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农民工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事务性服务工作;协调解决处理涉及农民工的相关事件;督促成员单位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和任务完成情况;协调农民工开展就业指导和技能培训;加快农民工工作信息建设;开展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相关工作;开展全市劳务输出统计工作;开展对外劳务交流和协作。 | |
住所 | 榆林市开发区劳动保障大厦3楼 | |
法定代表人 | 陶燕飞 | |
开办资金 | 41.9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5.21万元 | 24.4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榆林市农民工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3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主要工作(一)完成2022年扬榆劳务协作工作任务。将省厅下达我市2022年扬榆劳务协作工作任务指标分解到相关县区人社局。截止12月底,稳定农村劳动力就业172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49人(在东部结对省份就业的农村劳动力17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68人;在省内就近就业的农村劳动力147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911人;在其他地区就业的农村劳动力72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0人)。新增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154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44人(新增榆林农村劳动力输入江苏省就业169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63人;新增榆林农村劳动力省内就地就近就业130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814人;新增榆林农村劳动力到其他地区就业68人,其中脱贫劳动力67人);(二)开展2022年苏陕劳务协作培训工作。截止12月底,各县区人社部门相继开展春风行动、苏陕劳务协作等形式多样的招聘会,共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28场,提供就业岗位2431个,达成就业意向686人,通过招聘活动后带动就业145人。共举办餐饮、月嫂家政服务员、缝纫技能等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班25期,培训1270人次,其中脱贫人员804人,脱贫人口占培训总人数的63.3%,培训后带动脱贫人口就业480人,就业创业率达到59.7%。(三)做好全市农民工实名登记数据统计和信息报送工作。做好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系统数据更新工作。截止12月底,我市农民工实名制系统共录入农村劳动力1072166人,其中男性602248人,女性46991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创业和就业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共录入农村劳动力891235人,其中从事农业生产人数为172410人,从事非农业生产人数为718825人。劳动力转移就业630686人,其中市内转移就业525207人,市外转移就业105479人。(四)搞好榆林市外务工居住经商人员统计汇总工作。我中心成立工作专班,每日按时向市联防联控办上报数据。截止12月26日24时,榆林市外务工人员总数176717人;重点地区务工4026人。其中:北京市2949人;上海市1028人;锡林郭勒盟15人;赤峰市34人。3月28日以来,重点地区务工人员返榆61人。市外居住、经商人员106005人。其中:市外省内62989人;省外43016人(重点地区1766人:北京市1375人;上海市370人;锡林郭勒盟10人;赤峰市11人),并及时向联防联控办推送信息落实管控措施。(五)配合市局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地考核评估工作。(六)做好新疆劳动力在陕务工服务情况自查工作。(七)配合完成南门口参与劳务市场整顿工作。(八)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中心抽调4名工作人员赴佳县王家砭高速收费站交通卡口疫情防控督导一月。配合圣景明园社区东洲小区门卫开展疫情防控检查工作。组织党员干部下沉到圣景明园小区参与核酸检测工作。并抽调两名工作人员坚持在保障大厦一楼大厅疫情防控值班。特别是在11月-12月榆林城区疫情防控最吃紧的时候,我中心12名在编人员下沉到社区担任“五级五长”和志愿者疫情防控工作。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我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积极参加社区服务工作,并同圣景路社区签署了社区党建联席会共建共治项目协议书,一是2020年为捐赠价值9000元老年人体检一体机一台。2021年为圣景名苑小区捐赠价值8000元20套太阳能照明路灯。今年根据项目协议内容为北纬名小区捐赠价值9850元体育健身器材,现已投入使用。二是按照榆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包抓住宅小区工作要求,我中心负责长城路街道办事处中盐福田小区(福园路)包抓任务,积极成立了包抓住宅小区工作领导小组并印发了工作方案,印制了创文宣传展板,并为小区外墙粉刷,此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三是11月中旬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我中心积极响应上级部门指示,组织中心党员干部积极下沉社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心15名同志按照就近下沉所在社区,有的担任楼栋(层)长、有的戴上“红袖标”担任志愿者、有的担任物资派送员,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充分体现了我中心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三、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理论学习不够系统理论学习和党史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虽然平时也要求中心全体党员干部职工注重学习,但整体学习的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对党史钻研的不深、不透。有时只注重党史的重点内容学习,未能深刻地把握党史学习内涵和精神实质与工作实际有效衔接。(二)思想认识有所松懈我中心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相关规定,按规定如实向党组织报告本人和家庭成员的事项,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矩办事。踏踏实实谋事,老老实实干事、堂堂正正做人。但对照总书记的讲话,还是觉得在思想上有松懈,认识上有所不足。(三)大胆主动创新不强今年以来,在开展农民工工作中有畏难情绪。有些任务因为时间紧、量大,感觉到疲于应付,满足于不出错、过得去就好。工作缺乏主动性、创造性,习惯于凭老经验看待新问题,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大胆探索主动创新方法较少,责任担当不强。四、整改措施(一)科学编制农民工工作规划及配套措施,夯实推进农民工工作机制由于这是一项新的工作任务,尚未形成系统完善的工作机制,部门联动工作机制较弱,影响到工作的深入推进。省上每年还在下达任务指标,而完成任务的难度越来越大,建议市政府科学系统的编制农民工工作规划及其配套措施,明确市、县两级农民工工作机构职责,使工作有任务、有措施、有职责,确保市、县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指标。(二)设立农民工工作专项工作经费农民工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如果没有专项资金的支撑,市、县两级难以顺利开展工作。建议市政府将农民工工作专项经费纳入市级财政列支,每年安排下拨市、县工作专项经费。完善配套政策措施解决农民工住房和就业需求在制约农民工工作的因素中,最大的因素就是住房和就业问题,城市的高房价,超过了农民工的承受能力。就业岗位短缺又直接造成农民工返乡。因此,应完善制定住房和就业政策,进一步解决农民工的住房和就业问题,真正使农民工在城市生活过的好。五、下一步工作计划完成扬榆劳务协作工作任务。(二)开展劳务品牌建设调研及创建工作。(三)开展农民工家庭服务业培训工作。(四)申请建成系统操作机房资金。(五)配合做好南门口劳务市场整顿工作。(六)完善党员干部双报到和创建文明城市包抓小区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