社区)档案管理、巩固脱贫攻坚档案归集工作成果等业务指导工作,定期开展“送课上门”活动,指导立档单位做好到期档案收集整理工作,不断提升基层档案工作水平。二是严格标准验收进馆。严格审核验收档案目录,确保各类档案“双套制”进馆。三是持续推进数字化进程。以建设“数字档案馆”为目标,紧抓时间节点,强化目标责任,倒排工期快速推进,确保馆藏档案数字化序时进度,加快数字档案馆建设。四是征集重大活动档案资料。创新形式做好全县重大活动与突发事件档案指导、归集与移交工作,丰富馆藏,改善馆藏结构。五是加强档案人才培养。加大档案专业人才培养力度,积极选派优秀人才参与中省市组织的各类业务培训,使档案干部及时掌握档案工作新动态、新理论、新知识,以人才推动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7月荣县直机关工委授予“优秀党建品牌”称号2022年8月荣获陕西省档案局“2022年度档案宣传工作一等奖”2022年4月富平县2021年度创建工作先进个人--李海燕2022年度本单位无诉讼情况2022年度本单位无投诉情况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