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西安市绿色食品办公室)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测服务。辖区内农产品市场准入的检验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日常监督;农业行业初级产品、产地环境监测、种植业投入品质量抽样检测及评价;辖区内农产品质量抽样检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绿色食品的交流、合作及培训;受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委托,管理全市绿色、有机食品标志的申请和使用,无公害农产品产地、产品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标志使用的监督管理。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西二环193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党党 | |
开办资金 | 4181.3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05.48万元 | 1174.8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 从业人数 5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市农检中心统筹谋划工作,制定有力措施,推进各项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一、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全程控创建方面,完成45个全国生态环保优质农产品包装标识应用试点(超额50%)、41个全国生态环保优质农业投入品生产与应用试点(超额37%)、63个全国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试点(超额5%),30个产品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67个产品纳入全国特质农品名录,31家主体通过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认证(超额11%),240项主要量化指标均已圆满完成;产品认证方面,认证“两品一标”产品35个,超年计划16.7%,对已获证产品开展监督抽检82批次,开展认证产品风险预警监测10批次;监管体系方面,配合完成部级例行监测2次,抽样109批次,省级监测4次,抽样3011批次;检验检测方面,完成快速检测4550批次,定量检测5156批次,合格样品5106批次,平均合格率99%,共出具检测数据超40万个;智慧监管方面,平台建设已完成验收,进入试运行阶段,市级追溯平台现有主体1935家,可追溯产品1100余个,打印追溯二维码19万枚,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1423421张,带证上市农产品128319.13吨。二、工作开展情况今年以来,中心统筹现有资源,以三项重点任务为抓手,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得良好成效。(一)全程控试点创建助推我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一是中心成立全程控工作专班,统筹谋划,主动出击,集中资源推进全产业链试点创建工作,以240个量化指标为导向,完善试点创建实施方案,制定有力措施,丰富工作内涵、拓展工作外延,不断积累经验打造“西安模式”。二是广泛合作。与江苏省农科院、浙江省农科院、四川省农科院等部级中心签订合作协议,全程指导创建工作,成立市级专家团,为试点主体提供技术服务保障。三是投入专项资金强化支持,在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绿色生物技术防控、开展营养品质鉴定、名特优新和特质农品登录及良好农业规范认证方面为试点主体提供支持。四是结合我市优势主导产业,帮助企业基地建立标准体系、打造公用品牌,深入推行良好农业规范,不断提高全程控试点创建水平。(二)两品一标认证加快我市优质特色农产品品牌发展。积极推进“两品一标”产品认证,新增35个认证产品,巩固扩大我市绿色、有机产品认证规模。一是严格把关“两品一标”认证审核,坚持关口前移,深入认证企业现场检查,逐一查看投入品记录、生产管理体系、产地环境状况。二是严格监管认证产品质量安全,对鸡蛋、草莓等82批次获证产品开展监督抽检,配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对我市获证绿色食品开展风险预警监测10批次。三是严密监控认证产品相关舆情,针对新闻曝光的新疆牛奶丙二醇事件,第一时间在我市组织专项监督检查,深入认证企业开展年检工作37次,多维度确保我市“两品一标”认证产品市场美誉度。四是帮助认证企业培训人员140余人次,28人取得内检员资质,不断提高认证企业自身管理水平。(三)强化提升监管体系充分保障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一是积极配合完成部级、省级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在我市的抽样工作,其中部级监测2次,共抽样109批次;省级监测4次,共抽样3011批次,部、省抽检合计3120批次。通过优化抽样方案,实现了重点监测区域和重点监测品种抽样全覆盖。二是不断扩大快速检测范围,在生产、流通环节持续推广应用胶体金速测技术,开展快速检测4005批次,开具检测报告,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支持。三是扎实开展“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对鲜桃、葡萄等30批次产品开展专项抽检。对重点品种、重点环节强化日常检查和专项整治,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全面掌握质量安全水平;积极对接部级、省级抽检单位,加强整顿,及时处置有关问题,发挥预警作用,不断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水平。(四)不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打造检测评价新高地。一是持续扩大定量检测数量和监测范围。全年完成快速检测4550批次,定量检测5156批次,合格样品5106批次,平均合格率99%,共出具检测数据超40万个。按季度开展市级例行监测,全面摸清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状态,横向扩大监测范围,发挥预警作用;结合产品上市节点,开展应季果蔬专项风险监测,纵向深挖问题点位,提高监测有效性;通过实施“冬奥”供会及两节期间专项抽检,对重点区域重点品种实现监测全覆盖。二是持续提高检验检测能力体系建设水平。积极参加省市各级组织的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巩固提升中心实验室检测能力。