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渭南高新区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做好全区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医疗器械的日常监管工作,医疗卫生日常监督检查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 |
住所 | 渭南高新区东风大街西段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赵龙 | |
开办资金 | 885.9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预算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90.6万元 | 56.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规范使用印章、证书,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1、循“线”追“阳”,最大限度降低疫情社会面传播风险。一是今年以来,我区先后经历了5起疫情(4月13日至4月16日上海市输入性疫情、8月17日至9月1日通过社区筛查发现的本土疫情、10月5日至10月10日新疆省输入性疫情、10月16日至10月25日通过社区筛查发现的本土疫情、11月20日甘肃省输入性疫情)。发现疫情以来,我局尽锐出战、昼夜奋战,重点人员应急转运、隔离酒店集中管控、重点区域场所消杀、医务上门核酸采样、风险点位社会公布、人员核心信息报送等各项指令快速下达,为疫情处置争分夺秒。二是截止2022年11月,全区累计发现阳性人员35例,其中确诊病例14例(普通型1例、轻型13例)、无症状感染者21例,上述病例中33例已经治愈出院,剩余2例正在医院隔离观察。三是截止2022年11月20日,全区累计流调并管控密切接触者2788人(其中集中隔离观察2612人、居家隔离观察106人,居家健康监测70人,解除管控2681人,正在管控107人),累计协查并管控次密切接触者6042人(其中集中隔离观察1159人、居家隔离管控4883人,均已解除管控),通过安排医务人员对上述人群开展定期核酸检测的方式,累计发现阳性样本28例,为我区疫情处置工作赢得先机。2、竭尽全力,不断推进新冠病毒疫苗全人群接种。一是成立60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专班,先后印发《关于开展60岁以上人群新冠病毒疫苗第一剂次接种攻坚行动的紧急通知》《关于进一步开展新冠病毒疫苗3-11岁人群第二剂次和18岁以上人群加强免疫剂次动员接种的通知》等,向社会发布《致全区60岁以上老年朋友的一封信》,努力提高接种人群范围;定期印发《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进展情况的通报》,督促各成员单位按期完成动员任务,压实动员接种责任。二是统筹区内预防接种门诊资源,在满足群众常规类疫苗接种的需求外,保持4处新冠病毒疫苗固定接种点常规开放,同时抽调医务力量,利用“清明”、“端午”等节假日开展“入高校,入村组”等集中上门接种服务。3、积极做好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一是不间断开展人员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岗前培训全覆盖。要求所有医务人员参与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及院感知识培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学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相关知识。二是积极做好确诊病例医疗救治工作。今年以来,共计接渭南高新区卫生管理与疾病控制中心PCR实验室通报我区初筛35名新冠肺炎阳性患者,均能按照流程向市级相关单位报备,经过复核及市中心医院会诊经过复核及市中心医院专家会诊后,其中14例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确诊病例轻型,21例为新型冠状病毒无症状感染者,通过渭南高新区卫生管理与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直报系统上报,并将患者送至定点医院救治。(二)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快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卫生监督能力建设。。1、充分发挥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机制,扩大卫生健康执法监督成效。一是结合《渭南高新区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领导小组工作规则》,协调医保、公安、市场、税务等组成联合调查组,召开联席会议,对渭南高新新区医院涉嫌过度用药、过度医疗和诱导消费等违法违规行为开展多部门联合调查,对该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法行为予以从严查处,进一步肃清高新医疗市场环境。二是及时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清理行动,收回退休、过期等执法证件4份;与政法司法信访局积极对接协调,为卫生管理与疾病控制中心8名执法人员统一更换和申领新的执法证件。2、依法依规做好卫生监督工作。一是区内现有公共场所共136家,医疗机构共89家,放射卫生共7家,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310余人次、执法车辆130余台次;检查大型企业20家、供水单位69家、有储存水箱的单位8家,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450余份,抽取水质检测报告25份。