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

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09 16:10
单位名称 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负责全市环境数据的收集和汇总,指导调度各级网格平台及时处置各类环境问题;环境信息化建设及管理。
住所 西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明光路86号20幢
法定代表人 李稳
开办资金 1592.4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96.33万元 6070.7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了变更登记,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工作:(一)加强数据管理指挥中心以环境自动监测技术规范为抓手,坚持“一个中心”(以数据质量为中心)、“两个分开”(监测与质控分开)、“三个保障”(物资器材、应急维修、电力网络)、“四个标准”(运维、质控、数据审核、绩效考核)基本思路,进一步强化空气站、水站等前端感知系统的运维能力,督促整改各种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环境自动监测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确保智慧环保平台稳定运行,全年共考核空气站、水站、有机废气400余站次,处理异常情况600余次,通过修订运维标准、抓好运维工作落实、严把数据审核关、严密组织运维绩效考核等精细管理,站点数据合格率逐季提高,监测数据持续向好,为环境质量分析研判、环境污染治理提供了海量数据及技术支撑。(二)进一步提升网格管理能力发挥好网格化“触角”作用,规范完善巡查及案件处置标准,提高巡查质量,将污染问题消除在萌芽阶段。全市专职网格员巡查污染源共计111万余家(次),上报污染案件19万余起,人均有效案件100余起。运用好指挥调度“中枢”功能,打好“科技治污战”。指挥调度系统全年共派发任务一万余起,约95%已办结(数据实时更新),较好地发挥了市级平台指挥调度作用。进一步加强投诉办理,切实提升投诉办理效果。2022年,全系统共受理各类环境投诉六千余件(不属于我局业务管理三千余件),受理处置2500余件,同比上升6.9%;噪声污染投诉1900余件,同比上升14.23%。(三)环境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智慧环保二期项目持续运行及迭代升级,截止目前,系统已完成迭代升级95次,实现功能需求168个,动态活动水平库接入29类数据,创建100余张数据资产表,数据总量超过185G(不包含处理前的数据),数据总条数超过40亿条,并向生态环境系统内外十余个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2年与省、市、区全面建立了数据共享机制。与省厅信息中心建立数据回流机制,同时向省厅推送了西安市219个街镇空气站及网格化管理数据;按照全市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要求,全力对接市大数据局信息共享归集工作,全面完成了新旧数据中台切换、接口适配联调、部门资源库库表归集、部门目录编制、目录库表挂载等工作任务;向市数据新中台推送各类环保数据;向市发改委清洁能源平台共享了空气监测站数据;与市雪亮工程完成对接;实现与各区县、开发区的数据共享,为基层提供数据服务,极大推动进了智慧环保平台的应用。更新网格化管理平台功能,完善污染环节要点巡查,指导网格员对污染源进行全方位巡查;印制了《生态环境保护网格员工作指导手册》,对“西安环境”APP使用、污染源巡查规范、案件上报注意事项、调度任务处置流程等多方面进行详细讲解,进一步规范了网格化管理工作标准;实现网格员实时定位及巡查轨迹显示功能,随时可查看网格员实时工作状态;创造性通过抖音直播方式进行宣教,实现了群众环保知识普及和网格员在线培训、答疑解惑;创新“检查+宣传”的工作模式,检查的同时进行生态环境知识宣传教育,增强了企业的环保责任意识,提高了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知晓率。完成了西安市智慧环保指挥中心资源平台升级。在原有智慧环保资源平台基础上进行扩容、增加系统存储及计算能力,进一步提升了系统安全性、优化了运维服务,构建了异地备份机制,增设了各类设备40余台。建成后,能够解决现有智慧环保平台硬件存储不足、系统不稳定、应用卡顿等问题,可满足未来1-3年智慧环保信息化建设需求。三、存在问题(一)各系统间的数据连接壁垒还未完全打通。目前系统中市场监管局、工信局、税务局等数据尚未完全接入,气象、执法等数据接入进展缓慢,部分手工填报数据时效性较差。(二)网格化管理还存在短板。一是网格化管理还存在压力传导不到位,注重成绩不注重成效的现象,存在“上热下凉”、拼凑案件等问题;市、区两级职能部门联动机制还未有效建立,指挥调度存在各级网格单打独斗的现象。二是噪声投诉量占比仍较高,新《噪声法》实施后,有13项条款没有明确监管部门,存在监管盲区,基层执法难度较大。四、改进措施一是进一步协调各系统间的数据衔接。二是进一步加强网格化管理,提升网格化管理效率。加强工作指导、规范运行机制、理顺工作矛盾,确保全市网格员“抓得住、管得了、用的好”,有效提升基层网格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完善指挥调度功能,增强指挥调度能力。规范投诉处置工作、强化考核通报、实行提醒制度,以高水平的服务帮助群众解决合理诉求,切实提升群众满意度。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