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鄠邑区> 西安市鄠邑区互联网信息中心

西安市鄠邑区互联网信息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05 11:23
单位名称 西安市鄠邑区互联网信息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优化网上舆论环境,加强网络监督管理。负责全区互联网信息的指导协调、监督管理。
住所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北街11号(原甘亭工商所院内)四楼
法定代表人 童朝星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西安市鄠邑区委网信办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万元 1.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高度重视网络意识形态。加强新媒体账号登记备案工作,同时全面排查梳理全区党政机关政务新媒体账号,建立管理台账,并实行动态更新管理。印发《关于开展全区政务网站及新媒体平台账号风险隐患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督促各单位全面排查“三类风险”,升级技术手段开展全区涉新媒体单位“固定词语表述错误”排查监测,有力提升全区账号安全管理水平。二是认真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督促指导全区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排查整改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检查、网络安全大核查,全面了解全区关键信息系统单位网络安全防护状况。加强网络安全应急保障,明确了应急处置流程、处置权限、通信联络方法,确保处置突发事件快速有效。三是加强舆情监测和应对处置。围绕省、市、区召开党代会和“两会”等重要时间节点做好网上舆情服务保障工作。严格按照“早准快严细实”六字标准,力争网上舆情抓早抓小,全年共编写网络意识形态季度报告4份,网上舆情专报41份,监测到涉我区舆情信息40余万条,经研判向相关部门转办1000余条,切实压实舆情处置主体责任。截至目前,未发生重大敏感舆情事件。四是加强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印发《关于开展网络安全自查评估工作的通知》,督促指导全区各单位深入自查自纠,排除风险隐患;联合区委网信委成员单位组成5个专项检查组,对全区各街道各部门网络安全责任制落实情况和机房运行管理情况、系统安全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指导整改。五是宣传普及网络安全知识。采用“123456”工作法继续举办第九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组织线下宣传活动150余场,累计发放各类宣传材料近17万份,覆盖超13万人次;线上推送宣传标语、短信60万余条,集纳转载宣传文章77篇,“e起守‘鄠’共筑网络安全”线上知识竞答活动参与人数超过4.2万人次,有力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11月16日,“法治新时代,清朗E空间”西安市网络法治文化作品评选结果公布,由我办原创制作的《拒绝网络暴力从你我开始!》短视频作品获二等奖。六是加强网络综合治理。积极推动6名网信干部取得行政执法证,并在市委网信办的指导和区级有关部门的配合下,统筹推进网络执法工作。在“户县馍店”微信群发表不当言论事件中,联合公安鄠邑分局落地查人,依法依规对不当言论发布者予以行政处理。在“鄠邑视频”假冒鄠邑区政府办公室事件中,联合公安鄠邑分局对“鄠邑视频”账号所有人进行约谈,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其立即修改简介内容,删除不实视频,责令其账号停止内容更新30天,并对其给予罚款200元的行政处罚。认真组织和开展“清朗”“网上扫黄打非”“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等专项工作,及时排查、举报、清理网上违法违规和不良有害信息。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有力提升全区账号安全管理水平,完善了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相关制度机制,领导管理全区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再上新台阶,网上舆论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是加强网上监督管理,强化网络安全应急保障和风险提示,明确了应急处置流程、处置权限、通信联络方法,督促指导全区各单位开展自查自纠,排查整改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开展了网络安全专项检查,并组织了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普及活动,有力提升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三是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提升信息化工作成效,指导协调相关单位加强信息化建设,打造9个数字乡村试点示范村,同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助力全区信息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三、存在问题一是一些领导干部网络法治素养还不高,在处理网上问题时还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二是一些干部对数字乡村建设的认识还不到位,推动工作还存在思路不清、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制约。三是推进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业务系统信息资源标准不一,不能互通共享,形成了信息壁垒、数据孤岛。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领导干部学习培训,进一步提升对网上舆论环境的认识。二是加强网络监督管理,通过专项检查、全面排查、重点督导等方式继续加强网络监督。三是进一步统筹全区网上便民平台资源,探索互通互联的新便民服务模式。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严格落实网络意识形态、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督导和检查通报工作。二是不断提升网评队伍建设管理水平,加强网评业务培训工作,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敏感舆情的引导工作。三是做好网信行政执法工作,强化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监管举报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