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12 10:29
单位名称 西安市社会体育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发展体育事业,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制定全市体育社会团体的发展规划,拟定和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宣传普及群众体育运动·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指导全市体育协会工作·开展国际体育交流
住所 西安市新城区西五路26号
法定代表人 贾雨涛
开办资金 20.5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8万元 8.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在市体育局党组的正确领导支持下,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体育局工作部署要求,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年度目标任务按计划完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总结如下。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加强体育社会组织标准化制度化建设1.推动党组织标准化制度化建设。一是坚持以“抓党建,促发展”为突破口,开展体育社会组织党建调研,上报年度党建调查报告和统计表,持续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高质量完成了2021年度社会组织“两个覆盖”工作台账、信息统计的报送工作,批准成立了2个“拓展型”党支部。二是把体育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指导、同考核,严格按照《体育社会组织量化评分标准》进行年检评审,对未按要求成立党组织的体育社会组织,提出了限期整改的具体要求。四是按要求将市属体育社会组织的信息全部录入、上传到两新工委党建管理系统,对市属体育社会组织党员流动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统计,在推动体育社会组织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2.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一是积极推动市轮滑协会党支部、奥优星体育俱乐部党支部和清茁瑜伽体育俱乐部党支部参与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评星晋级,争创双强”活动,以党建引领,带动体育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二是围绕“体育社会组织党建管理体制与党建双覆盖工作思考”这一课题,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走访等方式,扎实开展体育社会组织党建调研活动并形成调研报告。三是按照市委组织部、市委非公和社会组织工委《关于开展“社会组织进社区”共建共治活动的通知》精神,为持续推动体育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社区服务,制定了体育社会组织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实施方案,动员鼓励广大协会和俱乐部的从业人员主动到社区报到,首批9家协会和1家俱乐部已经制定了送服务进社区活动的具体方案。截至9月底,共组织体育社会组织开展“五进”活动130余次。先后组织市篮球协会党支部、奥优星体育俱乐部党支部,选派专业教练员深入港务区梦想公社小区,将花式篮球展演、现场技术指导以及3人制篮球联谊赛等精彩、专业的“篮球服务”,送到了群众身边;武术、象棋、跳绳等协会党支部组织党员会员积极参加西安市首届社区运动会的赛事服务,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义务,努力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丰富平台载体,推动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1.做好市十七运会群众组比赛的筹办工作。我中心于7月21日—22日完成市十七运会群众组象棋比赛承办工作,7月26—30日完成乒乓球比赛的承办工作,8月4日完成柔力球比赛的承办工作,8月7日完成武术比赛的承办工作,台球比赛受疫情影响暂未办完,羽毛球比赛受疫情影响暂未举办。2.配合筹办西安市首届社区运动会。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关于举办全国社区运动会整体规划及省体育局关于打造社区运动会有关要求,围绕市委“民有所呼我有所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安排,我中心配合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市体育局积极筹办西安市首届社区运动会,2名干部脱产抽调至西安市社区运动会市组委会综合协调组,指导各区县(开发区)完成三人制篮球、五人制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11个竞赛项目市级总决赛和游泳、自行车2个交流项目决赛。截至9月底,西安市首届社区运动会累计参与人数已超123万人次。3.备战参加省级群众比赛,取得优异成绩。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群众组比赛于7—8月在榆林市举行,我中心牵头、相关项目管理中心配合,组队参加群众组足球、篮球、乒乓球、羽毛球共4个项目的比赛。其中,群众组乒乓球比赛共获得5枚金牌、4枚银牌、2枚铜牌,群众组五人制足球比赛获得冠军及道德风尚奖,群众组女子篮球比赛获得冠军,群众组羽毛球比赛共获得4枚金牌、2枚银牌,为西安赢得了荣誉。2022年陕西省健身气功站点联赛暨2022年全国健身气功站点联赛预选赛(桥西赛区)中市老体协获得健身气功集体赛一等奖,2022年陕西省广场舞公开赛”比赛中市老体协健身操舞队获得冠军。8月12日至13日,2022年“长龙体育集团杯”陕西省象棋锦标赛中西安代表队以五胜一和的不败战绩摘取桂冠。4.组织开展内容丰富的培训活动及志愿服务活动。6月,我中心组织召开了“2022年上半年西安市体育社会组织业务培训会”,推动体育协会和俱乐部党建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7月,我中心承办2022全民健身公益大讲堂活动,全面推进科学健身。7月,我中心承办“西安因你而美”新时代文明实践公众急救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全市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志愿公益服务,积极探索更多形式、惠民利民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5.