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周至县> 周至中学

周至中学

发布时间: 2023-06-13 16:56
单位名称 周至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高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周至县县城东关
法定代表人 孟杰智
开办资金 4592.7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周至县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21.96万元 3693.1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2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在县教科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积极开创德育工作新局面,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圆满完成了本年度工作任务。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的具体业务。(一)常规工作方面。坚持周日下午学校门口的值班,对学生仪容仪表、违禁物品严格检查,确保入校安全。加强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从学生的养成教育入手,包级领导和政教干事每天两次对各年级楼层进行大检查。进入教室,检查学生的仪容仪表、课堂纪律、学生出勤和卫生等。实行周日下午的班主任例会制度,及时传达学校相关信息,安排布置本周工作。开展法制教育工作,2022年10月和11月先后进行了禁毒知识学习和宪法小卫士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网络安全教育、防欺凌广播会,食品卫生教育、交通安全教育、防溺水教育、校园安全教育等工作,发放《关于防溺水安全教育致家长的一封信》、《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并回收《回执》。召开行政值班人员会,每天值班人员坚持在早6:10和晚9:50在校大门口接送学生,到岗到位,认真检查,严格登记。实行值班教师中午巡逻制度。按时发放贫困生资助金,学校贫困生资助共涉及1347人次,享受特困资助的学生665人,享受一般贫困资助的学生682人。创建和谐优美的校园环境。每周对各班的教室内外卫生,做到勤检查,勤反馈,及时公布结果,督促整改。坚持每天早读课前分班落实校园公共卫生打扫,放学后各班进行教室内卫生再打扫,并安排政教处干事做好各班卫生的检查、督促,给学生创造一个整洁优雅、安静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召开主题班会,充分利用班会这个主要教育阵地,认真组织、精心设计,确保班会课主题鲜明,内容充实。分别召开了网络安全、夏季防溺水、文明行车礼让行人、垃圾不落地校园更美丽等教育主题班会。开展德育系列活动,组织评选校、县、市三级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和优秀班集体。召开纪律教育大会,全校教工签订《师德承诺书》。加强学生管理,召开违纪学生德育培训会,每月对违纪学生召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教学楼疏散演练,每月组织全校学生开展一次教学楼紧急疏散演练。圆满完成上级的各级各类检查。校园电视台工作坚持每周校园新闻的制作和播报,及时宣传学校每周的工作和活动。(二)明确重点工作,树立质量意识。结合上级文件精神和学校发展目标要求,经过充分论证,提出了本年度工作重点,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并通过全体教师会、三级三类组长会,深入学习领会。重视教研培训,促进专业提升。实行“五定三化”教研制度,每周开辟一晌时间进行学科教研活动,行政领导深入所包教研组或备课组,与本组教师共同研讨,积极开展课题研究。以“西安好课堂”评价标准为基本依据,以各年级备课组为单位,积极开展常态听评课活动。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教师专业水平提升明显。打造办学特色,提升育人质量。打造特色教学班,创建了高新班、智慧班和日语班。充分利用我校体音美教育资源,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充分开发校本资源。夯实高三复课,提高高考质量。制定高三复课方案,强化复课举措,加强高三级学生一日常规管理。对尖子生和临界生实行“网格化”管理,分类推进,整体提升。精选试题,以考促教,以考促学。重视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高三教师对高考的研究。(四)加强学习实践,推进“三新”改革。有序开展全体教师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理论学习和培训。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分期推送新高考相关政策和要求。进行了3次省级联合“选课调研考试”,结合成绩进行了模拟选科;整合教师资源,为高一学生开设了生涯教育课。二.取得的主要效益。1.在陕西省基础教育优秀教学成果自制教具类评选活动中,两名学生制作的教具分别荣获省级一等奖、二等奖。2.在第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我校三名学生获得三等奖。3.在2021年陕西省中学生生物竞赛中,一名学生获得省级三等奖。4.在2022年第31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我校一名学生获国家级三等奖,一名学生获省级一等奖,一名学生获省级二等奖,两名学生获省级三等奖。5.在西安市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中,我校33名学生获奖。6.在陕西省第18届“春芽杯”比赛中,我校22名学生获奖。7.本年度,一名老师的省级创新课题结题,一名老师的市级规划课题结题,十名老师的市级小课题结题。8.本年度,我校有84人在市级教科研成果评选中获奖,有24位教师在西安市教育局第六届全市教师微课大赛活动中获奖,有54人在周至县2022年教科研成果征集评选活动中获奖。9.在西安市首届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市级决赛中8名教师获奖。10.学校目前设有5个高新云班。通过与西安高新一中合作办学,培养了本土“名师”,提升了教学效率,学生综合素养得到发展,学习成绩明显提高。11.2022年高考再创佳绩。理科最高成绩630分,全省位次1699,较去年我校理科最高分提高了322个位次;文科最高成绩567分,全省位次1788,较去年我校文科最高分提高了244个位次。一本上线人数426人,上线率53.1%;本科上线人数796人,上线率96.6%;小类别(艺术、体育)双过线24人,上线率77.4%,其中体育类,有9人双过线,取得了近几年最好的成绩。智慧班114名学生,其中各初中定向生102人,体育艺术生7人。2022年高考一本上线共44人,上线率38.6%;其中理科超一本线50分以上的有8人,二本上线110人,上线率96.49%。日语班2022年高考有20名学生参加高考,成绩最高119分,平均106.3分,相对入班前的英语成绩,平均提高48.2分,一本上线10人。三.目前学校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常规管理还不够精细化,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身体、心理等方面细化不够。2.学生的养成教育还没达到实效性,忽视了平时的渗透。3.学生的思想教育还不够深入,只停留在表层。4.对尖子生辅导力度不够大,致使尖子生不够优秀。5.名师工程培养效果不显著,导致学校与名校存在差距。四.改进措施。1.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充分利用课堂及课外一切能利用的时机加强教育。2.加强对尖子生的培养力度,尽最大努力给他们提供成才的平台。3.加大对名师的培养投入,积极争取各方资源给他们提供有力保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改变工作作风,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业务知识,提升管理水平,在学生的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2.深入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活动,由表及里,触及学生的灵魂,让学生从内心深处自省。3.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应该从平时的一点一滴做起,潜移默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对尖子生的辅导,首先遴选名师,有可能从西安高薪聘请名师进行辅导,从而使尖子生成绩更加优异。5.名师工程培养应该一以贯之,为他们提供各种学习、交流平台,提供展示机会,涌现省市级名师乃至全国名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