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志丹县> 志丹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志丹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06 09:58
单位名称 志丹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县委、县政府机关大院和社会事业综合大楼、农业综合大楼等办公区的后勤事务管理,保证水、电、暖的供应;承担集中办公区及住宅区基础设施维护;车辆的调配、维修、燃油供给等服务保障工作;
住所 志丹县政府后楼四楼
法定代表人 边建章
开办资金 4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财政拨款
举办单位 志丹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63.91万元 1350.38万元
网上名称 志丹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从业人数  6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本年度,能遵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我单位在县委、县政府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县委办、县政府办公室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党史教育”和“二十大”精神学习活动为核心,加强党的理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素养,筑牢廉洁自律意识,紧紧围绕后勤“管理、服务、保障”三大职能,努力提升“后勤保障、服务创新、自身发展”三种能力,坚持建设满意后勤,高效后勤,和谐后勤,注重优化与创新,做了大量工作,推动了机关事务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重点做了以下工作:一、抓学习教育,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一)2022年,单位按照县委和县政府党委的统一安排,以党史教育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为契机,认真参加了政府党委和本单位组织的各类集体学习活动。一是积极学习各类指定篇目文章、各级文件及领导讲话精神,特别是深入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史、二十大的报告、党内法规等有关理论知识,树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廉洁奉公意识,牢固“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努力提升服务群众和走群众路线意识;(二)是认真完成了延安“互联网+党建”云平台、陕西干部网络教育等年度、季度及每一个月的学习任务;(三)是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体要求,以贯彻执行“八项规定”为重点,深入开展“三年作风建设”行动,结合党史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刻反思和查找单位在“四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四是在加强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机关后勤管理业务和政策法规知识的学习,努力做到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提高业务水平。二、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切实做好后勤服务保障2022年是疫情防控与机关后勤工作任务繁重的一年,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加强职工教育管理。进一步完善了《保洁员岗位管理制度》等10项规章制度,重新制定了《职工学习制度》等10项管理制度,做到后勤管理有章可循,制度约束;为调动工作积极性,强化员工考核奖励,先后3次修改完善了《工勤岗位考核及奖励办法》,对出勤状况、工作质量、工作效率考核并奖惩;经常组织职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提升员工素质,凝聚工作合力;严格实行上班签到、请销假、考勤汇总通报等制度,严格工作纪律,很好的促进了后勤服务与管理。(二)是加强环境秩序管理。针对机关大院车辆多、矛盾大、管理混乱“老大难”问题,完善了门禁自动识别技术,实行外来车辆准入登记制度。对院子花木定期进行施肥、浇水、遮阳、施药、修剪培土等管理;对办公楼及院子公共设施进行经常性的保养维修,使大院美观和整洁化得到很大提高;实行卫生责任包抓责任制度,和卫生督查巡查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加强责任区卫生保洁。从严落实了门房24小时值守制度,加强门卫值班和来人登记,执行晚间巡查和定时关门制度,做好门房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了机关单位的安全。(三)是提高物业保障水平。按照“勤俭节约、安全卫生、可口营养”的要求,完善了食品的采购、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了灶务管理;做好水、电、暖、气等设备设施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更换;建立了锅炉安全检查、值班、整改和司炉工岗位责任制度,加强锅炉运行管理;加强责任落实,严格日常检查、保养、管理工作,抓好办公场所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工作;按照县政府安排,完成了县法院机关的整体搬迁安置工作。(四)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公务用车管理规定,严格公车加油、维修保养和出车派遣管理,保障了公车正常运行;健全完善了全县公务用车管理平台及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在全县开展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活动,联合县纪委监委进行了2次专项检查,完善了“公车标识”,保障了全县公务用车合规使用和管理。(五)是深入开展了办公用房整改专项治理工作。按照省、市和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在全县深入开展了办公用房专项整治活动。工作开展以来县上先后2次召开会议、下发了2个文件、开展了3次专项督查检查。收回了建材市场1号楼、原广播局院子和水务公司占用的3处办公场所,调整原城管局院子给市镇小学,解决市镇小学场所紧缺问题。对农业系统下属单位等15个单位的办公用房进行了调整优化。(六)是加强了包扶扶贫工作。2022年我先后6次深入到包扶村,帮助村集体经济发展、扶贫包抓、苹果产业建设等工作。在村集体产业建设上,投入2万元资金,在人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予以支持。投资1万元,帮助村集体果园进行了抗旱浇水。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我季度至少1次深入贫困户家中,了解贫困户现状,研究脱贫对策,并帮助发展致富产业,完成了贫困户脱贫巩固工作任务。(七)是做好了疫情防控工作。面对突发的新冠疫情,我单位认真夯实工作责任,全面强化防控措施,在疫情期间严格落实源头防治措施,每天3班轮流值守,严把各大门和大楼的人员、车辆“准入关”,聘请专业机构对大院大楼及卫生间、职工灶等重点部位,进行了药物喷洒和定期消毒,保障了机关职工的健康。(八)是圆满完成了“创文”迎验工作。从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等基础入手,加强了机关单位、家属住宅小区环境卫生整治,做好机关美化、整洁化建设管理,加大“双创”宣传,深入开展公共结构节能工作,圆满完成了机关单位的文明创建和“创文”复验工作。三、严格遵守党纪政纪,严抓单位纪律作风2022年,在加强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自身思想作风建设。(一)是狠抓了学习教育,认真组织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在党史教育活动中,加入作风教育,提高了干部自觉增强道德约束力和纪律观念。(二)是自觉做到依法行使权力,不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没有接受任何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利益;管好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不允许他们利用本人的影响谋取私利;在后勤管理中严格执行“八项规定”,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办事作风,不奢侈浪费,不大吃大喝贪图享受。完善了单位财务管理和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严格财经纪律。(三)是强化了意识形态教育,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树立良好的道德意识,实践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在2022年中,单位在后勤服务保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对既定的制度落实不力,工勤岗位人员多、文化层次低、工作执行力差,以“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的良好工作机制没有完全形成;(二)是机关管理缺乏科学机制,管理方法和机制还是过去的传统模式,与新时期高效化、科学化、智能化、人性化后勤管理模式格格不入。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相差甚远,规范化和科学化管理存在不小差距;(三)是大院管理不到位,特别是车辆多、车位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加之门卫对车辆的准入把关不严,登记不规范,车辆停放依然比较混乱;(四)是公共设施陈旧无法更新,电梯故障时有发生,大楼消防设施安全隐患严重,部分供暖设施及地下管道年久失修,经常性的出现断裂、渗漏和地基下沉现象,“三天两头”搞维修。电梯故障、消防等安全隐患较大。加之维修经费“捉襟见肘”,处处都是“小问题没钱不处理、大问题欠账处理”,不少设备“带病运行”,保障能力滞后;(五)是公共场所水电气暖浪费现象比较普遍,机关职工节约意识和办公绿色、节约化管理水平滞后。全国开展的公共机构节能型机关创建活动已经全面展开,但是我县仍然没有安排部署,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步实施的党政机关3年创建达标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当前急需确定创建单位,建立制度体系,推行绿色办公、生活垃圾分类、水电气能耗指标分解、推行节能设备设施等工作;(六)是全县公车制度改革不完善。公车管理制度未修订完善、事业单位车辆改革未到位。公车管理的维修、调配、标识、管理“四统一”不到位,事业单位公车台账不清,实行全省“一张网”管理工作滞后。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