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周至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14 11:37
单位名称 周至县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依法为不动产权利人提供登记服务。负责全县不动产登记统一发证工作;负责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登记审批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承担对全县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的建设和融合;承担全县不动产登记业务人员培训工作。
住所 周至县政务服务中心1号楼2层
法定代表人 王也
开办资金 29.0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周至县不动产登记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0.6万元 1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2年7月进行了举办单位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不动产登记工作在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这一核心任务,牢牢把握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主线,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深入推进“奋战一三五、振兴金周至”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和社会公众满意度,推动营商环境工作理念、机制、政策、服务创新,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现将2022年工作情况总结如下:开展的具体业务。(一)不动产登记业务完成量。全年共发放《不动产权证书》1633本、《不动产登记证明》2065本、登簿4494宗。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14件、转移登记1件、变更登记8件、注销登记3件,遗失补证3件;办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登记7件;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30件、转移登记1552件、变更登记25件、更正登记6件、注销登记1个、换证补证17件;办理抵押登记799件、贷款总金额18.69亿元,其中办理有证抵押251件、贷款金额17.03亿元,办理预抵押转抵押权登记548件、贷款金额1.66亿元,注销登记762件;办理预抵押登记1265件、贷款金额4.77亿元;办理在建工程抵押首次登记1件、贷款金额1400万元;办理查封登记125件、解封22件;办理信息档案查询4312件、办理四级联动核查289件。(二)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推进“交房即交证”工作,7月底举办周至县第二期“交房即交证”仪式,涉及龙记观园及碧馨苑两个项目,共计482户购房业主在收房的同时拿到《不动产权证书》,达到“住权产权零距离、交房交证零时差”,实现便民利企,提升不动产登记办证效率。二是与县农行落实“不动产抵押登记进银行”工作,申请人可在银行窗口提交不动产抵押登记申请材料,由银行工作人员完成受理、初审,网上提交至不动产登记中心审核、登薄后,生成电子不动产登记证明,现已进入常态化模式,实现办事企业群众“零跑路”。三是实现不动产交易、缴税、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在政务大厅设置“一窗受理”窗口(二手房转移登记专区),前台窗口处放置二手房过户资料清单、转移登记事项一次性告知通知书,一次性受理交易、缴税和登记资料,办结后由一窗受理窗口出具办理结果,避免群众多个窗口来回跑。四是普遍推行绿色通道、延时服务、上门服务、容缺办理等工作方式,推出五项便民利企举措,设立“企业服务专区”,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批量受理、集中审核、全程帮办。五是简化申请材料,采用申请材料集中备案制,企业、金融机构以年度为单位集中报送、一次备案,当年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无需再提交身份证明材料;对合并办理的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提交一次资料、一次办结。六是压缩办理时限,企业办理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及企业间存量不动产转移登记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办结。七是落实企业群众定期回访制度及好差评制度,通过电话回访、走访回访、问卷调查、二维码评价等形式,及时了解企业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不动产登记窗口服务质量。八是对小微企业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对个体工商户及签订《小微企业免缴不动产登记费承诺书》的小微企业不再收取不动产登记费,并对选择证书邮寄的个体工商户及填写承诺书的小微企业落实免费邮寄政策。九是实行权证免费邮寄政策,申请人在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可自行选择证书邮寄,同时填写不动产权证书(证明)邮政专递服务委托书和快递邮寄单,由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代领并邮寄证书,免收邮递费。十是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线下在政务大厅明显位置摆放宣传广告牌,前台摆放办事指南等相关政策文件;线上在人民政府官网、陕西政务服务网、全国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陕西不动产登记)公示办事指南、不动产公告、法律法规等相关信息。(三)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农村宅基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发证工作顺利推进,我中心于2021年10月正式进行公告、录入、初审等登记流程。在工作中,我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加班加点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将存在的问题及时梳理汇总,并对接中标单位完善资料,确保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农村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工作。