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才流动提供服务,促进经济发展。人才信息交流·人事代理、档案管理·人才培训、测评·人才市场管理·人才引进·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非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报到 | |
住所 | 西安市雁塔区南二环路西段8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宋小强 | |
开办资金 | 2261.0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65.39万元 | 1275.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9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亮点工作(一)搭建高层次人才服务平台引才聚才。我中心牵头起草完成《“西安青年人才驿站”工作实施细则》,整合政策资源,开发西安青年人才驿站云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平台建成以来,吸引集聚了大批青年人才入站,截至2022年12月31日,申请进入青年人才驿站*****人,申请西安青年人才就业奖*****人,申领乐业补贴*****人,审核通过企业引进青年人才就业奖**家,累计发放人才驿站补贴****万元。(二)打造综窗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开展2022年人力资源优化提升专项工作,完成中心组织架构调整,以落实“人社服务快办行动”为抓手,以中心服务项目为基础,建立综合窗口服务机制,成立公共服务部,推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制度,实行“咨询引导台分流,综合窗口承接,服务后台分类”的综窗服务模式,让群众办事从“一事跑多窗”变成“一窗办多事”。(三)探索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积极探索搭建流动党员“智慧党建”管理新模式,开展“线上组织活动”,建立在线“三会一课”教育学习平台,目前系统已上线试运行。同时开展“三摸清”活动,并建立党员信息台账,通过采取档案查阅、数据信息比对等手段准确摸底掌握流动党员基本信息。二、重点工作及取得社会效益(一)搭建桥梁、树立品牌,多渠道全方位助力引才聚才。一是开展品牌活动,实施精准引才。聚焦“高、精、尖、缺”人才需求,创新举办2022年硕博及急需紧缺人才网络招聘活动,第六届中国西安留学回国人才招聘节活动,2022年西安秋季人才引进巡回招聘系列活动,2022高端人才西安行—博士人才网络招聘会等活动。新聘请西安招才大使3个,校园引才特使19个,新设立招才引智工作站5家。二是以创新引领,探索推进专项工作。根据市委组织部“西安国际人才港”工作专班的要求,以“西安人才工作站”建设为契机,主动沟通协调,积极创新,召开人才工作站建设对接座谈会,积极与局内外相关处室、单位征集意见建议,起草人才工作站建设方案。三是加强联动,促进西渭融合。主动对接并牵头举办西渭人社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座谈会暨西渭融合发展人才联合网络招聘会。截至活动结束本次西安、渭南两地专场活动参会报名企业***家,发布招聘岗位****个,招聘人数*****人,投递简历****份。(二)强化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确保就业局势稳定。一是强化政策落实落细,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主动服务前移,制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手册》。组建108名优秀导师的西安市就业指导师资库,并对就业指导师信息进行动态管理;截止12月底已举办就业创业指导线上直播宣讲11场,共计60多所西安高校毕业生在线参与学习。积极推进西安乐业卡发放工作,共发放“西安乐业卡”******人。二是多方合力促毕业生充分就业。积极链资源搭平台,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牵头成功举办青年人才就业专场、女性就业专场、大中城市联合招聘西安站高校毕业生巡回招聘会、国有企业专场等2022年公共就业服务系列招聘活动,累计线上线下参会单位*****家,提供就业岗位******个,参会******人次,投递简历******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人。三是强化帮扶机制,促进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现稳定就业。持续督导区县建立就业帮扶台账,通过就业推荐、职业指导、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方式,帮扶2021届、202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前超额完成就业见习考核指标。四是以品牌活动引导毕业生创业。圆满完成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组织工作,共组织609个项目报名参赛,最终推荐17个项目参加省赛。(三)稳步推进全市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标准化进程,打通全省档案业务网上通办。一是持续优化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完成省、市系统档案部分业务的接口对接工作,顺利开通全市档案信息管理平台档案接收和转出、开具调档函的“跨省通办”业务,实现在市档案信息管理平台处理跨省通办的档案业务,打通全省档案业务网上通办的最后一步。二是完成省级档案数据归集工作。按照省厅跨省通办工作要求和部署,组织区县开发区完成正式档案数据归集录入工作,实现市级档案数据向省级集中归集。三是启动实施市本级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采集归集和数字化项目。完成*万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整理、数据采集、图像扫描等工作。三、存在问题一是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二是创新开展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下一步工作计划(一)强化就业措施,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以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为着力点,加大力度推动服务延伸、政策落实落细;拓宽就业渠道,加大招聘力度,持续开展“职引未来”就业服务系列活动,实施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落实实名制登记服务措施,开展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促进高校毕业生尽早尽快实现就业;持续打造大学生求职大赛、万名学子看西安等就业品牌活动,营造良好就业氛围。(二)强化政策宣传,优化高层次人才服务。加大青年人才驿站政策宣传力度,做好青年人才驿站相关补贴发放工作;积极开展人才分类评价,做好驻市高校毕业生直通认定工作;聚焦“高、精、尖、缺”人才需求,积极搭建青年人才交流平台,持续开展春秋季人才引进巡回招聘活动,留学回国人才招聘节、高端人才西安行等品牌活动,引导高层次人才向支柱产业、重点产业链聚集;积极推进西安人才服务工作站的建设工作,提升人才聚集力、吸引力,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强化创新服务,探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大数据应用。大力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电子化影像化工作,努力完成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数字化加工第二期任务目标;以流动人员需求为导向,充分发挥“互联网+服务”模式,探索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场景应用,开辟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服务新模式。(四)强化作风建设,持续抓好服务能力提升。以“人才服务提升年3+1系列活动”为抓手,推进中心人社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在服务大厅提升改造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综窗服务的机制,理顺服务流程,加强业务培训,强化作风建设,夯实基础,练好内功,进一步提升中心政务服务水平,着力打造“人社政务服务人才服务分中心”。(五)强化党建引领,促进党建业务双融合双促进。坚持中心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将中心的重点工作作为中心党委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中心主责主业,探索实施“党建+服务”“党建+创新”等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人才服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获得“2022年陕西省三八红旗集体”“市直机关巾帼文明岗”称号及“2022年西安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秀组织奖”。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