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铜川市>
铜川市土壤生态技术创研中心
铜川市土壤生态技术创研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07 10:20
单位名称
铜川市土壤生态技术创研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研究土壤生态技术,促进耕地质量提升。农业废弃物、生物废弃物,中药渣、抗生素药渣有机废弃物等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植物碳基营养及其产品的研发应用;盐碱地改良、土壤荒漠化治理、土壤微生物菌剂等土壤生态前端技术研究
住所
铜川市耀州区董家河镇
法定代表人
张亚建
开办资金
30.62万元
经济来源
非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铜川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安秦衡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62万元
30.62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2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主要工作(一)科研平台建设1、化验室基础建设。2022年全年共计检测样品930个,并对实验结果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录入整理,为以后的相关品种营养成分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不断完善微生物实验室和植物工厂缓冲间建设,对土样处理区地面进行防水防潮处理,满足实验环境要求。安装调试EXPEC1370近红外光谱分析仪、岛津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6880、KT260凯氏定氮仪、NicoletIS20中红外光谱仪,并对实验室人员进行上岗培训,掌握基本操作流程。完成对722N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霉菌培养箱、智能光照培养箱、种子低温低湿储藏柜、温度计和砝码,PH400酸度计、具塞滴定管、K9860全自动凯氏定氮仪、UV-19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FP6410火焰光度计和DDS-11A电导率仪进行计量和校准工作。2、强化人才支撑。一是建设人才创新平台。第五批基层人才示范引领活动示范点授牌,市级专家工作站获得批准。二是引进一名育种专家,与3名大学生签订见习协议,应对农业科研推广力量薄弱的现实问题。二、取得成效(一)科技成果转化1、研发了生物质生化裂解生物工程技术而且已经进入产业化生产示范。2、研发了人、畜、禽粪污快速降解产生液体有机肥工艺技术目前已经进入实际的生产运营。3、利用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了全降解生态地膜并进入了生产应用示范。4、研发了“土壤生态厚植增效技术”并列入全省主推技术推广应用5、《一种可降解一体化肥种土的治沙方法》取得发明专利证书。6、利用“染色体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开展了高蛋白玉米(蛋白质》14%)和高蛋白小麦(蛋白质含量》16%)的育种,目前已经有了多种成熟材料。(二)技术模式集成1、退化耕地修复技术模式。在陕北榆林盐碱化、沙化地改良,渭南蒲城、富平盐碱化河滩治理此技术模式已见成效。2、耕地地力快速提升技术模式。在铜川耀州区光伏建设用地表层土壤治理,土壤有机质提升技术模式,使耀州区工业建设用地耕地地力快速提升,土壤严重板结的现象得到改善。总结集成出台塬地“小变大,坡变平,易机作”土地综合治理耕作层破坏后地力快速恢复提升技术模式。3、农产品品质提升技术模式。在通过生物质能营养液体肥在铜川苹果、樱桃、鲜桃,宝鸡眉县猕猴桃,汉中南郑茶叶,提质增效技术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4、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技术模式。三、协同创新1、开展人工光谱影响作物生长研究,建设植物小型工厂,依托植物染色体远缘杂交育种技术,建设育种研究创新驱动平台。2、加大铜川绿色生态农业循环发展模式学术研讨,与省农业协同创新、省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开展了技术经验交流。3、积极组织畜禽粪污高效无害化资源化处理系统的运行展示及优势推动,为全省土肥系统推广奠定基础。4、参与研发设计复合金属离子水设备及智能测湿自动化水肥一体化设备的研发,优化技术参数,协同创新。四、存在问题1、研发技术后备力量不足,缺少专业人才,在引进专业科研人才方面“请进来、走出去”落实不到位。2、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土壤修复等方面科研经费短缺,制约研发空间提升。五、整改措施1、加大基础科研平台建设,健全完善管理机制。2、探索人才引进办法,加强高、精、尖专业科研队伍建设。3、争取科研项目资金投入,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转化。六、工作计划2023年,市土壤创研中心将以生物质绿色生态循环高效利用科研成果推广和产业发展为基础,不断加大耕地质量提升和土壤修复攻关力度,发挥土壤生态减排固碳作用。1、植物染色体远缘杂交育种工作,争取申报1-2个育种新材料。2、开展生物质以及衍生产品品质提升及节本增效和水药肥一体化的绿色防控增效技术研究,完善相关产品应用技术规范。3、依托生物质固碳减排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碳基肥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以及微生物对碳基提质增效调控技术研究。在全省率先开展农业碳汇试点,举办农业碳汇专家学术交流论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