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3-06-12 10:08
单位名称 西安市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美化城市环境提供科技服务。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理论研究、学术交流和相关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型环境卫生设施环境质量检测和监测·城市生活垃圾、粪便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产业化技术研究·环境卫生规划编制·环境卫生标准制定·环境卫生科技、管理信息收集、交流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二环南路西段154号
法定代表人 杨海平
开办资金 36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30.5万元 296.1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2年度目标任务及重点工作完成情况(一)扎实推进党建引领作用。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和市城管局工作要求,成立环卫科研所党员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引导青年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争做青年学习标兵。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弘扬延安精神、培塑优良作风”专题学习、“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深化作风建设”和“加强作风建设激励担当作为”的作风建设专题党课学习等。同时完成市局及上级部门交办的各项“红袖章”、志愿者、网格员、社区工作者等群防群治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治安防控工作等。(二)科学谋划环卫事业发展。根据《西安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开展西安市大件垃圾、果蔬垃圾和园林绿化垃圾现状调研及减排措施课题的批复》(市城管发〔2021〕215号)的要求,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座谈咨询、实地调研等方式对全市21个区(县)、开发区大件垃圾、果蔬垃圾、园林绿化垃圾、可回收物和装修垃圾的管理、收运、处置、资源化及社会化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分析,在对标借鉴各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究破解上述各类垃圾治理困境的对策与建议,完成课题《西安市大件垃圾、果蔬垃圾、园林绿化垃圾现状调研及减排措施》的报告编制工作。按时报送市局下达的信息调研选题《“双碳”背景下生活垃圾处理碳减排策略调研报告》;获批《西安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模式》新课题。(三)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我所编制的西安市地方标准《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技术规范》和《小型生活垃圾压缩式转运站运行技术规范》申报2021年度西安市标准创新奖,其中《城市道路清扫保洁技术规范》荣获标准创新奖三等奖;对所内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及质量评价标准》(CJJ/T126-2022)新标准宣贯,通过对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进行分析解读,以便于相关人员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本标准;举办西安市地方标准《建筑垃圾消纳场运行管理规范》《建筑垃圾清运车辆管理规范》线上宣贯培训;对现行的市容环境卫生行业标准进行收集和汇总,其中包括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相关的团体标准等,初步完成了《环境卫生标准汇编》一书。报名参与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牵头编制的《零碳城市》团体标准。(四)高效完成监测检测工作。对全市大型环卫设施进行各项常规监测,共获得监测数据800余个;完成3批次26台仪器的设备计量检定,完成含ICP-MS在内的大型环卫检测设备的仪器采购工作;对三民村中转站及粪便预处理厂送样检测4次,取得140余组数据,圆满完成了城管局下达的临时性检测工作;作为主编单位参与完成中环协智慧环卫专委会的《中国城市环卫行业智慧化发展报告2021》修订及编制工作,发展报告已经出版发行,为我国环卫行业的智慧化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建议。(五)创新实施期刊编辑发行。围绕“服务决策、指导工作、传递信息、展示形象”的办刊宗旨,进一步通过专题设计、栏目创新、学习优秀期刊办刊经验、定期业务探讨等手段,高质量完成《西安城市管理》期刊的编辑发行,更好地服务市局城市管理工作。全年发行6期,累计印制12000册,刊物的传播效应和行业影响不断提高。(六)顺利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因疫情防控要求,本年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共分四期进行,每期培训人数不超过50人。科研所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提前组织开展模拟演练,部署疫情防控措施,组织本系统两百余名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平稳顺利完成。二、2023年度工作展望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环卫科研所将坚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城管局工作要求,脚踏实地、迎难而上,增强各项工作能力,坚强有力地完成党的建设,精准科学地支撑服务,更好地为城市管理工作添砖加瓦,把党的二十大精神付之于行动、见之于成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书》,有效期至:2026年11月2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