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儿内科、小儿外科、儿童保健科、眼科(儿)、耳鼻喉科(儿)、口腔科(儿)、皮肤科(儿)、小儿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小儿)、麻醉科、病理科、影像科、检验科、中西医结合科、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血液透析室、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医疗人员培训 | |
住所 | 西安市莲湖区庙后街西举院巷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安茂 | |
开办资金 | 50111.2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差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8004.14万元 | 373387.92万元 | |
网上名称 | 西安市儿童医院 | 从业人数 236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西安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严格按照核定的事业法人宗旨及业务范围开展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本年度主要工作开展情况1、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①优化救治方案,制定《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保障医疗救治工作预案》和《新冠肺炎防控管理工作手册》,印发疫情防控会议纪要36期;及时按照疫情防控要求更新救治方案和“一码通”管理办法。②全力以赴支援防疫救治工作,累计派出16批医疗队共154人进驻定点医院;派出34人支援市疫情指挥部、市疾控流调、市公卫中心、市疫苗接种、疾控中心实验室、方舱医院及海关等相关工作;派出103名医务人员援吉赴长春进行核酸采样工作,1296人次支援高陵核酸基地核酸检测工作,83批次共10570余人次支援经开区和莲湖区核酸采样。③有效应对疫情变化就医高峰,12月初,我院发热门诊的发热患儿逐日增多,为应对大规模发热患者和急危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需求,医院积极采取多项措施保障医疗工作。④做好职工健康保障工作。专人负责院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包括督导全院职工核酸检测执行情况、监测职工异常健康状态、了解职工隔离管控情况、对职工离(返)本市情况进行备案等;对特殊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追踪隔离管控动态,及时预警。全年全院职工共采核酸389944人次,其中重点人员28172人次。2、①学科建设能力不断提升。建成了西北地区首家获得保藏许可的儿童专科医院生物样本库;中国SMA诊治中心联盟单位成功落户神经内科;由心血管内科牵头组建的庞贝病多学科诊疗中心(庞贝病MDT)正式成立;改造后的发热门诊投入使用;功能神经外科门诊开诊;获批陕西省三秦学者“西安市儿童医院儿童罕见病创新团队”;消化科、康复科、护理专业获批第三批省级临床重点专科。②积极攀登医疗技术新高地。各科室各专业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9项。“大国工匠”周平红教授及消化科团队成功为一例贲门失弛缓Ⅱ型合并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术后再狭窄的患儿实施“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OEM)联合经口内镜下幽门肌切开术(G-POEM)的双隧道手术”,经查阅文献,该项技术为世界首例。泌尿外科一病区手术团队应用腹腔镜荧光导航技术成功完成国内第一例婴儿重复肾切除术,这也是国内第二例儿童重复肾切除手术;外科/肿瘤(血管瘤)介入中心成功完成我院首例胸腔镜下荧光染色肺段切除术;神经外科完成我院首例机器人辅助脑立体定向活检手术;神经内科顺利为一例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患儿进行了我院首例疾病修正治疗;普外科一病区完成我院首例单孔3D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根治术。耳鼻喉科成功实施的喉气管狭窄切除、游离皮瓣修复、T管植入术,标志着我院在儿童喉-气管外科迈进一步;胆总管囊肿的单孔腹腔镜技术、儿童肿瘤患者手臂港技术、关节镜下先天性肌性斜颈根治术、保留淋巴管荧光腹腔镜下精索血管高位结扎术和单部位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均标志着我院在外科微创手术方面的精益求精。心内科成功为出生1天的新生儿行经皮介入主动脉异物取出术。NICU在多学科的配合下确诊罕见病“先天性肺泡毛细血管发育不良(ACD)”。开展ECMO技术救治患儿18例(其中ECMO转运3例),最小年龄1天,体重2公斤。成功率64%。3、①科研创新与学术交流持续增强。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国家科技部项目2项、省级课题21项、省卫健委课题1项、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项、市级课题11项、市卫健委课题11项,市中医药管理局项目1项、市委组织部项目2项,横向课题11项,省适宜技术推广项目1项,获批科研经费总计578万元;成功举办线上2022长安儿童医学发展论坛系列学术活动,设高峰论坛1个、分论坛16个,共计10万人次参会;顺利召开陕西省儿童疾病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获批2022年国家继教项目15项、省级继教项目22项、市级继教项目15项;牵头制定疾病国家级指南3项;发表SCI论文46篇、中华系列论文61篇,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5项,SCI总影响因子186,影响因子大于5分12篇;荣获2022年西安市科普讲解大赛二等奖。