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中国画院

西安中国画院

发布时间: 2023-06-08 14:53
单位名称 西安中国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艺术创作,促进艺术繁荣。书画艺术创作·艺术研究交流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含光路南段14号
法定代表人 王犇
开办资金 621.1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3.71万元 227.24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中国画院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没有涉及变更事项,没有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的具体业务活动:2022年,西安中国画院坚持党的文艺方向,传承“长安画派”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文艺方针,突出工作重点,发挥集体优势,开展了一系列艺术交流及学术活动,从严从实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将今年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抓基层服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2022年,西安中国画院继续组织书画家深入基层开展采风创作暨文化惠民活动。年初春节期间,承办5期“如虎添'艺'福到万家”云上美术作品直播活动和5期“‘艺’心战疫情满长安”全国名家迎春云端美展。2月26日,西安中国画院一行深入黄河郑州段花园口进行采风写生活动。8月3日,助力周至首家“文化会客厅”落户黑河国家森林公园。(二)抓主题创作,成果显著1.巨幅国画悬挂于重要场所绘就扛鼎,不辱使命。院长王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笔耕不辍,2022年携团队集体历时半年创作巨幅国画《秦岭新晖》与《锦绣长安谱新篇》,两幅作品被西安国际会议中心、陕西大会堂西安厅收藏并悬挂。2.开展“黄河长安关中新篇”主题美术创作工程2022年,在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的支持下,画院启动了“黄河长安.关中新篇”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确定了秦创原、陕鼓雄风、数商兴农、博物馆之城、建设教育强市等选题60个,着力塑造历史文化与现代时尚交相辉映的西安文化形象。(三)抓主题展览,提升展览交流文旅转化水平1.常规美展5月我院组织20余幅作品参加“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西安文艺界座谈会”。6月,推出“画里听秦腔——西安画家笔下的秦腔艺术”美术作品展。6月30日-7月31日,西安中国画院美术馆推出“喜迎二十大·丹青谱新篇”庆祝建党101周年美术作品展,展出作品100幅,观展千余人次。2.线上展览今年我院共举办线上展览27期,我们紧贴时事,迅速反应,创新群众文化服务方式,开展“互联网+展览”新模式,彰显了文艺鼓舞士气,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1)以‘艺’战疫——全国美术界驰援西安云端联展2022年初,我们联络省内、全国、香港及海外近百位领军名家,由中国国家画院名家带头,全国50余家省市级画院、美术机构纷纷响应,驰援西安,发来祝福视频73条,抗疫作品近千幅,完成了8期“以‘艺’战疫——全国美术界驰援西安云端联展”和5期“‘艺’心战疫情满长安”全国名家迎春云端美展。2)“清廉西安——西安廉洁文化书画作品云展”为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进一步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廉洁文化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的教育引领作用,“清廉西安——西安廉洁文化书画作品云展”于12月8日线上开展,将“清廉西安”建设和作风建设落到实处。3)推出“画中阅长安”系列美术作品网络展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推出9期“画中阅长安”系列美术作品网络展并积极联络西安发布、学习强国西安学习平台、西安文旅之声官微等五家媒体,五方联动,共同连载。现已刊出“黄河新篇”“红色星火燎原古城”“云游西安红色地标”“关中风貌”“丹青巨制绘就发展新篇”“硬核西安科技”“‘博物馆之城’奇妙之旅”“秦岭!秦岭!”“我的城我的新西安”等九大主题专辑,得到中国文艺网、陕西广播电视台、西安新闻网、古都先锋(西安市委组织部)等多家媒体主动转推。4)“学术之窗”线上学术专辑今年我院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的作用,为广大文艺评论者提供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公众号特开设《学术之窗》栏目,刊发院聘专家、理论研究员及广大画家们的学术新见与理论探索,刊发《解放区土改题材版画的图像叙事》(刘艳卿、屈健教授),《吴冠中的巨幅水墨画<清、奇、古、怪>——兼谈吴冠中与波洛克》(仝朝晖)、《论延安文艺理论与长安画派的创作关系》(王曼利)等学术文章。5)其他线上展览2022年我们还推出了“一起向未来!西安画家笔下的北京冬奥云端美展”、“长安三月·大河春颜”全国画院女画家作品云展、“古城正青春”——西安中国画院青年美术作品云端展、“新时代为人民”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西安美术作品云展、“战旗美如画”•西安中国画院庆“八一”云美展、“延安颂——西安画家丹青延安精神”美术作品云端展等多个网络展,受到中国美术报、文旅中国等多家主流媒体转载。(三)创新方式,开启官媒美术直播间2022年初疫情期间,我院院长带头走进直播间举办“如虎添‘艺’福到万家”系列美术直播活动,开创官媒网络直播美术创作鉴赏活动的先河。