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中共延安市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延安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服务基层、服务党建。远程教育和党员电化教育组织管理;远程教育基础建设;教学平台、教育资源库、教学网站管理;技术培训及服务等。 | |
住所 | 延安市新区为民服务中心综合楼87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高青山 | |
开办资金 | 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延安市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37万元 | 11.16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围绕中心任务,抓好党建宣传1.全方位发出延安党建好声音。围绕党的二十大、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的学习宣传,办好公众号、党建网等自媒体平台固定栏目和临时栏目,传递党的声音、跟进工作动态、宣传先进典型;结合乡村振兴,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进行总结挖掘,形成系列专题片“走进红色美丽村庄”;用好“延安党建”公众号、网站、头条号等平台,开设“身边榜样”“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代表风采”“二十大精神在基层”等特色专栏,向新华社、人民网、当代陕西、陕西先锋、延安日报等中省市主流媒体平台积极推送我市优秀党员事迹和基层党建典型经验,力争推出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群众认可的“延安模范”“圣地先锋”;将“延安党建”公众号发稿量纳入基层党建目标责任考核,实行定期通报制度。二、聚焦主责主业,抓好党员教育2.加强党员教育视频培训教材的开发和利用。按照中省2022年度远程教育教学资源课件制作指导意见,深入挖掘,突出重点,精心谋划,高质高效完成“党代表风采”“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红色故事”“党课开讲啦”等规定选题的创作任务,并结合实际,在“典型事迹、纪录片、培训片、文艺片、微视频、新媒体课件”等6类自主选题上积极探索、创新创作,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走心走实。3.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持续深化“党课开讲啦”活动,结合“党组织书记讲党课”和“流动党校下基层”活动,将新时代延安发展的重要成就讲进广场庭院、田间地头;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深入挖掘“延安十三年”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以更灵活的形式将延安时期的故事讲进新时代。4.整体推进远程教育平台内容提质增效。精心组织,广泛动员,充分调动农业科技、文化体育、医疗卫生等各领域党员干部参与远程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贴近基层实际、服务党员干部的视频资源通过省市远程教育平台走进农村社区,多渠道反映延安高质量发展的新成就,多平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遇到的困难。三、坚持务实管用,抓好党建信息化工作5.持续强化党建信息平台建设与管理。一体推进延安党建公众号、视频号、党建网、云平台优化改版升级,整体提升党建信息服务功能;健全党建信息平台安全管理机制,明确任务,夯实责任,严格落实日常网络安全工作和重要节点全天监测工作制度,确保万无一失。6.有效拓展远程教育和党建视讯系统覆盖面。继续推动远程教育站点向非公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乡村产业大户、产业园区、人才集中地区延伸,做到应建尽建,切实发挥远程教育平台农村党员群众教育培训主阵地作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拓宽延安党建视讯系统的覆盖面,提高运维水平,打造党员群众线上培训的首要平台和全市应急管理远程调度的指挥平台。7.不断提高党建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工作水平。充实更新远程教育专家服务团,提升远程教育示范基地学用转化水平,充分吸纳扎根基层热心“三农”的回乡创业青年、专业技术骨干等,确保服务基层零距离、有实效;依托远教专家服务团、学用结合示范基地,积极举办大讲堂、“云”直播,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基层治理;进一步落实“固定学习日”制度,在党史学习教育、“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中,统筹落实中省市远程教育学习计划,提升远程教育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作用。8.有效发挥“学习强国”“陕西先锋”和“延安党建”学习教育功能。严格落实各级党组织“学习强国”“陕西先锋”“延安党建”平台推广责任,继续把关注水平纳入基层党建和意识形态目标责任考核范围,不断提升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知晓率、参与度。四、加强队伍建设,抓好制度落实9.强化远程教育队伍的培养和管理。规范资源建设骨干、党建通讯员、信息化平台管理员队伍配备、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强业务培训、夯实工作责任、激发干事创业活力。10.严格落实远程教育工作常态督导机制。采取实地调研、随机抽查等方式,重点对远程教育站点管理维护、学用工作开展、党建宣传、教学资源开发等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建立工作通报机制,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细。五、2023年工作计划2023年度全市远程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市组织部长会议和远程教育工作会议部署,以开展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提升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远程教育资源在宣传、服务以及助推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中的积极作用,狠抓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推动全市远程教育工作质量提升。一)围绕中心大局,持续抓好理论宣传1.持续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工作。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平台和“延安党建”新媒体平台作用,深入宣传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及时准确把党的方针政策、省委、市委和组织工作重要安排传递到基层。2.积极助力主题教育。开设主题教育学习专栏,引导广大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3.常态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办好用活“党史学习教育”专栏,积极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精品党史学习节目,引导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二)强化系统观念,持续提升课件质量4.抓好系列课件制作。突出政治导向、质量意识和党员需求,讲好延安时期的故事,推出新时代的榜样。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城市基层党建、人物事迹、红色故事、党课开讲啦、技术培训”等七个系列,创作高质量、有特色、成系列的优秀课件,参加中省教学资源观摩活动。三)坚持一体推进,持续优化平台建设5.升级优化党建信息平台。以实用管用好用为导向,进一步完善远程教育平台和党建云平台栏目设置,升级延安党建视讯系统功能,不断丰富内容,规范平台运用。6.打造学习宣传矩阵。准确把握政务类新媒体平台的功能和定位,打造“延安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四位一体”党员学习宣传矩阵,不断提高品牌传播力、影响力。7.有效拓展延伸远程教育站点和党建视讯系统。进一步扩大远程教育的覆盖范围,推动远程教育站点和党建视讯系统向机关、企事业单位、“两新”组织、产业大户、现代农业园区、人才集中地等党组织拓展延伸。8.严把党建信息平台的网络信息安全关口。结合省市网络信息安全新要求,建立健全保密资质、管理人员信息、应急预案等,全力保障各平台安全高效规范运行。四)加强学用转化,持续提升教育实效9.强化远程教育平台作用发挥。结合基层党组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落实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制度,定期抽查通报,确保学习成效。立足十三个县(市、区)优势产业,重点围绕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常态化开展远程教育“云直播”和乡村振兴“大讲堂”,扩大远程教育的富民效益。10.开展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提升行动。聚焦“三个年”活动安排部署,在全市范围开展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提升行动,打造优质示范站点,培树学用转化典型,组织现场观摩学习。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要有3-5个行之有效的学用转化典型案例。11.加强远程教育骨干力量培训。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培训,全面加强资源骨干、宣传骨干和管理骨干市级示范培训和县级全员轮训,提高远程教育干部整体素质。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