组织实施管理评审、内审,严格执行质量控制计划,广泛开展内部及外部比对,不断扩大检测项目的数量和覆盖面,全面提高检验检测工作质量。三是充分发挥市、县两级“双认证”农业检测体系优势,组织筹办第十一届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保持我市农业检测队伍的整体稳定性和高水准专业素质。(五)全面实施合格证制度推进我市农业标准化建设。一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全年新建12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均已通过市局验收,共开展检查指导30余次。二是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在全市规模化生产主体范围内全面实施,以企业自检结合委托检测的方式实现产品快检合格、带证上市,出具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生产源头。三是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重点核查生产主体承诺达标合格证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对存在问题及时查找原因,指导督促整改。全市现已实施合格证制度的生产经营主体558家,其中生产企业110家、合作社303家、家庭农场和种养殖大户114家。全年共开具合格证1423421张,带证上市农产品128319.13吨。四是深入生产基地开展“农安科普乡村行”活动,围绕社会关注度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热点问题现场接受咨询、广泛答疑解惑,开展科普活动16场,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培训指导1800余人,被部中心作为科普宣传典型向全国推广。举办“质量开放日”活动,邀请市民代表走进生产基地、走进农业检测实验室,近距离观摩农产品生产、检测各环节全流程,增强社会公众科学、安全的消费观念,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六)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向智慧监管转换。一是不断完善追溯体系建设水平,推进平台扩容增效。目前,全市追溯体系现有主体1935家,可追溯农产品1100余个,打印追溯二维码19万枚。二是重点向“二品一标”认证企业、现代农业园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标准化示范基地进行宣传,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三是对企业操作人员、区县监管人员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40余次,充分结合线上与线下、上门指导与集中培训等形式,提高企业开展追溯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四是智慧监管平台建设顺利,进入试运行阶段。目前已完成全市12个涉农区县基层监管站和监管人员信息录入,已注册审核567家生产主体信息,配发农残速测仪95台、手持式查询机120台、智能终端125台,在10个区县开展集中培训,为下一步全面实施智慧监管打下坚实基础。(七)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打造农检干部队伍新形象。高标准开展干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不断提升凝聚力增强战斗力。强化党建引领,落实责任担当。强化制度建设,提高工作质效,创新党小组+模式,实行“定岗、定责”,引导党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党建工作,支部建设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教育学习,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党建工作的首要位置,先后组织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习总书记论三农工作》《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简史》《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和宣讲计划》等内容。三、亮点工作(一)全程控试点创建产业结合度高,区域特色鲜明,社会效益显著。围绕我市优势主导产业,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重点,制定全程质量控制管理标准体系13个,涵盖了葡萄、甜瓜、樱桃等我市特色主导产业。41家生态环保优质农业投入品试点主体,化肥使用量减少约458吨,增加经济效益800万元;38家试点主体农产品单价提高,占比达87%,单位溢价10-50%。鄠邑区成立了葡萄全产业链标准化促进联盟,年产量预计达10万吨,产值超10亿元。阎良区指导农户推行甜瓜标准化生产,推广标准生产技术,多个甜瓜生产主体被认定为“农业部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极大地提高了产业发展水平。(二)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干部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中心代表西安市参加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荣获团体一等奖。在市农业农村局机关党委组织的“党在我心中”征文活动中荣获优秀征文共四名,中心荣获优秀组织单位。(三)深入开展“一团两队”活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是成立全程质量控制“西安专家团”,引领全程控技术体系创建在我市落地生根。二是成立技术服务队,不断推进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三是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坚持党建引领,发挥模范作用,送温暖进社区,让党旗高高飘扬在农检工作最前沿,党员志愿者的身影时刻坚守在农检工作第一线。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毫不放松持续抓好全程控创建工作;二是全力抓好智慧监管平台建设;三是进一步加大监管检查力度,充分发挥网格化监管效能,牢牢守住农产品质量安全底线。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有效期为2017年6月2日—2023年6月1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有效期为2020年7月15日—2026年7月14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