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基础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基础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对中小学教育、教学进行评价指导·对各科教师进行教材、教法培训辅导·推广先进教育、教学经验·组织地方课程的实施及相关教材编写·中小学教育相关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西门里南马道巷31号 | |
法定代表人 | 解慧明 | |
开办资金 | 755.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8.51万元 | 355.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市教科院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评价、科研、教研、培训四位一体,深入践行教科研“131”新体系、“1+2+N”新格局、“331”行动方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塑造发展新优势、新动能、新赛道,为教育行政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为区县和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提升、学生五育和全面发展提供指导,驱动、支撑、服务西安教育内涵、特色、高质量发展。2022年业务开展情况:一、坚持党建引领,全面落实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加强党对全市教科研工作的全面领导。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系列讲话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首要政治任务,助力《“党的领导”相关内容进大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贯彻落实工作,引领全市教育工作者在“教、研、训、评价等方面深入贯彻和实施,大力推进《西安市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实施方案》,不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视政治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党史教育、作风建设学习为重点,认真组织安排了中心组学习、党员学习和全体教职工学习。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和思政课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头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教科研单位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强化纪律,改进作风。召开了“喜迎二十大切实改作风”专题学习会,组织了专题集体学习和党规、党纪知识测试。实施了作风建设自查,总结梳理出存在问题,并分析、研判,建立了整改台账。完善制度,规范落实。坚持了“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了党务公开,增强了党组织工作透明度。树立形象,服务基层。全院党员同志,在服务基层、服务学校、服务教师的同时,亮身份,戴党徽,规范服务。二、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做高质量教育科研(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高质量做好市教育局业务处室安排的工作。(二)厚植教科研深度,深入践行教科研“131”工作新体系“1”即围绕“培养什么人”,构建“157”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体系;“3”即聚焦“谁来培养人”,构建“科研+教研+培训”三维一体教师素养提升体系。(三)编织教科研密度,构建教科研“1+2+N”工作新格局。(四)提升教科研效度,创新实施“三标三课一赋能”(331)实施方案。(五)塑造教科研高度,深入践行学生发展质量评价体系“157”西安模式(六)加强教科研力度,研究成果获批省、市地方标准立项计划。研制《义务教育段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好课堂”质量评价规范》获批陕西省地方标准制定立项计划。《学前教育幼儿发展指标》、《义务教育学生发展指标》获批西安市地方标准制定立项计划。(七)专注教科研厚度,研制《“西安好课堂”质量评价参考标准(试行)》《标准》对于持续助力西安“好课堂”、添彩陕西“三个课堂”,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标志着西安好课堂进入了标准引领的新阶段。(八)锚定教科研角度,深化陕西“三个课堂”,深耕“西安好课堂”。落实“双减”任务新要求,积极践行陕西“三个课堂”,聚焦西安“名校+”,打造“西安好课堂”创新品牌,组织召开“西安好课堂助力西安名校+”系列活动12期(共61期),每期线上观摩人数均在20-50万人,推动陕西“三个课堂”在西安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九)聚焦教科研精准度,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十)提升教科研温度,加快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促进优质均衡。完成城乡教师学习共同体名师引领行动,培训在职教师1500人,学员满意度98.2%。举办市级教科研课题研究专题培训系列活动,先后到莲湖区、未央区、长安区、航空基地、航天基地、国际港务区、西咸新区、鄠邑区、周至县组织专题培训和课题案例分享,充分发挥教育科学研究的支撑、驱动和引领作用。(十一)拓展教科研广度,讲好西安教育故事。2022年取得社会效益:研制印发《西安市义务教育学生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2021修订版)》,该指标体系作为典型案例,于2022年1月“陕西省‘双减’工作动态”第13期专题印发,在全省推广。研制《义务教育段学科作业设计指南》、《“好课堂”质量评价规范》获批陕西省地方标准制定立项计划。《学前教育幼儿发展指标》、《义务教育学生发展指标》获批西安市地方标准制定立项计划。2022年存在问题:一是需要全面提高服务决策能力。充分发挥西安教育智库的重要作用,为加快构建适应西安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符合市民群众期盼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贡献。二是需要进一步推动解决教育实践问题。要围绕市委市政府关心、社会关注、市民关切的教育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深入开展研究,推动基础教育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2023年工作计划:新的一年,市教科院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教育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西安教育“八个新突破”,坚持政治建院、研究立院、人才强院、服务兴院,以教科研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服务教育改革为动力,以助力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支撑,按照“强素质、抓质量、重内涵、推改革”的总体思路,统筹发展各级各类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贡献教育力量。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做机关处室的研究助手。深化“131”新体系、“1+2+N”新格局、331行动方案。4.做优做亮3个“2”,即2大工作室,2所教科研创新学校,2大教科研平台。5.重点做好5个研究中心。6.继续做好个9个研究中心175个研究基地。7.深耕“陕西三个课堂”、深耕“西安好课堂”,深化教学改革,指向核心素养,强化实践育人,优化育人方式,促进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8.加快“3个推进”,即推进教科研数字化转型、推进质量监测数据赋能、推进职教教科研和质量评价迈上新台阶。9.聚焦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实施两个行动计划。一是百名教研员乡村行;二是教研员工作室精准指导百所学校质量提升。10.启动实施“六个一百”计划。(1)启动实施教科研精准指导百所学校质量提升(2)启动实施百名“教研员乡村行”(3)发现、评选、推广一百个市级“优秀教科研室/中心/组”(4)发现、评选、宣传一百名市级“优秀教研员”(5)发现、评选、宣传一百个市级“好班级”(6)发现、评选、宣传一百名市级“中职好学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