二是职业病辖区内工业、企业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申报共44家,目前已申报37家,目前申报率为84%,其余7家正在申报当中,年底前申报率将达98%以上。对35家企业开展监督检查,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10份,加强对企业职业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利用职业病宣传日进企业开展宣教工作,累计发放《职业健康管理告知书》《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防治手册》等宣传手册260余份。3、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提升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能力。一是白杨医院项目今年来受省内外及本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材料设备采购不能按期购进,工人受新冠疫情影响不能及时进行施工作业,加之受疫情影响施工单位资金十分紧缺。截止目前,形象进度已经完成主体封顶工作,正在实施项目门窗安装、室内安装、电梯安装等工程,累计形成有效工程量超1亿元。二是加快推进标准化疾控中心项目,该项目前期手续已办理,经规划局协调,已组织初次专家评审会,专家小组对我单位项目进行细致研究讨论,设计院针对专家提出的问题进行方案的完善修改。受新冠疫情影响,项目进展有所延缓,待疫情形势好转,再继续组织专家评审会。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疫情防控工作成效显著。充分发挥医疗机构在疫情监测中的前哨作用,盯紧“48类”重点人群周期性核酸检测,统筹开展区域或全员核酸检测,切实落实“四早”要求;持续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断加强流调溯源技术培训,确保将密切接触者和风险点位“捞干排净”;在突发疫情处置中,落实落细风险人员应急转运、集中隔离协调管控、重点区域点位消杀、医务上门核酸采样、风险点位社会公布、人员核心信息报送等各项工作,为疫情处置争分夺秒。紧密联系定点收治医院,做好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救治关怀,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2、核酸检测能力大幅提升。为加快全员核酸检测进度,做到早发现、早处理,经过党工委、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协调,自有核酸检测能力显著提升。通过购置日检1万管的核酸检测车提升全员核酸检测能力,并配备核酸检测工作人员14名,有效保障核酸检测工作顺利开展,按时完成检测工作任务。积极衔接第三方检测机构,在发挥自有核酸检测能力最大化的基础上,上下齐动,支援做好采样工作的同时,及时外送样本,在全市全员核酸检测期间检测进度排名靠前,为高新区发现和处置疫情赢得了宝贵、充分的时间。3、创建示范引领促提升。积极开展市级示范中医馆创建工作,对照《关于进一步做好市级示范中医馆创建工作的通知》(渭卫健发〔2021〕20号)文件精神,严格按照《渭南市基层中医馆建设规范》基本要求全面开展市级示范中医馆创建工作,从综合基础建设、人员配备、设施设备、服务开展等方面提升,10月9日,市卫健委通过资料审核、现场查看、打分评比等方式,渭南高新区白杨卫生院中医馆评选为市级示范中医馆。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白杨医院项目各项施工任务能够按照施工计划有效推进。但受施工单位资金紧缺及新冠疫情影响,造成项目未按期完工及正常运营。整改措施:继续加快医院项目施工进行,向管委会建议医院后期设备购置及专业装修、运营团队由管委会自主购置医疗设备、装修专业科室、招聘人才自主运营四、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持之以恒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措施。一是以《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通知》(“二十条”措施)为根本遵循,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从严从实落实中、省、市各项防控要求,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置输入病例、散发病例或聚集性疫情,迅速遏制疫情传播和扩散,为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提供保障。二是继续推进全人群新冠病毒疫苗和加强剂次接种工作,不断筑牢免疫屏障。(二)推动大健康事业稳步发展。一是召开健康高新建设工作会议,围绕八大细胞建设和十九项专项行动继续推进健康高新建设,组织实施健康细胞、健康教育等工作。二是推进老年友好型社区和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工作,全力推进老年健康促进行动,全面开展“智慧助老”专项行动。三是持续做好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加强区级托幼综合服务中心项目建设,继续开展普惠性认定工作和托育机构备案工作。(三)积极策划项目,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一是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加快标准化疾控中心项目的筹备进度,加强高新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包装策划。二是积极联合财政、发改等部门争取中省市资金支持,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高效配合和有效利用,持续推进白杨医院项目建设;积极寻找品牌合作伙伴,加大洽谈力度,尽快签订合作协议,为白杨医院后期运行奠定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