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发布时间: 2023-06-08 16:28
单位名称 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西安地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提供监督服务。<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轨道交通/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城市快速路>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监督•工程质量、安全生产违规行为查处•工程质量、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
住所 西安市曲江新区雁南路300-9号A座9层(陕西文化大厦)
法定代表人 李征国
开办资金 94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5.97万元 113.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本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我单位坚决依法履行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责,落实住建部工程质量安全高质量发展要求,全面深入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和来陕视察重要指示批示,以守牢安全底线为目标,以提升工程质量为指引,保障了西安市建筑施工领域质量安全形势的总体平稳,现将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安排报告如下:一、2022年工作完成情况(一)坚持安全保底,建筑领域安全整体受控。面对异常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质安站开展了复工复产专项执法检查、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治理,并召开了全市防高坠专项治理现场观摩会议,有效传导了安全生产压力,迅速扭转了安全生产被动局面。为保证党的二十大,确保建设领域的安全稳定,根据省厅和市局要求开展了“百日行动”督导检查和“危大工程”交叉执法检查,做到了对在建项目“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覆盖督导检查,确保了国庆假期、二十大召开期间安全生产“零事故”目标实现。今年以来,对全市659个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项目进行了督导检查,发现各类隐患1835起,所有隐患坚持立查立改、闭合交圈,有效切断隐患向事故演变的所有途径和条件。下达安全督办单269份,提出行政执法建议13份,累计罚款76万元,形成了强而有力的震慑力。现实了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的“双下降”。(二)突出源头管控,建设工程质量稳中向好。认真汲取宝鸡千余份检测报告造假教训,在全市开展了建设工程检测机构的专项整治行动,对118家检测机构进行拉网式专项治理,通过企业自查自纠、监督机构严查深纠,发现并整改问题558条,对3家检测机构超资质承揽业务行为行政处罚款9万元,并在全市通报。聘请行业专家对118家检测机构进行综合考评,其中,优秀33家,良好60家,一般12家,合格5家,停业8家。持续组织对全市在建工程开展监督抽测,及时发现并消除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隐患,重点抽测钢筋、混凝土等原材料,并对混凝土结构强度进行回弹检测,已抽测在建项目45个,抽测试验360次。认真及时处理群众质量投诉和答复群众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今年以来已办结质量投诉处理92项,办结信息公开23项。(三)抓好直监项目,全力确保平稳有序。对地铁工程项目开展全覆盖“拉网式”交叉大检查,逐项建立地铁项目问题隐患排查、治理、销号台账,检查27个施工标段、59个施工分部,发现整改各类问题隐患643起,行政处罚21起,处罚金额104万元,并将行政处罚结果在信用中国网站予以公示。加强日常检查和抽查抽测相结合的质量监督检查,目前,已抽检钢筋原材、防水材料、钢筋连接件、电线电缆等各类施工材料136组,检测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174个构件。(四)落实行业管理,牵头抓总作用明显。针对高处坠落事故频发的现状,利用“线上+线下”的视频直播方式,召开建筑施工“防高坠”专项治理工作业务培训会和全市“防高坠”施工现场观摩会,效果明显,反响强烈,网络点击量当日突破22万人次,从7月至今高处坠落事故发生起数明显减少。优化市级文明工地创建办理流程,全年办理市级文明工地项目备案申请151个,有效促进了全市在建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现场管理水平提升。二、工作中存在问题一是监督信息化程度不高,与国内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监管信息化水平严重滞后,特别是缺乏基础数据支撑,制约了现场监督与市场管理联动机制的建立。二是全市监管体系仍需健全,部分区县存在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监管责任不明确,监督人员数量不足,人均监督面积超出规定范围等问题。三是监督执法设备亟待更新,现有监督执法车辆年限较长,车况较差,难以保障工作实际需求。三、今后努力的方向2023年,质安站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坚决守好、守住、守牢安全生产的底线,全力确保质量安全监督工作的万无一失。(一)抓责任主体,政企相向而行。抓属地监督责任落实。建立全市监督机构督查考核机制,实行“月通报,季点评”制度,对监管不到位的属地监督机构进行重点督导,进一步夯实属地监管责任。抓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督促企业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双重预防”机制。运用质量安全通报、警示约谈教育、信用评价监管等惩戒手段,倒逼企业持续增加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投入,提高质量管理,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二)抓重点领域,坚持综合治理。扎实推进“防高坠”“防坍塌”“临时用电”专项整治,指导企业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建立问题隐患排查和制度措施落实“两个清单”,对排查出的问题隐患,定人定责定时整改,逐项销号清零。(三)抓内在素质,提高监管质效。按照“市站培训骨干、区县培训人员”的原则,对业务能力不足的监督人员开展“一对一”扶持、下沉帮带辅导,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邀请行业专家对监督人员进行专题培训,分批分次组织监督人员外出调研,参观见学,开拓视野,提高能力素质。(四)抓作风建设,提升自律能力。严格落实站领导班子和科室负责人“一岗双责”责任制,把党风廉政建设贯穿于质量安全监督全过程,以“三个强化”(强化学习教育、强化示范引领、强化纪律整顿)为抓手,促进干部职工作风纪律持续好转,激发干部职工干事创业、昂扬向上的正能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陕西省罚没登记证》,2021年6月10日发证,现在有效期内。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