该项工作共涉及20个镇(街)、280个行政村,农村宅基地预估宗地数17万余宗,集体建设用地1100余宗。截止十一月底,权籍调查成果数据入库约13万宗,现已对2个镇45个村8048宗宅基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进行首次登记公告,平台录入8048宗地,已登簿7829宗地。(四)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处置。为认真做好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依据《周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周至县处置房改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交易登记遗留问题指导意见的通知》(周政办发[2020]7号),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依法依规”的原则,在原有摸排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台账清单分类解决,逐项解决。现已完成药材公司、汽车修配厂等37个老旧小区的数据整合工作,同时讨论《周至县处理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工作方案》和《周至县关于处理国有建设用地上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的意见》。对于已确定遗留问题处置方案的项目,及时进行落实跟进,解决办证难问题,现已完成佳居苑项目处置程序,可为一百多户群众解决办证问题;品尚颖苑、金周御园项目遗留问题的处置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五)不动产登记党政工作。一是每月开展支部党员大会,按照局党委开展各项主题教育的部署要求,我支部采取“以讲促学、以学促研、以研促干、以干促改、以改促效”的工作思路,以集中学习最新政治内容为主,党组成员交流心得为辅,开展支部党员大会。二是每季度开展专题党课学习,通过集中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统一研读原文原著并交流学习心得,确保专题党课的整体性、同步性、实效性。三是每半年进行党组成员谈话,通过干部职工谈心谈话,即交流学习体会,又指明工作方向,更促进班子成员凝聚共识、强化责任意识,形成共同干实事的集体党组。四是加强党支部建设,坚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邀请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工作人员参加日常的集中学习,为我支部注入新鲜活力;认真组织集体学习讨论,紧密联系党员思想工作实际,结合不动产登记特点和党员岗位职责,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民主评议。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始终同县局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守纪律讲规矩;强化党员教育学习,树立公仆服务意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秉公办事,求真务实,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六)其他方面。一是不断完善西安市政务服务事项办事指南,在西安市事项中心里认领自己的业务,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共计79项业务,认领需要完善办事指南,包括办事材料、办理窗口、办理时限等相关内容,方便群众了解。二是认真落实计算机网络安全责任,我中心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工作人员严明职业操守、严格工作纪律、明确岗位职责,主动签订安全责任书,自觉提高保密意识和安全意识。三是制定登簿审核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等,保障不动产登记簿数据完备、准确、可靠,加强登记质量管理,提升不动产交易的安全度,规范管理不动产登记纸质档案。二、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2022年不动产登记工作锐意进取,特别是相关抵押登记的办理,极大地促进了县域房地产企业资金的回笼周转和房地产市场的健康运行,满足了购房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美好向往,保障了广大群众进行一二三产业创业的资金需求,推动了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全县企业群众营造了“便民、优质、廉洁、高效”的不动产登记服务环境。三、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互联网+”方面。一是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方面。二是完善“自助办”便利化服务模式。四、改进措施。我单位将进一步紧跟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审批服务便民化等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改革形势,坚决落实上级各项决策部署,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确保各项重点工作顺利开展。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全面提质增效,优化登记服务水平和能力。持续优化提升不动产登记营商环境,不断推进“三个集成”,完善平台系统建设,强力推进数据整合工作,健全权调机制,夯实不动产登记基础,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最终达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二是继续分类推进,逐步解决老旧小区办证遗留问题。坚持“尊重历史、面对现实、信守政府承诺、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依法合理妥善处理”的原则,建立分级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机制,主动与税务、住建相关等部门健全会商机制,对遗留问题认真梳理,结合具体区域、具体案例,梳理问题清单,提请县人民政府专项研究解决,满足企业群众正常办证需求,切实打通为企业群众登记服务制度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扎实推进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和移民搬迁安置住房确权登记工作。按照中央、部、省要求,紧盯时间节点,完成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数据汇交、登记发证工作,做到应发尽发。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