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6-01 15:15
单位名称 陕西省康复医院(陕西省残疾人康复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内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骨科、妇产科、儿科、眼科、耳鼻咽喉科、肿瘤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口腔科、康复医学科、精神科、皮肤科、中医科、急诊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预防保健科、药剂科、病理科、骨与关节康复科、脊髓损伤康复科、心肺康复科、疼痛康复科等。(涉及执业许可内容的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核定的内容为准)。
住所 西安市电子二路52号
法定代表人 石秀娥
开办资金 17186.19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残疾人联合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270.29万元 26784.94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康复医院 从业人数  107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医院在省残党组的领导下,省卫健委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强基固本,笃行实做,推动党的建设“新气象”。一是多措并举,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走深走实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12次,编印4期党员学习资料,成立8个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号召120名青年党员、团员参加理论学习研讨;全院各基层党组织深入推进医院精神文明建设和意识形态教育主题党日活动30余次。二是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工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水平和科学决策能力。新组建8个党支部,党建与业务同谋划,共推进。成立支援胸科医院等3个临时党支部,筑牢战斗堡垒。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开展清廉医院建设,落实廉政谈话制度,对医院中层干部进行例行廉政谈话18人次,科室集体廉政谈话46次,进一步增强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观念,营造了党风清明、院风清朗、行风清新、医风清正发展环境,为稳健运行提供坚强保障。四是坚守初心使命,打赢帮扶脱贫的“攻坚战”。院党委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得到上级主管单位的认可和肯定。我院被评为省级优秀驻村帮扶单位;刘智慧被评为寺坪镇优秀驻村书记;冀博被评为省级优秀驻村队员。二、一院两区,挂图作战,共写疫情大考“新答卷”。面对反复严峻的疫情形势,医院第一时间启动疫情防控应急预案,科学构建“一院两区”疫情防控作战体系,坚持“内外同防、医患同防、人物同防”三防结合的方针,筑牢筑实疫情防控安全线。医院派出64名技术骨干支援定点及方舱医院疫情防控;组建多批次核酸检测队,在25个社区,完成740万人次核酸检测;支援市公卫中心PCR实验室340人次;全程参加区流调32人次;PCR实验室完成核酸检测405649人次。以实际行动扛起公立三甲医院的责任与担当,展现共产党员和残联系统工作人员的风采。三、优化运营,提质增效,推动医疗质量“新发展”。一是各项指标稳中有升。不断深化推进全面质控体系等四个体系建设,为提质增效注入活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较上年进步78名;出色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预计全年完成门急诊量18.87万人次,同比增长10.3%;住院1.40万人次,门诊及住院手术约4700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1%、89.4%;贫困患者白内障复明手术2008例,同比增长0.06%;省级、市级残疾儿童康复项目约809例,精神康复救助项目完成507例;康复治疗量105万人次;业务总收入2.35亿元,较2021年同比增长2066万元,收入结余2127万,资产负债率38%,至2022年11月净资产增值率达到10%。二是医疗康复业务服务水平持续优化。医院完善“院级-科级-个人”三级医疗质控体系,强化医疗质量,规范科室管理。积极发挥省级技术资源中心和指导中心作用,开展全省残疾人康复机构规范建设指导18家共163人次;通过线上线下举办3期儿童康复规范化培训班,累计培训人员345人;开展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在康复学科建设和服务能力以及影响力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及成果,4人获得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医师(石秀娥)、优秀青年医师(王科峰)、优秀青年康复治疗师(王勇勇)以及优秀青年康复护士(李静)的荣誉。三是医院依托院感三级管理架构,实施科学、精准的院感防控工作体系,规范医院感染操作规程,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感控管理,保证医院感染管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022年医院感染漏报0例,漏报率0;Ⅰ类切口手术共500例次,Ⅰ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0%,Ⅰ类切口愈合率100%;药事管理规范有序。门急诊和住院抗菌药物使用率,DDDs等指标均明显的下降。四是护理工作质量成效显著。医院重视护理质量管理,持续落实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了“一科一品”特色品牌,建立优质护理特色病历,患者满意度达到98.9%,提升了患者的就医感受。省级专科护士人数占比逐渐增多,专科护理水平持续增强,护理队伍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四、学科引领,学术研究,打造人才培养“新高地”。一是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实现新规模。