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榆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制定区内国土资源管理规章、政策,编制年度土地利用规划,开展建设项目用地报批、土地供应,地籍地政、矿产资源管理等工作。 | |
住所 | 榆林市大保当镇清水工业园榆神工业区管委会办公楼 | |
法定代表人 | 李世平 | |
开办资金 | 38.7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国土资源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55万元 | 29.68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榆林经济开发区分局.公益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2年主要工作(一)加强学史践悟,筑牢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根基——党建引领聚合力。全年共召开党员大会4次、支部委员会12次、集中学习10次、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3次、召开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各1次、纪律教育1次、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组织考试1次,开展谈心谈话20多人次,发展预备党员3名。目前支部共有党员20名。——党建引领促发展。一是持续正风肃纪,高标准开展作风建设专项行动。召开动员会1次,推进会2次,学习会7次,印发《资料汇编》、制定专项学习计划、形成“六个聚焦”问题整改清单、制定了整改方案、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园区资源规划系统效能建设持续推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走深走实的通知》,二是不断强化警示教育,开展了陶虎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以案促改活动,提出有效防范措施,做到了人员全参与、业务全覆盖,确保自然资源和规划领域风清气正。全年没有吃拿卡要和违反八项规定现象。——党建引领保质量。一是通过个人自学、集体讲学、平台微学,全面掌握业务工作最新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时更新理论知识,转变思想僵化问题;二是严格履行“三重一大”制度,定期召开局务会,及时通报工作督查督办情况,强化分管领导督导作用,从根源上解决拖沓现象,提高工作效率;三是持续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二)业务工作完成情况——完成2021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更新开发区国土专项调查数据库。根据《关于开展2021年度全国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要求,通过多次实地调查及举证,完成了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工作;省自然资源厅于2023年2月1日启用2021年度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库成果,现正在进行开发区国土专项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推进榆神工业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三区三线”划定)、完成园区2022年度建设用地规划指标落实调整工作(过渡期空间规划)。一是配合市局完成了“三轮”榆林市本级方案编制,为园区争取到7500亩建设用地指标,均已按要求落实到项目;相关矢量数据报自然资源部并获得初步同意意见,待市局下发自然资源部反馈的矢量数据后应用于建设用地组件报批中。二是全年共获批3个省级重点项目3453亩过渡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方案.——完成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工作,全年计划上报建设用地3000亩,批回本年度及上年度建设用地2000亩。受疫情、“三调”与“二调”成果协接、建设用地回退、压覆矿产资源及报批政策不明晰(基本每个季度都有政策变化)等因素影响,全年共上报建设用地14个批次4023亩,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34%;3个批次2266亩已通过省政府专题会议,并已缴纳新增用地有偿使用费和耕地占补平衡费,待下发批文,审批面积超额完成目标任务的13%。——完成园区建设用地供应,实现土地收益3亿元,全年土地供后巡查率不低于92%。全年完成土地供应8宗1944亩,土地收益19417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64.72%。土地供后巡查率为98.1%,超额完成6.1%;园区无闲置土地。——按照标准地改革,实质性开展区域性评价,新批工业用地不低于40%按照“标准地”供应。一是按照内涵性指标“7+N”的模式,完成了园区七项区域评价指标,涉及的各级行政审批部门承认评价成果的有效性。对进入区域、符合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适用条件的建设项目,实现区域化评估评审结果的共享,提高审批服务效率。区域评估工作在全省11个试点区县中进度较快;二是按照外延性指标“5+N”的要求,我局会同规划建设局、经发局共同建立了园区项目建设控制性指标,地块在出让前组织开展地块定标审查工作,结合不同产业特点,提出拟出让地块经济效益、资源消耗等控制性指标。根据审议通过的“标准地”地块具体控制性指标,拟定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方案,上报市局发布“标准地”出让公告。企业竞得土地后,与市局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同步与管委会签订“标准地”履约监管协议,明确企业承诺达标事项监管措施、验收办法和违约责任,制定“标准地”履约监管。外延性指标的制定和验收监管工作为榆林市“标准地”外延性指标的建立等提供了可借鉴经验。