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的保护和管理。 |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区北新街七贤庄一号 | |
法定代表人 | 余红健 | |
开办资金 | 6775.7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文物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715.13万元 | 4519.7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一)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强化管理责任,建立健全防控应对机制。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执行疫情防控工作规范及应急预案,做到响应迅速、保障到位、应对有力;二是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三是确保疫情防控物资储备充足,规范做好常态化管理。(二)强化服务理念,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氛围营造。利用微信公众号、官网、LED电子屏、宣传册等形式大力宣传;二是服务前移。做好观众引导、安全保障、咨询服务工作;三是优化游客预约登记系统;四是提升馆区基础设施建设。今年相继完成了纪念馆一号院内树池维修、文化广场内部分绿化、车棚、垃圾台的升级改造工程以及更换无障碍通道等,馆区内智慧化网络整体提升即将完工。(三)推出精品展览,献礼二十大我馆推出原创展览“团结奋斗向未来——宋庆龄与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为和平而来——公益救护队援华史实展”,引进“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专题展”,同时编印配套图册。。(四)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强化舆情处置一是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制度、数据管理制度和舆情管理工作体系,层层落实安全职责;二是推动我馆网络等级保护测评工作,进一步强化网络信息安全;三是完善网络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对紧急情况做到及时处置;四是增强单位全体人员网络安全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对核心岗位人员定期开展网络安全教育培训;五是采用线上、线下宣传的形式进行国家网络安全周的各项宣传工作。二、立足学术研究工作,不断加强业务能力建设1.持续做好文物史料征集和管理工作我馆先后征集、整理老照片330张,征集视频2部,新增回忆录38份,新增藏品10件;按照陕西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出具的《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鉴定结论书》,完成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6件、三级文物110件的藏品档案制作工作,及时更新账、物、卡信息,保证账、物、卡一致;完成全国革命文物资源大数据库管理平台系统646件馆藏文物的信息填报工作、全国馆藏一级文物备案系统的填报工作以及陕西省文物藏品管理系统中517件八办文物信息的核对工作;完成年度报表的填报工作;完成馆藏丝织品文物预防性保护项目的验收工作2.线上线下相结合,推出精彩纷呈展览持续推进纪念馆“千秋七贤庄——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展陈改造工作.目前已根据省委宣传部的意见完成陈列文本的修订,待优化设计方案后再次报审陕西省委宣传部。采用线上虚拟展的形式,丰富展览内容的宣传阐释。在办好线下展的同时,我馆在微信平台和官网推出八期“团结奋斗向未来——宋庆龄与八路军驻陕办事处史实展”线上展览,满足观众线上观展的需求;11月正式启动“伟大的女性——海伦·福斯特·斯诺生平展”虚拟展项目,预计2023年1月1日正式推出。3.加强学术能力建设,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全年在公开期刊上发表学术文章19篇,其中核心期刊1篇;共推出8期“为人民放歌”微信专栏,撰写文章22篇,制作视频6部,音频6部;整理馆藏407张历史照片,编撰成《馆藏照片档案化管理手册》;汇编约3万余字的《途经八办的爱国青年》(上册);党史课件《红色摄影与抗战》《勇于自我革命赢得历史主动——从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说起》《红色电台》制作项目正在稳步推进;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72周年之际,联合西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推出3期“致敬最可爱的人——抗美援朝老兵口述历史”专栏;完成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保护规划初步成果,下一步将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论证。三、开展各项公众教育活动,把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做出精品一是“理想信念”宣讲小分队“走出去”外出宣讲。今年上半年分别走进雁塔路小学、经开第七小学、羊头镇社区、宁陕县生凤村等学校社区开展红色宣讲活动,参与延安精神宣讲团宣讲1场,活动共计10场,参与人数近两千人;二是“请进来”组织开展“我是小八路”活动。截止目前共开展“我是小八路”青少年文化体验活动36场,参与人数1000余人;三是利用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开展红色文化宣传活动。持续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春节系列活动、“缅怀革命先烈,赓续红色血脉”清明节主题活动、“5.18”国际博物日宣传活动、6月份纪念馆“搬”进雁塔路小学开展优秀历史文化走进校园活动、端午节“我是小八路”红色文化生活体验活动、“七一”前夕与西安事变纪念馆成功举办“激扬青春梦永远跟党走——第二届(2022)全市大学生红色经典诵读比赛”、“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砥砺前行”纪念抗战胜利77周年纪念活动及“九·一八”91周年主题纪念活动等。全年共开展传统节日、纪念日活动9场,参与人数1200人。四、利用新媒体宣传,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全年我馆微信公众号持续推出“线上观展”、“畅游八办”、VR全景云导览等;今年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40次137条,门户网站发布文章66条,其中“二十大”相关内容25篇。同时,我馆积极配合市委宣传部、新城区委宣传部及市委党史研究室等相关部门定期开展意识形态自查工作,确保红色资源在日常管理方面的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五、加强文旅融合,促进红色旅游通过红色资源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用新颖方式让革命内容“活”起来、革命文物“潮”起来。(一)全面升级陕西“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线下体验中心在省文物局和市文物局的指导下,陕西“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线下体验中心2021年在我馆建成并对外开放,今年,我们对该中心的平台内容、平台软件及平台运营推广等进行全面升级,制作“红旗漫卷——陕西革命旧址云上展”和革命文物三维数字化模型,开发“互联网+革命文物”教育平台小程序和VR播控管理系统,面向大众开展革命文化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持续推动我馆迈向“智慧博物馆”的进度。(二)继续深挖八办革命精神内涵,推出系列红色文创产品。一是与城市主流媒体合作,探索融合发展新模式;二是利用“我是小八路”IP形象,以“文化+创意”的设计思维,继续开发“八办”特色文创产品;三是积极参与文创行业交流活动,拓展宣传覆盖面。今年,我馆的部分文创产品首次在2022年“博博会”上亮相,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认可。我馆的文创也获得了诸多奖项:“我是小八路”系列文创产品获2021西安市优秀文创产品银奖;在“第三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中,我馆“小八路党史学习教育”表情包获革命文化组形象表情类最佳创意奖、“我是小八路”红色文创获革命文化组文创产品三等奖、获首届“陕西年度十大新锐ip评选”活动入围奖。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