医院紧密围绕“十四五”发展规划及“两个病院”等重点学科建设,做好学科申报以及人才引进等相关工作,获批陕西省卫健委康复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成功引进国内康复医学领军人才窦祖林、全日制生物医学博士后吕建敏及重症医学科学科带头人邸莹,破格选拔使用优秀人才,人才建设长效机制彰显活力,必将带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二是教学科研取得新进展。本年度接收14所高校实习学生495人、4所院校见习学生282人;完成13个教研组、17位课程负责人、82名授课教师的遴选与管理;完成西安医学院康复治疗学专业12门课程的2022版教学大纲的编写;获批并举办国家级、省级以及市级继续教育项目共12项。年内获批“中国康复医学会健康科普基地”、“省卫健委康复医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及““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全年发表论文51篇,其中SCI4篇,北大核心4篇,EI1篇,科技核心5篇,普刊37篇;获得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2项。申报20个课题,获批4项,目前在研课题10个,参与合作结题1项,院长石秀娥等30名康复医学和养老领域的专家编制的《养老机构康复医疗服务基本规范(试行)》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五、精益求精,练好内功,提升医院管理“新效能”。一是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医院建立了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医院基本制度》,并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起草了各科室《2023年目标责任书》,实现责权利三者统一,体现效能管理。二是全力推进DRG付费改革试点。医院高度重视DRG付费改革相关工作,制定出台工作推进方案,分层分类开展DRG改革政策培训,增加编码员、质控员的人力投入,通过多方面举措整合推动,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三是优化制度,延揽人才,打造高素质干部队伍。医院从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社保管理等方面出台并修订新制度,建立低职高聘管理机制。全年开展多层次招聘工作,共招聘100名专业技术人员,有效缓解我院人才紧缺及业务发展不充分的现状。组织5批次干部竞聘,成功选拔干部35名,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四是以信息化为支撑,全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利用信息化技术,通过微信智慧医院以及支付宝小程序等进行线上整合多个就医服务程序,优化业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尤其是上线了电子陪护证服务,实现精准防疫。利用数字电路联通一分院、康养中心,使总院的所有信息化资源惠及全部分院,保证各分院业务流程顺畅。六、深化宣传,增强服务,点燃文化内生“新引擎”。一是服务医院发展,深化主题宣传,提升医院影响力。2022年,医院共计发布稿件890篇,官网发布稿件984篇,微信公众号发布稿件890篇,完成政务信息报送82篇,总阅读量为282527人次,增加粉丝16986个,完成政务信息报送82篇,58篇被媒体相继转载,受到高度关注,中省和行业媒体纷纷报道,医院品牌影响力显著提升。二是攻坚克难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完成医用电梯安装、手术室改造、加固等项目,临床楼整体拆除及管线安装项目正在施工;基础设备配置不断优化;智慧医院建设惠及患者。优化服务保障能力,对全院建筑物进行安全排查,完成门诊楼、临床楼结构安全检测;以开展综合环境治理提升计划为突破口,破解乘梯难、停车难等突出问题;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公网设施巡查,确保运行安全,保障有力。七、抢抓机遇,协同发力,开拓医院发展“新局面”。一是深度融合,积极推进分院区建设。医院遵循“一个规划、一个班子、一套制度”的原则,坚持运行管理一体化、医疗服务同质化、业务发展差异化,加速推动分院区融通。一分院2022年接待就诊人数6009人次,门诊收入133万元,住院收入603万元,经济效益实现新突破;康养中心有效利用现有空间,业务用房增加500多平米,病床增加14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78张,年住院量640余人,年康复治疗量达到8万多人次,学科建设及内部运营成效显著。成立“陕西省康复医院杜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专科联盟医院”,为辖区15万余群众提供了全生命周期医疗康复服务。二是主动作为,扎实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与6家地市社会福利院及妇幼机构签署紧密型医联体合作协议。高质量完成儿童康复项目,充分发挥对基层辐射带动效应,搭建康复服务体系。医联体建设进入高质量、一体化、快节奏的发展新阶段。我们也要正视存在的不足和困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发展康复事业的重要性、紧迫性的适应、医院作为全省康复中心的示范带动引领作用、老百姓的需求与康复医疗供给之间的矛盾在认识上还不统一。二是基础设施陈旧、物理空间不满足发展需要,设备配备不足,医院正在推进业务用房及设施改造,尽快形成优化提升的就医环境。三是学科布局还不充分,还不完善,需要整合资源、调整结构。四是科研创新上氛围还不浓厚,软实力需要进一步加强。五是围绕康复医院职能,在优势学科、重点学科建设,突出专科特色,发挥名医、名科的引领示范作用上还需强化。对于这些困难和不足,全院干部职工有正确的认识,将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逆势而上,顺势而为,创新发展突破,担负起我省残疾人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历史使命。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陕卫医发【2020】461号《陕西省卫生厅关于评定陕西省康复医院为三级甲等医院的批复》核发《医院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520357961011311A1001,有效期至2035年9月29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奖励及诉讼投诉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接受陕西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丰田1辆海艾士汽油无障碍车,价值人民币352000。目前已投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