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社会扶贫工作协调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省社会扶贫工作服务。年度计划、中长期规划制定和组织实施。省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扶贫的组织服务、协调指导、宣传培训、监督检查及考核。社会各界在陕扶贫的服务、联系、接收捐赠等。社会扶贫的动员、部署、组织,宣传社会扶贫先进典型。 | |
住所 | 西安市新城大院省政府前大楼七楼东侧 | |
法定代表人 | 王彪 | |
开办资金 | 50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8.16万元 | 30.38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社会扶贫工作协调中心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1年,社会扶贫工作协调中心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第一年。省社会扶贫工作协调中心在办党组的领导下,全面落实党中央有关决策要求,以驻村工作为核心,扎实做好消费扶贫和中央单位定点扶帮扶等各项工作,为我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起好步、开好局发挥了重要助推作用。一、以“五坚持五强化”强力推进驻村工作。始终把驻村工作作为核心工作来抓,把驻村工作视为各项帮扶政策落实落细的最后一公里。(一)坚持高位推进,强化制度引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驻村工作,多次在各类会议上就驻村工作作出安排部署。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实施办法》,就常态化驻村工作作出全面性的制度安排。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省级单位定点帮扶工作的通知》,将驻村工作作为定点帮扶重要内容之一,新增动员省级参扶单位25家。省委组织部、省乡村振兴局印发了《关于做好省级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轮换的通知》。(二)坚持前置审核,强化精准选派。一是摸清选派需求。按照先定村、再定人原则,全省共确定脱贫村6435个(原脱贫村6452个,近期17个村因整村搬迁或行政区划调整等原因撤并)、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村(社区)231个、乡村振兴任务重的村539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220个、其他类型村1179个。二是开展前置审核。派出单位严格按照选派标准提出人选后,分别经同级党委组织部门(乡村振兴部门)商省委农办、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组织部门)审核通过后,再由派出单位党委(党组)研究确定,确保选优派强。三是坚持因村选派。由县级党委和政府统筹各级选派力量,结合派驻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实际,因需选派、科学组队,确保发挥选派力量的最大效能。全省共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25155名,45岁以下驻村人员16886名,占比67%,组成驻村工作队8228支,实现了选派范围全覆盖。(三)坚持分类培训,强化能力提升。严格落实“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原则上任期内至少参加1次县级以上培训”要求,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继续分级分类开展驻村工作培训。8月12—13日,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举办全省新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视频培训班,市县(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新选派的部分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等,共7500余人参加培训。截止目前,大多数市县(区)举办了驻村工作培训班,全省累计培训驻村人员22375人次。(四)坚持长效机制,强化督导考核。一是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制。省、市两级党委组织部门、农办、农业农村部门、乡村振兴部门建立了定期协商、联动推进机制。县级成立了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乡镇(街道)党(工)委落实了日常管理责任。二是建立健全常态化督导机制。乡镇党委每月至少开展1次工作情况抽查,县级驻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至少召开1次督查指导,省市两级实行不定期检查、抽查。2021年上半年,省乡村振兴局共组织开展4次工作督导,每次均将驻村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拟于近期组成联合督导组,对全省驻村工作开展1次专项督导。三是建立健全考核机制。明确把驻村工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党委(党组)书记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对无正当理由不完成选派任务、把关不严、管理不力、保障不到位的单位要约谈,限期整改。(五)坚持激励关爱,强化工作保障。一是把驻村工作作为锻炼、考察干部的平台,对干出成绩、群众认可的优先重用,树立鲜明导向。二是运用容错纠错机制,对非主观故意导致的失误偏差从轻处理或免于处理,保护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强化工作保障,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按标准落实工作经费、津贴补贴,按规定报销差旅费、医疗费,保障年休假、定期体检等基本福利,帮助协调解决家庭困难等后顾之忧,促进安心工作。二、以稳妥可持续扎实推进消费帮扶工作。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持续推进,消费帮扶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也存在部分企业运营困难,系统性支持政策少的问题。针对当前的形势,我们一是继续组织预算单位采购、工会福利购买消费帮扶产品,并积极开展苏陕消费帮扶协作,动员各类社会主体购买帮销。截至目前,全省销售扶贫产品65.58亿元。其中,56个脱贫县(区)销售扶贫产品43.94亿元,预算单位采购脱贫地区农副产品2.04亿元,工会福利购买扶贫产品5121.59万元,苏陕协作购买帮销扶贫产品2.82亿元。二是继续推进“三专建设”。全省已建成帮扶专柜9292台,运营专柜7949台,销售扶贫产品5103.1万元;全省已建成帮扶专馆572个,运营专馆571个,销售扶贫产品5.55亿元;全省已建成帮扶专区634个,运营627个,销售扶贫产品4.17亿元。据财政部通报,1-7月我省脱贫县区农副产品销售量排名全国第二,脱贫县区供应商入驻832平台数量位居全国第二,全省预算单位采购交易量排名全国第四。三、以协调配合积极推进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我们一直视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为我省难得的发展机遇,也要求各有关市县也将继续全力支持配合做好这项工作。主动加强与中央单位衔接和联系,配合中央单位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调研,协调相关市县和有关部门落实中央单位帮扶项目。截至目前,中央37个部委单位定点帮扶我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20年领导干部调研206次,其中主要负责同志22次,选派挂职干部70人,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队员39人,直接投入3.25亿元,投资项目363个,引进资金4.89亿元,投资项目104个,消费帮扶直接购买帮扶产品1.58亿元,帮助销售0.99亿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2019年12月25日至2024年12月25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