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鄠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检验监测服务。制定和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计划;对农产品质量进行监测检验;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进行监督管理;对农产品生产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生产业务指导和技术培训;提供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鄠邑区人民路南段新农投大厦15层 | |
法定代表人 | 刘向华 | |
开办资金 | 442.82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鄠邑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2.26万元 | 130.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1、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培训。举办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农业投入品规范化使用、生产消防安全等培训3期,线上培训5次,培训200余人次;给50余家重点监管区生产经营单位共计发放环保垃圾桶360个,纸杯11万个,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相关政策。2、“两品一标”认证、标准化基地创建。强化“户县葡萄”地理标志品牌授权使用和保护。“户县葡萄”地理标志授权企业14家,分别签订了使用“户县葡萄”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承诺书、标志使用申请书、标志使用协议;同时“户县葡萄”、“同兴西瓜”“鄠邑杏”已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新申报“鄠邑蓝莓”名特优新农产品登录1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登录共达到3个(鄠邑葡萄、鄠邑杏、同兴西瓜);获得全国生态环保农业优质投入品企业4家;全国生态环保优质包装标识试点企业4家。完成2家绿色食品认证,完成3家企业的绿色食品续展,同时,积极指导生产和管理规范的2家农业生产基地正在上报绿色食品质量认证。3、加强源头监管。指导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做好监管、检测工作,宣传和指导规范开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指导、检查农产品生产基地(企业)96次,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企业(基地)整改50次。4、合格证制度推行。持续加大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加强产地管理和质量安全源头追溯,在严格执行现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要求的基础上,对所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自行开具并出具的质量安全合格承诺证,发放手持式打码机22台,安装一体机6台,全年累计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承诺达标合格证超过10万余枚。5、不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管理与运行。对纳入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平台的80余家企业的生产环节及投入品使用情况加强日常监管,及时更新监管平台信息。新增3家可视化监管园区,可视化生产监管农业园区达到12家。6、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已完成2021年和2022年市级农业农村专项资金农产品检测项目、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两品一标认定和名特优新登录项目、追溯体系建设与合格证推行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提升工程项目等11个项目。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1、2022年,我中心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提质量、防风险、补短板、强品牌”为目标,扎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工作,持续巩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成果,大力提升“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创建标准,各项工作完成良好,尤其是2022年度我中心代表区农业农村局参加全市检测大比武,在市农业农村局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能竞赛”中,鄠邑区区农检中心获得团体二等奖;取得气相组个人一等奖,液相组个人三等奖,快速检测组个人二等奖。同时区农检中心获得“2022年度西安市全程质量控制试点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圆满完成全年检测目标任务:(1)全面完成定性检测任务。2022年,对应季蔬菜、水果定性检测8008批次(超额完成全年任务8000批次),合格率均为100%。(2)全面完成定量检测任务。完成定量检测814批次,合格率为100%。完成全年任务量的118%,超额完成市级定量检测任务量。(3)畜禽类、水产类检测。完成畜禽产品抽检168批次,合格率100%;完成水产品抽检33批次,合格率100%。三、存在问题:1、农产品监管难度较大。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点多面广,特别是对小散农户的监管难度大,监管队伍力量较为薄弱。2、人员技术有待加强。区街道两级监管检测技术力量配备不足,人员能力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满足高质量高标准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要求。3、农产品合格证使用意识有待提高。自推行农产品合格证制度以来,我区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对出具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意识不强,销售市场对农产品准入管理工作还欠到位,农产品带证上市销售比例较低。四、整改措施:1、指导街道监管机构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培训工作。2、推动农业生产企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积极创建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农户,整体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加强宣传和培训力度,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基础。采取多种方式加大对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在全社会积极营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人人参与、人人有责、人人监督的浓厚氛围。同时,对农检中心实验体系内人员做到全员培训,对街道监管站检测人员、基地自检人员进行系统培训,强化对技能人才的奖励激励,提升技能人才工作积极性,提高业务水平和实操能力,全面夯实农安工作基层。2、加强检测体系建设,提高检验检测能力。一是切实加大“菜篮子”产品监测规模和范围。二是持续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强化专项检测,完善风险评估机制。三是充分运用检测数据,发挥监测导向作用。四是进一步完善风险实验站机制。形成品质带动品牌,品牌带动效益,效益提升品质的良性循环。3、加强监管体系建设,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农业投入品规范使用,继续推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发挥监管溯源功能。对纳入全区追溯管理平台的企业生产环节及投入品使用情况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对标先进地区,从源头上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4、持续做好特质农品登录申报工作。2023年,我中心将按照《特质农品登录技术规范(试行)》组织实施好我区的特质农品登录申报工作。5、强化街道和经营主体的监管责任。进一步明确区域内各街道的农产品质量监管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巡查检查、信息上报、学习培训、考核奖惩等各项监管制度,夯实监管责任。6、做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检查及考评工作。对标《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线“回头看”活动的通知》(陕农便函〔2022〕403号)文件精神,严格抓好落实,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检查及考评工作,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为我区农业的发展、乡村的振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