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鄠邑区甘亭中心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西安市鄠邑区甘亭箭门路94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立荣 | |
开办资金 | 764.92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鄠邑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58.69万元 | 323.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时报送年度报告,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如下业务。(一)坚定正确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坚持以德育为首,以教学为中心,以教科研为先导,以文化建设为统领,以精细管理为基础,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办学理念先进,管理规范细致,在教育教学质量、科技教育、集邮教育、艺术教育、冰雪运动、足球运动、围棋教学等方面特色鲜明。财务制度健全,财务管理规范。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以加强班子建设、开展教师培训、狠抓师德教育、发挥引领作用、开展教师活动为重点,扎实开展集体备课、听评课、教学研讨等教学活动。长期组织开展师德师风、网络安全、西安好课堂、思政大练兵、课堂常规展示等培训活动,提升全体教师业务素养。依托名师工作室,建立了学科研修共同体,充分发挥“手骨头”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坚持规范办学,丰富课程开设,推动信息化进程,规范教学管理,形成了教学管理“一二四四五”模式。即:每天一次课堂视导,每周两次教研活动,每月四次备课检查,每学期四次教务检查,每学年五项常规评优。加大教育科研力度,提升学校办学品质。细化教研管理,建立健全了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学校领导包抓教研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名师”引领作用,辐射带动辖区学校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校本研修,完善课题研究管理办法,本年度我校立项校本课题22个,区级课题5个,市级课题3个,参与教师均能按步骤开展研究,现已顺利结题。学校领导每月到包抓学校交流指导教研工作,促进了学区内新入职教师的快速成长。丰富德育活动内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推进工作成效明显,形成了一石、两园、三区、四廊校园文化布局。通过评优树模活动,大力宣传优秀师生,树立典型榜样,让校园更具有文化气息。结合重大节庆日、纪念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而且彰显了校园新风貌。重视安全管理细节,确保校园平安稳定。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积极开展安全主题教育活动,切实增强了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防护技能。2022年我校成功创建“西安市平安校园”。严格落实“双减”政策,扎实开展课后服务。课后服务实行“学科辅导+集体活动+个性发展”模式,开设科技、体育、艺术等各类兴趣社团37个,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本年度我校各项“双减”活动已被区级以上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报道130余次,其中人民网、新华网等国家媒体13次宣传报道,2次荣登学习强国平台。扎实做好其他工作,助力教育长足发展。学校功能区建设布局合理,校园环境优美整洁,功能部室设置齐全,设施设备达到了省颁标准,使用规范,记录详实。乡村教育振兴工作扎实开展,营养改善计划和学生资助工作全覆盖,建立了控辍保学工作长效机制,入学巩固率100%。三秦教师“一对一”帮扶工作扎实认真,送教上门工作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一)我校已连续3年在全区教育教学综合考评中名列前茅。本年度学校共获荣誉25项,教师获奖119人次,学生获奖76人次。2022年8月,我校被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评为先进集邮基层组织;2022年11月,我校被陕西省集邮协会评为先进基层集邮组织;2022年8月我校被西安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陕西广电融媒体集团(台)体育休闲频道西安市评为2022出“绳”入“画”青少年跳绳风采展示大赛活动获最佳组织单位;2022年11月,我校被西安市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22年西安市全国科普日活动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6月,我校被区教科局评为2021-2022学年学生资助规范化管理学校;2022年9月,我校被区教科局评为中小学先进德育集体;2022年10月,我校被中共西安市鄠邑区教育和科学技术局委员会评为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22年11月,我校被区教科局评为2022年低碳环保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11月,我校被区教科局、鄠邑区人民防空办公室评为2022年中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单位;2022年12月,我校被区教科局评为2021-2022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集体、2021-2022学年度综合评价“优秀”等次。(二)通过大力宣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师德师风档案,实行师德承诺公示制度、师德一票否决制度、师德师风考评负面清单制度,开展师德警示教育活动,完善学校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方案等,建成了学校、家长、学生、教师多方面全方位评价师德师风体系。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了工作作风,依法执教,服务学生。教师工作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一致认可和支持。存在问题(一)我们在学生思想、行为习惯养成上还应不断加强教育督促。(二)教育观念、教学方式方法、工作能力、管理水平和师德等方面还需要我们去不断自我认识、自我提高。(三)学校经费紧张,在改善办学条件方面存在困难,校园文化建设还需不断深化。整改措施(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守正创新第一课堂,灵动丰富第二课堂,拓展延伸第三课堂,全面提升学生学核心素养。(二)统筹规划青年教师培训,加大校本教研力度,构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通过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三)坚持常规工作不放松,确保教育教学的正常进行。发掘学校科技信息教育优势,打造劳动、综合实践等课程,促进学校发展,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四)为了解决学校经费不足的问题,学校每年制定预算时,都要精打细算,统筹规划,在平常办公时,大力发扬节约精神,尽可能改善办学条件。下一步工作计划(一)丰富育人理念。提升学校育人文化内涵,加大德育活动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力度,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改革创新主渠道教学、善用社会大课堂、搭建大资源平台、构建大师资体系、拓展工作格局、加强组织领导,尤其需要加强思政课教学研究与提升,实现学生星级德育评价,促进学生均衡发展。(二)打造优质团队。强化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培养“四有”好教师团队,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培养核心力量。(三)深化教育改革。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落实层级管理机制,围绕核心素养目标,立足课堂改革,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优化课堂教学为抓手,深入推进高效课堂探索,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四)提升内涵发展。在各项创建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不断提高学校综合实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创先争优持续领航。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2年度,我校先后被评为陕西省先进集邮基层组织、西安市平安校园、西安市科技特色学校、鄠邑区中小学先进德育集体、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21-2022学年度教育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先进集体、2021-2022学年度综合评价“优秀”等次。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