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鄠邑区人才交流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人才流动提供中介服务。人才交流服务;组织人才交流、洽谈,鉴订人才合同服务,人才公证服务;流动人才组织与人事关系转接;流动人才档案管理;人才信息服务;人事代理。 | |
住所 | 西安市鄠邑区政法路48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毅 | |
开办资金 | 36.6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鄠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0.65万元 | 41.3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流动人员档案管理工作。积极推进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信息互联,加快推行“一点存档、多点服务”。已接入西安市人才服务中心档案管理系统,实现市内信息共享。2022年共接收高校毕业生档案2974份。2、就业见习工作。定期组织召开就业见习工作推进会,对见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制定了《关于做好2022年度就业见习基地认定开发工作的通知》面向社会各个层面推进见习基地建设工作,截止目前在册就业见习基地共21户,涵盖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驻鄠高校、私营企业等各个层面,累计开发见习岗位55个,岗位需求人数453人。3、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工作。发放高校毕业生创业基金贷款任务2人20万元,完成市级下达目标任务5万元的400%。4、各类高校毕业生补贴审核工作。审核通过“西安乐业卡”849人次;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创业补贴3人1.5万元;发放硕博人才奖及求职生活补贴6万元。5、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作。完成医疗保险代理346人医保缴费196万元,代理养老保险2499人,为43人办理灵活就业人员退休、27人办理独生子女费申领、4人办理死亡一次性支付业务;发放就业困难人员及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11人,4.32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就业服务活动。一是强化统筹抓落实。整理各级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优惠政策制做了“西安市鄠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口袋书”,通过线上、线下等各渠道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做好2022年度就业见习基地认定开发工作的通知》面向社会各个层面全面推进见习基地建设工作,拓展见习渠道、开发见习岗位,力促辖区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二是开发岗位促就业。常态化搜集整理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借助“秦云就业”网上平台召开高校毕业生网络招聘会14场次,推送岗位信息15482条,力促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精准对接。4月15日、6月15日组织区内西安世纪盛康药业有限公司、海丝村镇银行、西安汉华建筑实业有限公司等9户单位在西安市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召开现场招聘会2场次,提供岗位157个,现场签订就业意向50份;三是创新载体聚人才。2022年共通过劳务派遣方式安置区内外高校毕业生就业120人次。(其中公安部门67人次、西安北方惠安化学公司13人次、鄠邑区各街办及区内其他单位40人次);四是服务提升强根本。持续推进“公共服务进校园”活动,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1311”就业援助服务。联合西安石油大学、西安交通工程学院等驻鄠高校举办“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政策宣讲活动5场次,接受现场咨询2100人次,发放政策口袋书2200余份。组织人社系统职能科室和单位分“跟踪核实、职业指导、见习推荐、岗位推荐、培训推荐”5个工作组,对2022年接收的5批及线上登记1528人开展持续跟踪帮扶工作,经帮扶截止目前已就业977人,因入伍、升学等原因自愿暂不就业524人,未就业24人,未就业人员职业指导、见习推荐已实现全覆盖。2、卫生类考试及职称办理及时。2022年1月,陕西省卫生考试现场确认人数501人,材料核对无误通过审核467人;2022年护士资格证现场确认人数62人,审核通过62人;根据市卫健委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省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工作的通知精神,完成正高申报2人,资料复审通过1人;已完成副高人员资料审核20人,通过16人;工程、会计、农业系列职称认定、评审工作严格按照《西安市鄠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工程系列职称认定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今年1-12月申报认定助理工程师13人,通过10人;申报认定工程师2人,业绩提供不全退回2人;线上评审申报工程师7人,经审核通过5人,专业不相符退回2人。线上申报高级工程师2人,业绩资料不全退回1人。线下申报突出贡献人才考核认定高级职称1人。三、存在问题一是中小微企业吸纳就业较弱。鄠邑区中小微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为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有限;二是就业偏好导致就业难度增加。当前,民营企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较大,但毕业生到民营企业就业意愿相对较低。相反,高校毕业生到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就业意愿高,对就业单位性质偏好差异较大,导致用人单位招不到合适人选、毕业生找不到合适岗位的供需矛盾加剧,高校毕业生“慢就业”“懒就业”增多。四、整改措施1、积极联系区内各企业,收集信息。2、制作“西安市鄠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口袋书”,通过线上、线下等各渠道广泛宣传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实施企业就业补贴政策。我区行政区域内注册的各类企业,2020年1月1日起,新招用毕业年度和离校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根据招用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按照养老保险400元/人/月、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200元/人/月的标准给予不超过1年的社会保险补贴;我区行政区域内中小微企业招用2021、2022年度统招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及留学归国人员,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的,按照2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一次性就业补贴。2.不断线开展线上招聘活动。充分利用“秦云就业”平台不断线组织不少于6场的网络招聘会,全方位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网上推送、求职简历网上投递、网络面试、网络签约等求职就业服务。3.实施创业项目资金支持。积极落实“西安青年人才驿站”优惠政策,给予符合条件(留)返鄠创业青年人才最高20000元的青年人才奖;最高12000元的乐业补贴;最高20万元的创业担保贴息贷款以及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4.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服务。依托优势企事业单位在设备、场地、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在全区建设15个就业见习基地开发300个就业见习岗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机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