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社会信用中心

西安市社会信用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12 10:31
单位名称 西安市社会信用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公共信用信息。业务范围:公共信用信息征集、管理·公共信用信息平台运行、维护管理·公共信用信息公开、查询·公共信用信息统计分析、监测预警·信用信息异议申请及投诉举报受理。
住所 西安市凤城八路109号
法定代表人 任敏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91.86万元 289.15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社会信用中心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一)网站运维管理。一是信用中国(陕西西安)网站全年累计发布宣传内容1800余条,访问量41万余次。二是针对网站留言进行回复,及时为网民答疑解惑,同时编制《2021年度西安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群众调查问卷》、《关于“信用西安”门户网站的满意度调查报告》,了解全市信用体系建设宣传以及网站运行情况。三是定期对信用西安平台和网站进行网络安全信息监测维护。四是通过全国政府网站信息报送系统对网站基本信息、运行情况和年度报告进行定期更新和维护。(二)信用西安平台管理。一是通过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陕西西安)归集“双公示”、双随机抽查、红黑名单等信用信息262.3万余条。二是对区县、开发区和政府部门的平台应用做好技术支持,全年新增平台用户账号57个,添加部门信用事项2154个。三是完成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陕西西安)升级改造,新旧平台数据迁移。四是对平台和网站功能进行优化完善,共涉及栏目及功能模块44个,重点打造完成信用修复专栏和曝光台。五是与人社局综合柜员制失业待遇业务办理系统、西安市政务服务平台等完成系统数据对接和共享,累计实现共享数据2802.2万,其中2022年共享数据635.2万。(三)信用修复工作。按照国家、省信用办、中心业务流程要求,受理企业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申请初核工作,针对企业提出的申请,按照规范指南进行审核,并对企业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解答,为企业申报资金奖补政策、参与投标等事项提供信用服务支持。全年总共完成企业信用修复894条,接受企业信用修复咨询3000余次。协助信用办撤销行政处罚或者黑名单信息,为企业提供撤销流程和证明材料咨询服务。(四)信用核查工作。一是个人信用核查工作。配合事业单位等招录单位,严格按照“信用信息查询办理流程”,完成个人信用信息核查68人次。二是企业信用核查工作。全年完成企业信用信息核查5436条。(五)信用宣传培训工作。为推进诚信体系建设,普及社会信用法律法规,提升政府部门和企业管理人员信用意识,一是组织了市工信局规上企业信用修复“春风行动”活动,通过在线视频会议形式,为区县和规上企业宣讲信用修复政策,参会人员140多人次;线下主动联系企业,为企业修复不良信用记录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活动开展期间,累计接受咨询400余次,协助98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115条。二是参加了在市委和市政府开展的“6.14信用记录关爱日”宣传活动,并进行了宣传展板展示和宣传资料发放,此次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全市信用宣传影响力,被“新华社新华信用网”、“中国城市网”、“中国网”、“西安发布”、“腾讯网”、“西安新闻网”、“工信局门户网”等多家媒体报道。三是组织开展《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宣讲会、《条例》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等“诚信宣传月”活动,先后在全市3个区县开发区、2个机关大院、1个社区居委会和23家工业企业,综合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媒体平台和方式开展宣传推广活动,累计参会人数1000余人次,发放诚信宣传文化袋、《陕西省社会信用条例解读》读本、《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文件汇编》、《信用修复指南》、《西安市民信用生活指南》等宣传资料10000余份。制作信用知识宣传和信用修复专题视频、诚信宣传海报,并通过全市3000余辆公交车广告屏、各级党政机关公众号、商业综合体户外大屏等进行移动媒体端宣传展示。二、2023年工作展望中心全体干部将紧紧围绕全年核心工作,凝心聚力,持之以恒;深耕主业,开拓创新,努力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贡献力量。(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继续加强二十大精神学习,把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当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支部的首要政治任务,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所作出的各项决策部署上来。(二)继续做好支部党建。加强支部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对标优秀,认真开展“党员示范岗”创建,争创市级示范品牌党支部。(三)勤抓狠抓党风廉政教育。紧盯关键廉政风险岗位,定期开展专题廉政教育学习,深刻对照既往反面案例认真剖析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点,防微杜渐,发现苗头立即采取措施,不断增强全体党员干部廉洁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让清正廉洁之风常驻党员干部心中。(四)立足本职,开拓创新,抓好信用业务工作。以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和信用修复业务为核心,以“全心全意为群众企业服务”为宗旨,以惠企便民和信用信息共享拓展数据应用为目的,统筹做好平台建设、信用修复、信用核查、城市信用监测、信用数据归集报送等核心主业。创新方式方法,以信用宣传为抓手,普及信用知识,营造良好信用氛围,为全市信用体系建设有效助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