举办了“画出身边天使”“如虎添‘艺’福到万家”美术直播活动9期。一系列网络美展使西安美术力量形成品牌效应,屡被学习强国、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文化报、中国美术报等多家央媒转推,单次阅读量屡突破76万+。(四)抓人才建设,艺术创作结硕果2022年西安中国画院多人次入选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等国家级、省市级展览与培训班。作品发表、刊登于人民日报客户端和文艺副刊等权威刊物与媒体平台。5人入选“第七届全国画院美术作品展览”,王犇、范朋杰作品获得进京展优秀资格奖。3月,罗春波获由陕西省委宣传部颁发的“陕西省百名青年文艺家”荣誉称号。7人作品入选“大河奔腾——中国沿黄九省省会城市画院联盟优秀美术作品展”,17人入选“大河意象——中国沿黄九省省会城市画院联盟优秀作品展”。3人入选“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全国写生采风创作美术作品展”。王犇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意境》唐诗主题画展;孙陶作品《春天里》入选“第七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并被确定为第十四届全国美展展区中国画直送作品;3人入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画家薛勇作品入选中美协会“2022‘万年浦江’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览”。刘军利入选“第13届中国艺术节优秀美术作品展览”及“第二届‘学院——全国青年教师中国画邀请展’”;金鑫入选“第13届中国艺术节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28人入选“长安新风——陕西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西安中国画院画家左洋作品位列第一。10月30日,西安中国画院画家左洋作品《天地雄心》刊登于人民日报客户端和文艺副刊。1人入选由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主办的“首届全国文艺评论新锐力量研修班”并结业。2人参加中国文学艺术发展专项基金文艺人才培训(培养)资助项目“2022中国美协艺委会(中国画)青年文艺人才培训”并顺利结业。5人申报2022年度陕西省艺术创作资助项目,成功立项。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月13日,中国文化报专栏“谋篇布局绘新图|画院院长的回眸与前瞻”报道了全国10家国家级、和省、市级画院院长的采访,我以“画院要主动谋划主动作为”为题建言献策,得到了中国文化报的专访并报道。6月13日,受中国美术报特邀,我以“深耕长安画派特色品牌”为题的采访谈话刊登于2022年第16期。10月24日,王犇受邀中国美术报采访,在“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全国画院系统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专栏中发表感想并刊出。2月18日,西安中国画院荣获省美协颁发的2021年度全省美术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4月24日,西安中国画院被十四运会西安市执委会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9月22日,西安中国画院获中共西安市委理论讲师团“‘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工作优秀单位”,西安中国画院外宣负责人杨奕个人被评为优秀管理员(通讯员)。同日,西安中国画院美术创作类范朋杰、刘丹青,理论研究类白林坡、高海平四名画家、理论研究员获准新晋成为2021年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三、存在的问题虽然我院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工作没有完全做到位,一是受疫情影响,在文化进万家活动方面做得不够;二是由于缺乏展览场馆,大量主题性美术作品无法长期对公众展出品出现浸水损坏等损害情况。四、下步计划一是开展“中国年”主题展览及直播。以“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主基调,开展三期美术作品展览,力图营造“团圆、团聚、团结”中国年的浓厚氛围。二是编撰《西安美术史》。盛世著史,2023年,着力做大做强“长安画派”文化品牌,编撰《西安美术史》,发掘整理西安自周秦汉唐至长安画派、到当代陕西画坛的历史全貌,代表人物和经典作品,开丝路沿线城市著美术史之先河。三是举办“黄河新篇·来自长安”美术作品晋京展。计划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并组织在京艺术家、美术评论家举办学术研讨会,探讨美术如何发挥主力军作用,推动黄河沿线城市文旅整合,促进沿黄文艺高质量发展。四是开展沿黄采风写生活动。计划组织50名画家分批赴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等沿黄省市进行写生采风赴九省采风写生,创作表现当地风俗民情与文旅新貌的写生作品,并与当地艺术家展开交流。五是计划开展一带一路“十周年”相关展览。六是开展《关于“长安画派”品牌价值及文旅融合模式的调查研究》。七是继续培养一支高素质重大题材美术创作人才队伍。2023年,我们将继续以党建活动为引领,保持工作热情,再鼓干劲、再创佳绩,助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为市委市政府、市文旅局提供有力的美术和文艺宣传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1.绩效情况:无2.受奖励情况:无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1.接受捐赠资助情况:无2.使用情况: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