突出项目特色,创新办赛形式。6月25日,我中心指导举办了西安市首届职工毽球交流赛,共有44支全市各区县工会和单列单位工会的职工代表队参加本次比赛。同时,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我中心积极拓展办赛渠道,丰富办赛模式,利用多样化的社交媒介与传统办赛模式结合,鼓励各体育社会组织开展线上办赛,有效地缓解了疫情形势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焦虑情绪。西安市围棋协会率先将传统的围棋段级位赛改为线上举办,缓解了协会办赛压力,减轻参赛群众负担。(三)持续推进我市体育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1.出台量化考评办法和协会管理暂行办法。为进一步推进全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提升体育社会组织服务水平,3月份,中心出台了《西安市体育社会组织年度量化考评暂行办法》,从党建工作、规范管理、活动开展、业务培训等多层面、多角度对我市体育社会组织的日常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评分。为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体育协会管理,促进其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我中心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结合市属体育协会的发展实际,草拟完成了《西安市体育协会管理暂行办法》,目前已报市司法局进行规范性文件的审核。2.深入调研,全面掌握发展动态。根据省体育局下发《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专题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心领导深入一线对市属体育社会组织展开专项调研。听取体育社会组织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弱项,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寻找破解途径,形成了《西安市体育社会组织建设情况调研报告》。3.完成体育总会换届筹备工作。根据市体育局工作部署,按照西安市体育总会第五届委员代表大会换届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安排,就换届相关问题开展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对换届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落实换届筹备工作,确定了新一届理事人选,完成了换届方案等材料的撰写和会前准备工作。4.完成2021年度年检初审工作。5月初,中心组织了年度检查预审工作,围绕年度考评量化评分标准进行现场指导,帮助市属体育社会组织完善规范年检材料。5月下旬,中心协调市民政局对25家协会、24家俱乐部开展集中年检,实现了市属体育社会年检“最多跑一次”。5.做好新成立体育社会组织的材料初审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了对西安市国际象棋与国际跳棋协会(筹)、西安市毽球协会(筹)、西安市跆拳道协会(筹)、西安市体能协会(筹)、西安市空手道协会(筹)、西安中国式摔跤协会(筹)、西安市众享足球俱乐部(筹)的资料初审及场地勘察工作。6.稳步推动协会换届工作。据统计,截至9月,18家市属协会已到换届期限。目前,市拳击协会、体操协会、游泳协会、信鸽协会、羽毛球协会、钓鱼协会、棒垒球协会等7家协会已提交换届申请及相关资料。(四)持续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服务截至2022年9月底,开展国民体质监测“五进”活动,我中心已监测幼儿260余人,成人760余人。走进机关开展体质监测活动,为国际港务区城管执法局300余名执法队员,进行了身体成分、肺活量、坐位体前屈、选择反应时等多项健康指数的测试,并形成了详细的监测报告。二、存在问题一年来,我办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薄弱环节和不足。一是政治理论学习不够系统深入,干部队伍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二是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改进,庸懒散慢虚粗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原计划开展的市十七运会赛群众组比赛、年度计划赛事活动以及市体育总会换届大会等重要活动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一再延期。四是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操作不规范,存在标准不高、资料不全的问题。五是市举重健美协会、市桥牌协会、市保龄球协会、市斗鸡协会等个别协会和6家体育俱乐部不能正常开展业务活动,也未按要求参加登记管理机关规定的年度检查,已被市民政局列入撤销登记名单。三、下一步工作计划2023年,我中心将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市体育局的工作要求,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努力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一)做好国民体质监测中心成立工作,开展科学健身服务培训活动,进一步推进国民体质监测任务完成,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二)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组织不少于2次的体育社会组织党建专题培训,建立市属体育社会组织党组织书籍年度述职述廉报告制度。(三)深入开展体育社会组织“五进”活动,为群众科学健身提供服务指导。(四)积极探索西安体育社团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提升体育社会组织发展的活力与激情,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创新办赛模式,研究制定西安市体育社会组织赛事活动支持工作方案。通过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线上赛事,进一步拓宽健身活动渠道,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力争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五)积极推进体育社会组织参与“西安因你而美”志愿服务活动,为人民群众的体育健身提供服务。(六)常态化抓好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