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西安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08 15:35
单位名称 西安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政府决策与交通运输行业管理提供专业咨询与支撑服务。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政策与规划科学研究·城市交通热点和难点问题跟踪与科学研究·城市交通发展咨询项目的立项、申报、签约等工作·市交通治理专家咨询委员会日常事务性工作。
住所 西安市莲湖区劳动南路171号
法定代表人 李都厚
开办资金 14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交通运输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8.63万元 139.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是西安市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起步之年。在市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交研中心以市委市政府交通出行相关决策部署为发力点,聚焦我市交通热点、难点问题,加大技术支持,开展业务研究,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具体情况如下:一、2022年业务开展情况(一)技术支持有力一是发挥专业力量,打好交通优化提升收官之战。二是编制“三网畅联”实施方案,推进轨道公交慢行融合发展。三是为西安申报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二)骨干队伍给力一是多路径强化人才招聘,充实研究队伍。二是组织跟岗培训,提升业务能力。三是开展学习分享等活动,拓宽知识面。(三)研究成果助力一是聚焦西安市交通发展热点、难点问题,立项开展5个研究项目,完成专家咨询、采购招标、项目跟踪、中期评审、项目验收等工作。二是编制《城市交通发展内参》12期,其中第8期三网融合方案得到了主管市领导的肯定。第7期被市委政研室《调研参阅》收录,受到市委主要领导批示,对推进一区一策跨区公交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政策参考。二、取得社会效益一是通过技术支持方式,旨在解决各区、开发区在在交通优化提升方面存在的问题,实施过程中针对优化提升拥堵点治理、“完整街道示范街区”和“打开封闭大院”位置选定及提升改造措施等问题,组织交通优化提升专家召开专项技术培训会,为各部门答疑解惑,对提升我市整体交通运行效率,与城市交通形象提供坚强的保证。二是协调市发改、住建、城管、交警等部门,发扬解剖麻雀精神,深入区县开发区老旧小区、医院、学校、旅游景点、商贸中心、商业停车场、公共停车场、路内停车位等实地调研,分析不同停车场景供需特征特点,从管理与技术层面深入把握停车现状与困难,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提供优化对策建议。三、存在问题一是员工业务能力层次不齐,有待提升。职工大多为近一两年招聘入职,对行业了解不深,对研究工作把握不准,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专业技术支持能力不足,作用发挥不充分。业务技术支持仅限于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停车治理、公共交通发展、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等工作,对其他交通发展相关领域关注参与不够沟通交流较少,技术支持不足,已有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仍显不足。三是外出调研交流较少,面对面沟通交流欠缺。受疫情影响,外出调研、学习交流较少,项目研究及专家咨询视频会议较多,面对面沟通交流欠缺,技术支持效果发挥不足。四、下一步工作(一)加大解决停车难问题技术支持以《西安市解决“停车难”问题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文件精神要求为目标,加强停车难问题跟踪与研究,加大停车难治理技术支持,促进西安市停车难问题纾解与良性循环。(二)推进公交轨道慢行协调发展技术支持深入开展公交轨道慢行协调发展工作实践与研究,推动地铁、公交、快速路和城市慢行系统协同衔接,开展公交新开(调整)线路评估评价,优化城市出行结构,提升公共交通出行品质,服务公众品质出行需求。(三)加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申报及建设技术支持优化整合技术支持团队,加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申报及建设技术支持,为西安申报及建设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提供技术保障和专业支撑。(四)提升本地专家队伍技术支持能力结合公共交通、静态交通、绿色低碳、交通物流领域,强化本地化专家队伍,加强研讨、研究,为相关决策部署提供专业性、权威性意见建议,为西安市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