通过“标准地”改革,变“项目等地”为“地等项目”,真正实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今年按照“标准地”供应2宗651亩,占总出让工业用地42.2%,完成年初不低于40%的目标任务。——完成园区基准地价体系更新和调整工作,形成对应成果。严格完成了资料收集、数据处理分析、初步成果编制、成果听证论证等前期工作,目前项目成果已提交陕西省国土空间勘测规划院,待组织验收。调整后一、二、三类工业用地基准地价亩均单价分别由7、8、9万元调整为8.5、9.5、10.5万元。——完成2022年度土地矿产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实现零约谈、零问责。一是严格落实依法行政。全年共开展动态巡查16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80人次,发现并制止违法现象32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件,结案率62.5%;组织拆除临时建筑5次,共拆除彩钢房70余间15000余平方米;按照管委会《关于打击盗采矿产资源联合执法行动的通知》要求,联合公安、交警、综合执法中心等部门开展了夜间盗采砂石巡查工作,共巡查118余次,出动执法人员236人次;完成上级转办信访件7件。二是做好土地卫片数据填报。2022年自然资源部下发经开区土地和矿产卫片图斑94个,总面积3256.62亩。新增违法占地比例为27.75%,违法占耕比例为0。实现零约谈、零问责任务。——配合做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工作。配合招商服务局,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考核提供开发区管辖范围内的规划面积和土地开发利用率两项指标相关佐证材料,助推园区综合排名跃进。——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一是积极配合园区疫情防控办做好疫情防控包抓企业日常监督和相关数据汇总上报工作;二是配合市局完成了园区重点项目的要素保障工作;三是圆满完成了园区租赁土地核查工作;四是完成了管委会主任办公会、专题会交办工作任务41件。二、取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是开展陶虎生案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工作,要以案促改,在从严从实中强化管党治党,奋力推动分局自然资源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二是帮扶非公企业建立党支部,帮扶天盛缘建立了党支部并结对开展了一系列党日活动;使得每一位党员对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下一步工作更好的开展指明了方向。三是按照省、市、管委会要求,积极探索“标准地”改革方向,完成园区七项区域评价指标,实现“交地即发证、拿地即开工”,首年“标准地”供应率即达到省、市要求;全年完成土地供应8宗1944亩(陕煤1003亩<含2021年底签订协议400亩>、嘉盛通2宗151亩、创新产业园2宗112亩、国能PGA项目141亩、佰嘉瑞500亩、恒润化学37亩),土地收益19417万元;四是加快化解土地压覆矿产资源与园区用地需求矛盾,通过多次协商会谈,取得重大突破,国家能源集团已同意关于西湾露天煤矿处置意见,待签订协议;与方家畔煤矿达成初步共识,正在草拟压矿协议;五是强化动态巡查,全年共开展动态巡查160余次,出动执法人员480人次,发现并制止违法现象32起,立案查处违法案件8件(土地违法5件、矿产违法3件),结案率62.5%;组织拆除临时建筑5次,共拆除彩钢房70余间15000余平方米;严格履行耕地保护制度,全年未出现任何破坏、占用耕地等违法现象。三、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分局上划工作未完成,体制未理顺,存在一些职能界限不清,职能划转不到位等问题;二是在压覆矿产资源问题未完全解决前:园区部分项目的新增建设用地组件无法上报,之前批准土地无法供应,直接影响土地收益约2.4亿元,同时土地例行督察中存在的违法状态无法及时销号。四、整改措施一是助力园区现代煤化工基地建设,科学、合理的构建园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优化重大项目与基础项目指标分配布局;二是拓展优化园区发展空间,完成2022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及开发区国土专项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三是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完成开发区2023年度土地集约利用监测统计更新工作,加强土地利用定额审查,做到节约集约用地。五、2023年工作计划按照管委会“一条主线、三级支撑”的发展理念,为建设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园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我局2023年工作思路如下:——行动上突破。一是做好园区项目用地报批,强化用地规模管控,准确研判项目用地需求,做到土地要素跟着项目走,实现土地报批精准超前,全年预计上报建设用地4000亩,批回本年度及上年度建设用地3000亩。二是加快土地供应,持续推进“标准地”改革。待压矿问题完全解决后,2023年预计供应土地3313亩,实现土地收益3亿元。2022年,园区“标准地”改革取得了一定成绩,形成了符合园区实际情况的“标准地”改革经验,为全市摸索出了一条可参考复制的“标准地”改革方案.——结果上突破。一是实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零约谈、零问责”。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持续加大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强化用地单位依法用地意识,加强日常动态巡查,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处理”.二是全面推进解决压覆矿产资源事宜,尽早与西湾煤矿、方家畔煤矿签订压覆资源协议,同时推进与曹家滩煤矿压覆矿产资源协调工作,尽快达成一致意见;三是紧跟项目,全力做好园区重点项目资源要素保障工作;四是保质保量完成管委会、市局交办的其他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