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渭南市> 渭南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渭南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

渭南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渭南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02 09:47
单位名称 渭南高新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渭南高新区人才交流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才提供服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人才政策制定,人才发展资金管理,人才服务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流动人员人事代理。
住所 渭南高新区创业大厦214办公室
法定代表人 李超
开办资金 5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06万元 16.7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一是全面掌握人才需求。制定了《2022年重点企业人才引进计划》《渭南高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搜集各类人才需求1000余条。二是借助多方平台广泛揽才。表彰了2020-2021年度区级拔尖人才21名及第四批青年科技军团10名,发放奖励31.5万元。组织开展了渭南市第三批“特支计划”申报工作,推荐申报13人。6名人才入选“第十批市有突出贡献拔尖人才”。推荐2名人才为市党代表。开展了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津贴等6项人才政策兑现工作,共奖励1个平台、100人次,奖励共计约47万元。实施了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政策,落实了6名拔尖人才子女的入学问题,不断提升人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做优引才聚才环境。二、社会效益情况2022年度,完成了中省市区各类人才慰问工作,慰问了各类人才87名,国家级人才5名,省级人才4名,市级人才26名,区级人才52名,发放慰问金14.1万元,充分彰显了我区对人才的关心和尊重。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对人才的引领辐射,成功获批市级专家工作站1个,申报2021年度中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奖励3个,不断补齐区内自主创新不强、高端技术供给不足的短板,推动各类人才到更高平台上干事创业。在管委会网站、“高新报道”微信公众号发布引才公告、就业见习公告,其中高层次人才岗位105名、见习岗位201个;联合区劳动就业服务中心举办了2022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线上招聘活动,发布岗位1003个;组织区内企业参与“西渭融合发展”、“2022民企助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活等线下招聘会7次,多渠道为高质量发展引才储才。截止11月底,就业见习72人,引进各类人才414人,其中本科及以上101人。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人才招引力度不够。高层次紧缺型人才缺乏,与产业发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结合不紧密,引才渠道不够宽阔,特别是创新创业型人才、高技术人才引进难。改进措施:拓宽视野、主动出击,走出去常态化开展高校招聘活动,将人才引进和项目引进相结合,推动一批创新创业项目落地高新。四、下一步工作打算紧盯陕西先进制造业示范区建设,以完善人才制度政策为抓手,紧扣人才引育留用4个环节,广开进贤之路,汇聚天下英才,创造良好环境,集聚各类创新创业人才,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1.海纳百川“引人才”。围绕高新区重点产业链,梳理制定《高新区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并向社会公布,带着需求组团到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招才引智活动,精准引进一批与全区发展匹配的急需紧缺人才。设立人才市场化运作公司,建立引才、育才、留才、用才工作机制,将人才引进和项目引进相结合,推动一批创新创业项目落地高新。推进“柔性”引才,采取节假日工程师、博硕士岗位等方式,着力引进集聚产业类人才。实施“企业人才服务团”工程,协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人才”瓶颈问题。2.凝心聚力“育人才”。抓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科技技能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3个专项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个性化培养提升计划,打造赛事平台,举办高端人才培训、技术研修、考察学习等各类专题活动,培养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急需紧缺的专业人才。加强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人才主动关心时政时事,主动将自身成长同地区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3.做优服务“留人才”。强化资金保障,落实好各级各类人才政策,加快人才公寓建设,及时兑现“人才补贴”“人才奖励”等人才待遇。实施“高新惠才卡”,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子女入学、医疗保障、住房保障、聚会联谊、休闲娱乐等高品质服务。4.不拘一格“用人才”。继续物色一批高端人才申报国家、省、市各类人才计划,为人才申报人才工程做好服务。依托3D打印基地、中创高科云谷等创新创业园区,高标准建设人才发展生态样板区。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