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城墙管理委员会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加强城墙保护管理,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产业和经济发展。城墙保护维修、管理护城河、环城林带和顺城巷管理、建设城墙景区招商引资项目的策划、包装和实施城墙景区发展规划和投融资计划的制定、经营性城墙旅游活动的监督和指导 | |
住所 | 西安曲江新区雁翔路3168号雁翔广场1号楼4层 | |
法定代表人 | 杨进 | |
开办资金 | 125847.9万元 | |
经济来源 | 自收自支 | |
举办单位 | 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21931.34万元 | 113699.7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在曲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和支持下,城墙管委会紧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决落实省市和曲江新区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危中寻机、真抓实干,实现文化、旅游等事业协调推进。我委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做好基层党建、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相关工作组织各级领导干部以党的创新理论、党的二十大、省市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党的发展历程为主要内容,开展专题学习5次,专题党课14次;深入开展李强案以案促改,全年组织集中学习12次、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12次、专题党课4次,开展廉政提醒5次,谈心谈话、廉政谈话90余次。扎实推进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围绕四个领域,抓好专项治理,查摆各类问题33项,均已完成整改。二、创新西安城墙品牌文化活动新形式围绕唐文化、节庆文化、民俗文化、音乐及艺术文化,打造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系列活动,实现媒体总曝光量2.2亿余次。其中,六一暨端午主题活动开创性地将《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与《霹雳小猪》《我们是秦俑》儿童话剧结合;“约唱南门”音乐会成功打造“长安夜•我的夜”夜经济品牌活动新高地;与陕西科技大学联合举办的“望绣”服装毕业设计展及“世界水日”线上直播活动,在传播艺术与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落实科教兴国社会责任,不仅为市民游客带来文化与艺术兼备的视听盛宴、且实现提升旅游产业附加值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目标。积极探索文旅文博领域数字化转型路径,稳抓数字经济发展先机,搭建“长安IN文旅数字平台”在开发城墙自有IP系列数字藏品的同时,联动北京天坛、央视网瓷、杌空间、世纪金花等优质IP资源,截止目前累计开发10个系列25款数字藏品。通过自媒体矩阵、官方社群等多渠道营销方式,以“数藏+”的形式创新经营模式,实现虚拟产品与实体产品的深度融合,推动文旅数字化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引领数藏2.0全新变革。三、筑牢文物“防火墙”,争做文保新标杆(一)预防性保护再获国家局认可。国家文物局2次组织召开全国预防性保护工作推进会,对西安城墙创新招标方式、材料分析实验、新工艺应用等给予高度评价。(二)强化预警提升城墙风险防控。一是编制《西安城墙墙体风险分布图》,为评估研判文物本体风险提供更直观、全面的依据;二是《西安城墙现状摸底调查及初步评价报告》通过市文物局组织的专家评验;三是完成西南角台基础区域青砖散水铺设,有效防控病害发展;四是完善《2022年度汛期文物保护专项预案》;五是组织开展重点排查、专项检查10余次。(三)推进4个马面抢险加固工程。一是完成马面城下旋喷桩加固,打桩近1300根;二是召开专家研判会9次,内部讨论会12次,全面推进抢险加固工程方案设计及报批;三是推进设计方案备案稿修改、施工图设计;四是启动项目招标。(四)推进文物巡查、监测和勘查。统筹实施预防性保护日常巡查32次,专项巡查4次、定期巡查32次,召开研判季度例会4次;配合内设机构调整,完善《西安城墙文物巡查管理办法》;探索巡查培训新形式,面向100余人次巡查干部员工举办5场“实地讲授+现场互动”现场教学。开展四城门及90个马面常态监测及动态监测,指导地铁建设公司开展东门、西门区域盾构专项监测;指导地铁运营公司,开展南门、北门等5处穿越城门区域专项监测。完成58号马面、42-43号马面段地质勘察及管网排查,有序推进75号地质勘察方案设计等工程前期工作。(五)规范文保项目立项和验收。完成33号马面等12处文物保护工程立项。顺利完成含光门遗址地下防渗工程、19号马面段修缮、21号马面段海墁修缮、21号马面段抢险加固(2019)等4项文保工程竣工验收。完成2019-2021年29-30马面段修缮工程等4项国家文保专项资金项目验收资料上报。四、加强品牌建设,繁荣文化事业立足《梦长安》演出品牌,综合提升西安城墙文化价值与艺术品质,全方位提升武士展演体系,深挖城墙历史文化,以巡游互动等沉浸式演出形式推出“国风机甲”将军,深化“武士IP形象”,丰富景区常态化及节庆演出内容。着力打造“长安舞蹈团”文化品牌影响力,突破疫情演出困境,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圆满配合完成“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上海进博会”等重大活动,配合西安市委宣传部完成西安文艺界座谈会的创意策划及组织实施。以宣传城墙形象、推广西安名片、推进文旅融合为主旨,全方位打造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两效合一的专业艺术团体,延伸演艺产业发展链。五、取得的主要效益(一)全年喜获5项中省市荣誉1.《隋大兴唐长安城遗址含光门遗址地下防渗工程》获评“2022年度陕西优秀文物保护工程”。2.“数字化助力西安城墙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项目,成功入选2022年国家文旅部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十佳案例。3.“西安城墙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荣获陕西省文化发展与融合创新智库典型案例。4.西安城墙获评“2021年陕西省文明旅游示范单位”。5.西安城墙被授予“西安市三星级智慧景区”称号。(二)开发数字藏品及文创衍生品,打造“盛唐天团”IP,同步推进“盛唐天团”CG动画影视作品,多维度开拓产品营销渠道,全年新增3座线下实体店、2个线上销售平台,充分利用体验式、沉浸式场景营销,为游客提供优质的购物体验,满足不同游客对文创产品的需求,把“城墙故事”打造为西安文创品牌新地标。利用抖音平台以线上直播、达人短视频分销、流量搜索等形式进行各类产品的销售推广,景区惠民卡及梦长安演出产品成为西安市景点热销榜NO.1和收藏榜NO.1,实现86.56万元转化收入。通过策划上线各类线上线下联合营销活动,截止目前已完成多个系列总计200款文化产品开发,实现全年产品经营收入300万元,同比2021年增长54.08%。本年度我单位净资产合计113699.77万元,较上年度变化较小。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和下一步工作思路存在问题:一是在日常工作的创新性还略显不足;二是职能部门业务人员较为年轻,工作经验略显不足。整改措施:一是强化干部员工创新思维,转变思路,积极主动作为;二是在业务指导、现场操作、经验交流等日常工作中,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进行经验传授和理论指导,着力提升年轻业务人员履职能力,发扬“传帮带”精神。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推动文旅融合研究,实现西安城墙品牌、管理模式和服务模式对外输出,强化文旅融合战略研究,梳理现有优势资源与核心竞争力,探索城墙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改革策略与路径。二是建立多元营销策略,创新价值兑换路径,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及“文旅融合”建设。通过官网、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建设西安城墙私域平台矩阵,实现从品牌宣传、互动营销、私域运营的全链路方案打造。运用云导览、云支付、云直播、云互动建立西安城墙综合服务管理体系,实现以1部手机、1个小程序开启畅游西安城墙商圈之旅。三是推进预防性保护试点结项,分析归纳总结经验,持续完善西安城墙“预防性保护”体系,打造行业标杆。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