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黑惠渠管理站

周至县黑惠渠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3-06-16 08:56
单位名称 周至县黑惠渠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已建水利工程正常运转提供管理保障。对已建水利工程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拟定、注册;安全、运行管理;日常维护;安全监测;水费征收。
住所 周至县马召镇四群村
法定代表人 赵文胜
开办资金 1269.17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水务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87.76万元 257.0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水务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主要业务活动开展情况:灌溉管理有序进行。一是今年4月份、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分两次组织干部职工及雇佣工对灌区主要干支渠道进行了清淤疏浚,组织灌区协会成员清理斗口以下田间渠道,共组织人力1000人次、机械260余台班、清淤方量约2.3万立方米,维护了渠道环境,确保了渠道输水畅通。二是进入4月份后,我县普遍干旱且无有效降雨,加之我灌区主要经济作物猕猴桃需水量大且集中,参照往年农灌经验,我们提前谋划,按照作物需水情况,积极联系黑河金盆水库管理公司申请农灌供水。为做好灌区灌溉服务工作,从4月下旬至8月下旬,全体干部职工冒高温、战酷暑、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全力奋战在抗旱一线,指导群众科学灌溉。全年共引水灌溉7轮次,有效地解决了灌区4.5万亩猕猴桃及2万亩农作物的旱情,为灌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二)项目建设稳步推进。1、2022年项目完成情况:一是完成了总投资76万元、100万元、59万元的三个灌区计量设施建设项目和总投资86万元的2020年市级农村水利建设资金项目黑惠渠灌区渠道改造提升工程,4个项目已通过了竣工验收。二是总投资102万元的周至县黑河右岸黑惠渠灌区改造项目已完工,正在准备竣工验收工作;总投资164.82万元的2022年黑惠渠灌区清淤及水毁修复工程8月初开工建设,目前工程已完工,正准备验收。2、全年项目申报情况:一是总投资3317万元的2022年黑河河道黑惠渠枢纽水毁修复工程目前已进入招标阶段;二是总投资1282.94万元的2022年度黄池山洪沟治理项目已通过实施方案的评审;三是总投资100万元的2022年第一批市级水利发展资金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黑惠渠灌区计量设施安装工程目前实施方案已经批复,准备开工建设;四是总投资350.34万元的2023年3个涉农整合项目目前已经进行了联评联审会议;五是总投资3662.43万元的黑惠渠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已通过审查会。我们将积极争取项目的落地实施。(三)水价改革真抓实干。一是在局领导的安排部署下,对灌区管辖的面积范围进行了扩充和重新划分,对灌区农作物种植情况、农灌机井分布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依据调查结果实施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计量设施项目。二是在灌区范围继续全面推行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支持灌区农民用水协会以行政村为单位成立分会、支会,以农户为单位加入协会成为会员,推选会员代表参与农田基础设施的灌排管理,提高农灌用水管理水平。加强农业水价定价的宣传,继续在全灌区范围大力推行新水价,不断提高农灌用水效率,减少农业用水资源浪费。(四)防汛抢险众志成城。2022年汛期期间,我灌区渠道多处出现洪水漫堤现象,根据汛情信息,黑惠渠及时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通知全员到岗,按照制定的防汛应急预案和应对措施,备好防汛物资和车辆,安排全体职工分组、分渠段对灌区渠道进行排查,防止出现渠道堵塞和排洪不畅。对出现洪水漫堤险情的渠段,领导带队驻扎在排洪一线现场指挥,及时组织人力机械24小时不间断疏通渠道,单位通讯员及时上报汛情动态,确保汛情上报和上级指令信息传达及时准确。局领导多次来灌区检查防汛工作,对黑惠渠的防汛工作表示肯定。在单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团结奋战下,黑惠渠灌区安全度汛,群众利益未受到损失。受洪灾影响,灌区渠首枢纽溢流坝以下被洪水冲毁、东干渠塔峪河段被山洪退水冲击带来大量泥沙壅堵。黑惠渠全体干部职工在局的坚强领导下,强化防汛职责意识,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狠抓薄弱环节,放弃节假日24小时扎根灌区防汛抢险一线,不间断巡查防守,及时清淤疏堵,涌现出大批担当有为、无惧风雨的干部职工,确保了灌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引水灌溉,灌区每亩粮食增产150公斤,全灌区2万余亩粮食作物共计增产300万公斤,年增加经济收入450万元。每亩果品增产300公斤,全灌区4.5万余亩经济作物增产1350万公斤,年增加经济收入4050万元。灌区群众年收入增加4500万元。通过灌区改造项目的实施,全年节约用水5000万立方米,同时绿化美化了周边环境,为灌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存在的问题:一是管理中存在松散现象,个别同志工作不认真、不细致、拖拖拉拉。二是渠道管理及巡查不细致,部分渠段还存在着脏、乱、差等现象。三是渠道养护经费得不到落实,制约着灌区的良性发展。四、改进措施:一是切实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加大渠道巡查工作力度,确保渠道输水申通;三是积极与上级部门进行联系,争取渠道维修养护资金。五、下一步工作思路:一是切实有效的抓好内部管理及作风建设,明确任务,夯实责任,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二是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扫黑除恶等工作,巩固和提升工作成效。三是加强项目申报和项目建设工作,继续以项目促发展,以建设促成效。四是切实做好灌溉管理工作,服务灌区群众。五是积极开展防溺水和防汛排涝工作,确保灌区工程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六是大力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进一步完善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资料,完成灌区计量设施安装项目,做好水权分配,建立电子信息平台,实现农灌用水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现代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