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渭南市>
渭南市接待联络中心
渭南市接待联络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02 09:43
单位名称
渭南市接待联络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及重大活动的接待提供服务。市级五大班子副市级、市级部门正厅级以上和其他重要来宾在渭公务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来宾的食宿、会议、车辆接待。
住所
渭南市三贤路北段市民综合服务中心东配楼
法定代表人
张文新
开办资金
359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渭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7.61万元
109.35万元
网上名称
无
从业人数 1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公示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渭南市接待联络中心负责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市纪委副市级、市级部门正厅级以上和其他重要来宾在渭公务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来宾的食宿、会议、车辆等接待工作。全年共接待来渭宾客120批,15251人次。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1批,118人;省(部)级领导25批,2249人;地(厅)级领导65批,7254人;专家学者、知名人士3批,176人;商务接待2批,30人;其他24批,5424人次。保障中省来渭领导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检查调研活动用车346次,其中副省级以上领导16次,共计保障接待工作3665人次,安全行驶5.2万公里。二、社会、经济效益情况以中央“八项规定”为纲,认真贯彻执行省、市关于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严控公务接待标准,严把报销支付关,接待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增强。坚持执行“三单一函”制度和一事一结制度,避免了接待过程中出现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使接待工作更加程序化、规范化、高效化,在接待活动中做到了用制度统一活动,用制度规范行为,用制度协调各方。进一步完善我市公务接待相关制度建设,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工作规定》,《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内公务接待工作的通知》等相关规定,严把审批关,加强管理,厉行节约,扎实工作,使我市的接待工作正常有序、健康的发展。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整改措施一年来,在我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克服疫情困难,用认真、细致的态度服务每一位来渭领导和学者,赢得了宾客的充分认可,但与新形势的要求和领导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接待工作,主要是:接待程序上虽然进行了精简,在接待工作细节上把握的还不够;接待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还需进一步学习提高,进取和开拓精神不强,满足眼前,缺乏持续和长远发展的规划和思路;在日常工作中,对县(市、区)、市直部门和行业场所的业务指导力度不够,在具体的工作任务中,主动对接的积极性还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有待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措施如下:一是要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二是要保持昂扬斗志、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善于总结,提炼经验。坚持重要接待活动总结讲评制度,在总结任务中优秀做法的同时梳理出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改进措施,逐步形成一套有渭南特色、符合渭南实际、发挥渭南亮点的一套规范、务实、高效、节约的接待工作方法,使接待工作成为渭南“窗口形象”的一面旗帜。四、下一步工作计划规范全市接待工作有序发展,将市级公务接待工作完成好,在以后的接待任务中,做到联络协调及时、保障服务有力,各项接待任务顺利完成。落实并完善新的公务接待制度,随着制度建设不断走向完善、权力运行不断得到规范,坚持标本兼治,牢牢树立风清气正、务实为民的党风政风,扎实推进市委部署的各项改革任务进程。在今后工作中,我中心将紧紧围绕接待工作宗旨,团结一致,勤奋工作,集思广议,狠抓机关建设的同时,坚持从制度规范入手,不断创新接待工作模式,从而促使接待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我们将再接再厉,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坚决完成市委、市政府交付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推动全市接待工作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渭南追赶发展、超越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