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大队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大队

发布时间: 2023-06-16 08:55
单位名称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执法监察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周至境内秦岭生态环境。负责有关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负责我县境内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日常监督检查;组织重点区域联合执法活动。
住所 周至县工业路上林东苑后排1号
法定代表人 张晓峰
开办资金 22.28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52万元 19.6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各项决策部署,肩负保护秦岭的神圣职责,依法严肃查处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五乱”行为,齐心协力、迎难而上、创新思路、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当好秦岭卫士。一、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一)日常巡查检查情况。执法监察大队和县网格办坚持每周对环山路两侧、各峪口进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进行制止。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和“部门管理”的原则,以《预警通知单》的形式向相关镇和部门预警,要求相关镇和部门坚决依法查处,从而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力争使“五乱”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全年来,我们继续发挥网格管理优势,持续巩固违建整治成果,执法监察大队和县网格办累计巡查186次,各镇专职网格员及四级兼职网格员累计巡查46554次,巡查人数达11489人次,巡查点位4215个,共排查整治“五乱”问题148起,已全部上报《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平台综合管理系统》。(二)网格化管理队伍组建及运行情况。今年来,我们进一步优化秦岭保护网格化管理机制。目前,我县共有专职网格员60名,四级兼职网格员199名,成立了1个县级+10个镇级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办公室(其中山区四镇专职网格员实行集中办公)。一年来,专职网格员按照“全年巡查不间断、岗位不空缺”制度,全部派遣至县镇网格办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了各级网格员“千里眼”和“顺风耳”的作用,有利确保了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管理工作的正常运行。(三)网格化培训工作。执法监察大队及县网格办全年组织召开专职及兼职网格员专题培训会、内外勤培训会共计20余次。培训中结合专职及兼职网格员的日常工作,详细讲解了省平台及《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化监管平台综合管理系统》APP案件上报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并对专职网格员的日常巡查情况、巡查记录本、网格巡查时间、在线率、巡护轨迹及里程上报等内容作了重点强调。(四)网格化管理工作综合考评情况。根据《周至县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地域网格化管理实施办法》、《周至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地域网格化工作绩效奖惩实施细则(试行)》,我们对各网格化管理机构每季度进行一次考核,对专职网格员每月进行一次个人考核。全年来,对各镇网格办共进行了四次季度综合考评,对专职网格员进行了11次个人月考核,对评选出的优秀专职网格员进行了奖励。(五)宣传教育工作。我们借助“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宣传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安全生产咨询日”、“周至县2023年森林草原火灾扑救综合应急演练”等重要活动,广泛宣传新修订后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活动中,我们向群众发放宣传彩页、手提环保袋、日历画张、一次性纸杯、《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宣传资料及物品,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保护秦岭生态环境。(六)无人机巡查情况。为加大对秦岭北麓“五乱”行为的巡查力度,精准定位隐蔽性强的“五乱”情况,提高查处效率,我们借助无人机配合日常巡查防控的新举措,开启了“空中+地面”和“人防+技防”的全新工作模式,有效打击了“五乱”行为。在落实地面网格化控违巡查的基础上,巡查人员将无人机和车辆巡查有效结合起来,开展全方位、立体化、无盲点巡查,织起一张“五乱”防控的“天网”。借助“无人机”这一“利器”,为执法监察大队实现“天上看、地上查、全面管”全方位无死角巡查增添助力,确保将“五乱”行为消除在萌芽状态。二、取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一)通过学习,进一步健全了网格化管理机制。(二)通过培训,强化了各级网格员业务能力,夯实了网格化管理工作基础。(三)通过宣传,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营造了浓厚的秦岭保护氛围。三、存在问题。(一)随着网格化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发现的问题也日益复杂化,其中仍有一小部分四级网格员理论知识存在欠缺。(二)目前,仍有部分群众对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不重视,没有切实树立主人翁意识。四、改进措施。(一)自网格化管理工作运行以来,网格员日常巡查检查工作是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今后仍要继续加强对各级网格员的培训力度,定期巩固更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知识库,提高网格化工作效率及质量。(二)作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的守护者,我们要积极引导身边群众从小事做起,形成人人爱护环境、人人保护环境的浓厚氛围。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理论知识学习。深化对秦岭“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的认识,持续用力的抓好秦岭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秦岭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确保秦岭北麓山青、水净、坡绿。(二)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力度。继续扎实开展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日常巡查工作,及早发现、及早制止、及早查处“五乱”行为,全面巩固“全域覆盖、无缝衔接、属地管理、逐级包抓、快速发现、迅速处置”的工作格局,努力把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遏制在萌芽状态。(三)强化网格化管理工作。利用联合执法、宣传培训等方式,强化网格化管理水平。我们将持续严格按照市秦保局网格化管理工作考核要求,科学规范网格员秦岭北麓日常巡查巡护路线,对“五乱”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确保实现“常态巡山、网格管山,全覆盖、无盲区”的目标。(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继续深入宣传新修订后的《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利用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引导广大群众自觉与破坏秦岭生态环境的行为做斗争,激发关爱秦岭、感恩秦岭的自豪感,真正实现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人人都管事、事事有人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