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西安市> 西安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西安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发布时间: 2023-06-06 17:00
单位名称 西安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执法监察。宣传国家有关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政策·对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监督监察·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行为·承担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赋予的其他监察职责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建工路28A号
法定代表人 杨瑞平
开办资金 106.6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9.47万元 41.7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西安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业务开展情况2022年,全市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接听农民工电话咨询2.4万个,接待来访6900余批次,涉及劳动者3.16万人次;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8200余户,巡查在建工程项目1295个,涉及建筑业企业1926个,实名制登记在场农民工13.2万人;协调处置欠薪线索7613个,约谈违法企业326户次,向社会公布2批次8起欠薪典型案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28起;组织开展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活动,共对683户用人单位申报的诚信等级资料进行审核,评定A级406户,B级277户。接收“国家根治欠薪线索平台”欠薪线索74864条,已办结73939条,正在办理925条,办结率98.76%。全市累计为3.87万名劳动者协调兑付工资4.96亿元。2022年采取切实可行的工作举措,保障了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一是开展根治欠薪冬季行动。2021年11月11日至2022年春节前,按照全省统一部署,我市开展了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以在工程建设领域为重点,全市各级人社、住建、交通、水务等部门组织人员对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进行“拉网式”排查,立案查处欠薪案件149起,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案件79起,未发生因讨薪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或极端事件,完成了“两清零”的既定工作目标。二是依法查处违法案件。2022年,全市各级劳动监察机构共依法查处侵害劳动者权益案件2248件,涉及劳动合同签订、参加社会保险、延长工作时间和带薪年休假等方面,涉及劳动者2600余人次,纠正了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切实维护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三是对重大违法行为实施联合惩戒。坚持对恶意欠薪“零容忍”,不断强化人社、公安、住建、法院等部门联动,对恶意欠薪单位实施联合惩戒。2022年,全市人社部门共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28起,及时将欠薪责任单位纳入“黑名单”管理,将企业信息上传至“信用中国”系统,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金融征信等方面予以限制。四是严格落实阶段性缓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政策,出台《关于阶段性缓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加大对企业纾困稳岗力度。自7月4日至9月30日,对全市在建工程项目实施阶段性缓缴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实施期间,全市累计缓缴保证金3.73亿元,减轻了建筑业企业的资金压力。二、取得的社会效益2022年,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切实履行法定职责,组织开展了根治欠薪专项行动、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等执法检查活动,规范了用人单位劳动用工行为,维护了广大劳动者合法权益,营造了公平有序、积极和谐的劳动就业环境。截至目前未发生因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引发5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或引发造成严重后果的极端事件。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工程建设领域市场秩序不规范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工程款纠纷问题还大量存在,导致该领域仍然是欠薪案件的高发区。二是部分欠薪案件处置难度加大。受疫情影响,部分市场主体资金周转发生问题甚至闭店停业,给劳动监察机构办理案件调查取证、送达法律文书造成困难,无资产可以执行,个别案件短时间内难以根本解决。三是新就业形态权益保障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平台经济迅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平台就业的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互联网营销师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数量大幅增加,拖欠劳动报酬、违法超时加班等问题突出,一些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难以认定,维护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3年,监察支队将以根治欠薪工作为重点,全面落实局党组部署,以“零容忍”的态度抓好根治欠薪工作,全力防范群体性和冲击底线的极端事件。一是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属地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加强统筹协调、督促指导,及时处理和交办转办欠薪线索,持续提升工作效能;强化事前事中监管,监督在建工程项目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的农民工实名制、专用账户和银行代发工资制度,从源头上遏制欠薪问题。二是强化执法力度。突出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隐患,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加大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查处力度,对责令改正仍逾期不清、不改的恶意欠薪单位,依法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对存在严重欠薪的企业和责任人,依法实施联合惩戒。三是畅通投诉渠道。向社会公布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理农民工投诉举报的欠薪问题。利用新媒体、网络设立“全天候”投诉举报通道,确保农民工投诉渠道畅通。四是加强宣传引导。继续坚持正确宣传导向,广泛宣传法律法规和制度措施,加大对重大欠薪案件的社会公布力度。进一步强化舆情监控意识,对各类媒体反映的欠薪问题要做到第一时间核实、第一时间回应,积极营造诚实守信、和谐和睦的良好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