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档案馆

西安市鄠邑区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3-06-05 11:29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社会利用档案资源提供服务。档案资料的储存、利用、咨询及服务。
住所 西安市鄠邑区东大街7号
法定代表人 葛红卫
开办资金 107.2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国共产党西安市鄠邑区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29.86万元 210.13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1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2022年6月10日,办理了法定代表人变更,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进度。数字化加工615万页,馆藏档案数字化比例达到60%以上。2.做好重大活动档案接收工作。接收疫情防控档案485盒13205件83687幅,建立了疫情防控档案专题数据库;接收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85份,持续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接收和查阅接待工作;接收全区精准扶贫档案26个单位,1731盒37827件、573卷,数字化482012幅。建立专题数据库;接收十四运档案,验收十四运办档案6盒113件,验收十四运指挥部档案4盒163件,建立十四运档案专题数据库。3.开展文书档案接收工作。接收区委办、区政府办等45个单位到期档案共计473盒13292件、100617幅。4.做好档案保管“十防”措施,确保实体档案和数字档案的绝对安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全力做好查档服务工作,查档接待1839人次,调阅2223卷(件),复印7555页。2.加强重要社会档案征集工作。征集照片档案1100张,接收社会各界捐赠的《四书备旨》、《终南情愫》等书籍资料共计21本。3.以干克难,迅速推进综合档案馆建设工作。我们采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边设计边建设的方式,全力推进综合档案馆建设。2022年6月综合档案馆建设项目开工,6个月的时间实现了项目主体封顶的既定目标。4.扎实开展2022年度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工作。我馆高度重视此次业务评价,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逐条逐项分解任务,每周召开专门会议督促落实,最终我馆排名由2020年首次评价时的全市第七名提升至第四名。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档案业务学习方面,一是学习上还不够深入,对档案业务的学习和讨论还不到位;二是开展新《档案法》学习力度不够,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学习方式较为单一,不够灵活多变。2.服务群众方面,一是服务质量还需继续提升;二是服务方式不够丰富,不能满足群众多样的服务需求。3.工作推进力度仍需加大,一是数字化推进还需加强,馆藏数字化比例需进一步提升;二是档案接收工作需要加大力度。四、整改措施1.积极组织开展业务学习,一是继续组织学习新《档案法》,进一步掌握新的业务要求;二是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多组织开展学习讨论,加强业务学习深度。2.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准,一是加强服务力量,热情接待查档群众;二是强化服务能力,高效便捷的提供高质量服务。3.加大工作力度,一是继续做好档案数字化工作,提升馆藏数字化比例;二是全面做好档案接收工作,重点做好重大活动档案接收、到期档案接收、档案数字化和重要社会档案征集工作。五、2023年工作重点及措施1.积极争取项目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加快综合档案馆建设进度,确保新馆完成二次装修,投入使用。2.完成今年档案42万数字化加工任务。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