②教学水平持续提升。医院获批陕西省县级儿童保健医师培训基地,招录全省22名县级儿童保健骨干医师参加培训。中西医结合科获批2022年度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首次完成全省13名新生儿围产期医学专科医师结业考核,结业考核通过率100%。完成2022年陕西省住培临床实践能力考核,结业考核合格率100%,连续三年位列全省第一。完成西安医学院11名研究生毕业答辩工作。2022年完成各类教学培训及考核244场次,培训人次7671人,培训时间1078小时。4、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引进高层次人才蒋丛珊博士;签约耳鼻喉头颈外科特聘专家张青教授、儿保科苏艳丽副教授;新增西安交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西安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签订三方协议65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63人;西安交通大学等院校录取我院博士研究生7名,全年外出进修23人次。5、以患者为中心,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水平。①互联网医疗不断完善。互联网医院改版后重新上线,实现在线复诊、咨询、药师及护理咨询等服务功能,方便患儿就医。开展互联网医院直播27场次,累计直播观看量30万余人次;在线咨询23779人次、核酸预约量95007人次;网络门诊自10月正式上线至今共诊断528人次。并开设病毒性感冒专病诊区,开通线上药品配送。进行远程会诊42例;开展与基层医院远程诊断工作,远程神经电生理诊断、心电诊断及影像诊断共计74例。②就医流程不断优化。全面推行门诊电子就诊卡,实现诊前预约、诊中在线支付、诊后查验报告功能;增加预约平台,患者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患者服务平台、支付宝、互联网医院、百度等平台预约;61台自助机全面上线运行,实现自助建档、预约挂号、门诊缴费、在线充值、费用查询及满意度调查等功能;普通专科门诊实行全预约,更好地减少患者多次重复排队及在院等待时间。③医疗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医院实行无节假日门诊,设立预警机制,动态监测门诊流量,应时分段启动预案,保证现有人力、物力与就诊人数相协调;建立弹性工作制,及时调整门诊专科接诊时间,满足患者就诊需求;根据疫情变化及时在公众号推送最新就诊须知、就诊流程、专家坐诊信息,实现非急诊预约,错峰就诊。④随访内容不断丰富。增设“患者满意度不达标”专访内容。增加SICU转科病人随访并记入其满意度统计。补充、完善各专科的温馨短信推送病种及内容。“患者就医反馈”专栏恢复上线。取得的主要效益门诊总诊次1754387人次,比2021年减少了577030人次,同比降低24.75%;出院人数67591人次,比2021年减少9449人次,同比降低12.27%;病床使用率82.34%,较2021年减少了7.82个百分点;病床周转次数48.94,较同期减少6.58;平均住院日6.15天,同比增加0.21天;2022完成手术14756例,其中四级手术1600例,四级手术例数占总手术量的10.84%。2022年医院总收入28.25亿元,剔除医院建设项目拨款收入16.53亿后,医院实际总收入11.72亿元,较去年减少1.34亿元,减少10.26%;总支出11.71亿元,较去年减少7787万元,减少6.31%,总结余16.54亿元,剔除医院建设项目因素实际收支结余169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678万元减少5509万元,减少97.03%。存在问题一是学科建设能力仍需提高,尤其是受疫情影响下的学科发展转型较慢。二是人才短缺,特别是某些专业学科带头人和具有科研能力人才的短缺。三是医院精细化管理程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建设进度还需加快。四是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还需不断提升。四、2023年医院工作计划1、持续加强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发挥党建引领。2、以医院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和经开院区建设。3、持续提升优质医疗服务能力,将为民服务落在实处。4、不断加强医院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增强职工凝聚力。5、不断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加强内涵建设,提升综合管理能力。6、做好安全生产安全管理,不断提升后勤保障能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限自2013年4月18日至2023年10月30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绩效情况:无受奖惩情况:医院荣获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先进集体西安市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创新案列二等奖莲湖区“抗疫先进单位”工会荣获2021年度市科教文卫工会优秀职工之家涉及诉讼情况:无社会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