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管理国有林场,促进林业发展。保护生物多样性。辖区森林资源保育•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有害生物防治•区域良种示范•森林种质资源保存、创新•森林防火•森林生态监测 | |
住所 | 西安市周至县二曲镇瑞光路104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志文 | |
开办资金 | 291.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731.04万元 | 679.57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 | 从业人数 4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登记的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现将本年度履行事业法人职责情况报告如下: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全力做好森林防火。一是夯实责任逐级落实,森林防火工作齐抓共管。二是宣传教育不放松,累计巡护2000余人次,出动防火宣传车80台次,悬挂宣传横幅32条,发放入户通知书200余份,与当地政府开展协作联防6次,出动无人机巡护150余架次。三是强化野外火源管理。设立防火检查点,对入林人员进行扫码登记发放宣传资料,对游客驴友进行耐心劝返,累计劝返人员270人、车辆110余辆;在春节、清明等重要节点及高火险时段,林场干部职工全员上岗,积极向林区群众宣传挂纸、栽树等文明祭祀方式,严禁烧纸燃香;出动防火宣传车巡回宣传,积极排查林区供电线路设施隐患,努力将火灾隐患消灭于萌芽。四是加强应急扑救能力建设,及时维修保养扑火机具,备足油料物资,在重要节点,场半专业扑火队集结待命,驻防一线,确保发现火情能够及时处置。五是加强火情监测和值班备勤,确保通讯畅通。紧抓天然林保护工作,推进森林提质增效。一是确保天保档案管理工作精细、规范、健全。二是确保天然林管护责任落实到人和山头地块。三是推进制度上墙,更新天然林保护修复制度牌12块,管护责任明示牌3块,管护责任落实一览表1块。四是扎实开展打击整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和“2022清风行动”工作,全面预防和打击非法盗猎、采挖、出售等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行为,坚决筑牢安全防线。五是完成森林资源管护月考核,全面检查各管护站工作开展情况,对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为今后工作开展指明方向。六是顺利通过天然林保护修复“四到县”市级考核。七是继续助力脱贫和促进资源管护工作,完成全年10名“五个一批”护林员的聘用工作。实施项目带动,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一是组织开展退化林分修复和森林抚育项目各1个,人工促进森林资源更新,推动生态保护修复,改善林分质量。二是明确项目实施期限、技术要求、质量和安全要求,相关管护站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监督指导,抽调技术骨干组成抚育作业质量监管小组,专职从事抚育作业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工作,跟班作业。资源管护科不定期到项目实施现地抽查,强化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三是不断推行林场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实施森林资源管护智慧管护平台项目,建成森林资源管护线上管护平台一套,为林场资源管护提供了强大支撑。。全面落实林长制,守护秦岭生态安全。一是严格生态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格控制林地转为建设用地。加强森林生态资源保护监管,加大秦岭保护力度。落实和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优化保护机制。强化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持续开展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专项整治。二是加快生态修复。组织实施退化林分修复和森林抚育项目各1个,实施面积各2000亩。采取补植补造、割灌除草、定株抚育等措施,修复退化天然林生态功能,着力提升林分质量。三是加强灾害防控。对辖区4720亩松林进行全面实地踏查,对非正常死亡的松树进行采样,送检。按照美国白蛾发生和传播特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林区18万亩林地进行全面排查。组织专技人员结合辖区内华山松大小蠹危害状况、分布情况,购置并安装防控诱捕器150套,对辖区部分华山松进行科学防控,综合防治成效正在进行研判。完善森林防火应急、扑救、指挥、保障体系建设,加强防火物资器材储备和防火队伍建设,提升森林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四是资源监测工作实现新突破。进一步优化6条野外科研监测线路,对布设于光头山、玉皇庙、黄草坡、陈河等野生动物重点栖息生活区的40架远红外相机开展以新换旧工作,定期采集相关监测信息,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整理分析影视资料,监测数据已绘制资源图册。7月份组织开展林草种质资源外业调查,由林场专技人员、杨职院业内专家和学生等20余人组成调查队,历时15天顺利完成碾子沟、玉皇庙、大坪、大滩沟、干沟等6条线路外业调查,累计采集植物标本100余份。五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争取项目资金474万元,主要用于黄草坡管护站消防器材库、河东管护站改造提升和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已完成项目政府采购相关手续,森林防火视频监控系统已开工实施,逐步解决林业装备落后,管理粗放、应急能力不足、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薄弱等问题,全面提升林业设施装备保障能力、奠定现代智慧林业基础。积极履职尽责,做好安全维稳保密等各项工作。一是加强安全生产,确保稳定局面。制定印发林场2022年度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意见,全面提升安全生产工作管理水平。场领导上山检查安全生产工作11次,排查安全生产薄弱环节,层层传导安全生产工作压力,消除安全生产隐患。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内部管理。三是做好保密工作,维护信息安全。将林场涉及文件收发的四台电脑全部替换为国产电脑及操作系统;制定印发林场关于切实加强2022年度保密工作的通知,严格做到信息不泄露、文件不外传。取得的社会效益1、我场辖区2022年度未发生森林火灾。2、有效维护林区秩序稳定和谐,确保秦岭辖区森林资源安全。3、辖区羚牛种群数量及金丝猴分布范围进一步扩大。4、通过实施生态修复项目,林区林分结构和生境明显改善,优势树种和目的树种培育工作得到加强,林分质量显著提升。5、经全面实地踏查确认,林场辖区未发现松材线虫病疫情和美国白蛾疫情。通过开展林草种质资源外业调查,初步掌握了区域内林草种质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生长情况、群落类型及生长环境等情况。继续执行“五个一批”工程,聘用林区贫困户为护林员,从事协助林场森林资源管护的工作,增加贫困户收人,改善其生活水平。三、存在问题1、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理解上仍然不深不透,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能力还不高。2、工作中深入一线了解、督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不够,遇到阻碍办法不多,解决遗留问题思路不活。3、在项目建设方面与相关业务处室衔接不够紧密,部分手续办理不够及时,项目推进受到一定影响。四、下一步计划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2、加强与相关业务处室对接,及时协调推进,保障各项目顺利实施。3、用好森林资源智慧管护平台,做好森林资源管护工作。4、抓好森林防火工作。5、加强林场项目建设。6、适时开展干部职工业务技能培训,提高林场全员业务工作能力。7、选派人员参加无人机培训,提高护林防火和森林资源管护能力。8、进一步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技能学习推广,拓展思路,不断改变和创新工作方法。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得202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优秀等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