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16 09:40
单位名称 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繁荣群众文化事业。群众文艺活动、组织和管理·群众文艺理论研究、民间艺术遗产收集、整理与保护·群众文艺交流与培训·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普查、资源档案的收集、整理、认定及项目作品和实物收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业务人员培训、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
住所 西安市碑林区文艺北路197号
法定代表人 白利群
开办资金 2807.9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52.41万元 1273.08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群众艺术馆.公益 从业人数  5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无违规违纪情况发生。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1.群众文化活动有声有色。一是在春节疫情期间开展了五项线上文化活动,让群众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文化服务。二是开展了多项文化品牌活动:“2022西安红五月音乐会”启动仪式及“十佳歌手演唱展演”、“合唱与指挥公益课堂”、“大家唱群众歌咏展演活动”,“春雨工程”西安市文化志愿者鄠邑行、咸阳行、革命老区行,庆“七一”西安群众歌咏展演活动,2022西安市文艺志愿者小分队走基层巡演活动,西安合唱指挥训练营,西安市“夏日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西安市“群众广场舞”大赛,2022“长安诗会”,西安市“市民文化艺术季”启动仪式,西安市“群众诵读线上”展示,西安市“优秀群众合唱团音乐会”以及文艺作品展览、交流、理论研讨活动等。三是针对农村留守人员、未成年人开展了一系列面向特殊群体的文化关怀活动,丰富多彩的活动受到了群众的好评。四是充分发挥文化志愿的力量,针对基层群众开展了一系列文艺惠民服务,为社区、校园、企业、农村、敬老院、消防、武警官兵等观众送去了一台台精彩纷呈的综艺演出,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全年共组织品牌节庆活动6个,组织文艺活动52次,观众人数153200人次,今年开展了基层惠民巡演27场,线下演出14场,线上直播演出13场。2、群众文艺培训工作扎实开展。一是紧抓阵地培训,2022年全年开设班次15个,受疫情影响,全年线下培训时长约6个月,培训人数约3000人次。二是全年针对十三区县文化馆业务干部及全市艺术爱好者组织了业务培训6场:全市群文系统舞蹈干部广场舞培训、戏曲干部培训、音乐干部合唱与指挥培训、馆长培训、文学干部培训及美术干部培训。三是持续推出“走进云端乐享艺术”线上公益课堂:全年共推出52节课,涉及艺术门类有:声乐、曲艺、秦腔、古典舞、钢琴、古琴、古筝、中国画、棉絮画。四是配合文旅部国家公共文化云“学才艺”栏目,负责组织推荐西安市有能力的教师参与慕课报送工作,完成课程上报66节,较去年增幅49%。推荐课程总浏览量达46709人次。全年培训总班次138个,培训人次12950人。举办展览21个,参观人数65860人;组织公益讲座42次,参加人数24800人,线上群众文化活动65次。3、传承传统文化,做好非遗保护工作。一是带领非遗志愿者和传承人开展非遗“五进”活动,西安优秀非遗作品线上展,西安市优秀非遗项目展演展示和西安市非遗项目文创研发。二是举办了青少年文化志愿服务行动--“非遗博物馆里的小小讲解员”、“文化筑梦,”并打卡非遗研学之旅,让学生志愿者们在感知、体验中了解非遗文化。三是我们推进开门办馆,吸纳社会志愿力量,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馆事业建设,与企业、院校、协会、组织等共同开展了培训、合唱、演出等内容的非遗活动,让群众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四是博物馆免费开放,受疫情影响,全年开放共计216天,共接待参观散客1314人、接待参观团体363人。4、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群众文化活动基础资源薄弱;二是群众文化人才队伍亟待建设;三是开展活动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四是数字文化馆建设仍需加强。5、下一步工作。一是进一步做好群众文化服务工作;二是持续做好免费开放和阵地培训;三是加强非遗博物馆展示形式,更好地让观众走进博物馆,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四是进一步加强数字文化馆建设,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享受到精神文化服务。五是加强同媒体的融合发展,拓宽宣传渠道,提升传播能力,利用媒体加强宣传,扩宽群众知晓度、参与度和受益面,以群众的文化需求为落脚点,保障群众文化权益,为实现西安市群众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