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镇安县> 镇安县财政监督检查中心

镇安县财政监督检查中心

发布时间: 2023-05-31 15:00
单位名称 镇安县财政监督检查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县财政依法依规运行提供监督检查服务。开展全县行政事业单位执行国家财经法规、财税政策、财经纪律检查工作;拟定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开展全县会计信息质量检查、财政预决算公开检查、内部控制检查和各类财政资金检查。
住所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迎宾路财政综合办公楼620室
法定代表人 王昱
开办资金 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镇安县财政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0.5万元 7.8万元
网上名称 镇安县财政监督检查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和法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未涉及单位名称、经费来源变更,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2年度,我中心工作在县财政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3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了管理机制,规范了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认真落实主体监督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财经纪律,防范干部廉政风险,完善财政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在局党组的安排部署下,监督检查中心依据职能职责,采取进驻单位、座谈汇报、翻阅账簿报表资料的方式进行系列监督检查。一是对庙沟、月河、西口、达仁等四个财政所开展2021年度内控检查,涉及资金318.32万元,发现会计基础规范方面存在5个问题,会计核算方面存在问题2个,执行财经纪律存在问题3个,现场指导纠错4人次,印发整改通知4份,已全部监督整改到位。二是对镇安县政务服务中心、镇安县第二小学、镇安县云盖寺镇卫生院、镇安县米粮镇灵龙九年一贯制学校等四个单位开展会计和评估监督检查,发现违反财经纪律问题20个,会计基础规范方面问题个13个,会计核算资产管理方面问题12个,涉及资金4967.57万元,收缴违纪资金3.62万元,印发整改通知4份,已监督整改到位。(二)扎实落实业务检查工作。一是预决算公开检查。为进一步完善标准科学、规范透明、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打造“阳光财政”,达到“应公开尽公开”要求,监督检查中心按照市财政局统一安排,同县财政局相关股室通力配合,先后开展两次预决算公开检查,分别对2021年度部门决算、2022年度部门预算共计115家预算单位进行了检查,发现37家单位存在公开内容不完整不细化不准确等问题54个,联合归口股室督促预算单位整改问题54个,实现了问题清零。二是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价与2022年绩效评价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检查。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衔接资金规范化管理,提高财政衔接资金使用效益,先后同相关单位和股室开展了两次财政衔接资金绩效评价专项检查,采取查看台账、重点项目抽查等方式先后对发改局、林业局、农业局、回龙镇、柴坪镇、达仁镇等30个单位进行抽查检查,涉及资金2.6亿元,印发整改通知30份。三是组织开展西口回族镇2018-2021年度民政、扶贫、农村财务等检查。通过检查发现13个问题,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及时整改。同时,督查2021年度考核问题整改到位情况。四是“三公经费”检查。配合县纪委监委对全县15个镇办公务接待、公务用房、公务用车进行督导检查;配合县局完成市委第三巡视组反馈“吃公函”问题整改落实的检查;联合机关股室对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部门以及预算单位“三公经费”实施专项抽查检查,检查单位60个,涉及资金466万元。五是涉农整合资金专项检查。为进一步规范扶贫资金和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规范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监督检查中心同农业股在8月份开展了2018-2022年度涉农整合资金专项检查,采取查看台账、重点项目抽查等方式对县林业局、茅坪镇等单位的财政涉农资金进行了抽查检查,通过检查发现问题6个,印发问题整改清单6份。六是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专项检查。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管理,根据《陕西省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办法》和《镇安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文件要求,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安排,对发改局、林业局、回龙镇、柴坪镇、达仁镇等单位进行抽查检查,检查资金总额3.028亿元,入户走访30余户,发现问题16个,印发整改通知单5份。此外,配合县林业局开展了2019-2022年度涉林资金的专项检查。检查了青铜关、高峰、柴坪等3个镇的15个村,入户走访60余户,印发整改通知单3份。(三)全力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一年来,监督检查中心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市、县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提高政治站位,全力支持配合巩固脱贫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扎实做好高峰镇东岭村乡村振兴帮扶工作。我们单位在人员年龄普遍偏大的情况下,仍然按照精锐出战的要求,派出两名年青干部分别担任东岭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和驻村队员,严格按照驻村要求,扎实开展各项帮扶工作。2022年,争取资金10万元,指导村规划上报产业及基础设施项目3个,开发公益岗位1个,干部结对帮扶32户。(四)对标落实中心管理工作。2022年,是监督检查中心规范管理年。中心持续深入学习,紧紧围绕规范管理这条主线,学业务打基础,建机制利长远。一是全面从严治党。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求,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集体议事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财务公开制度、“三会一课”等制度,全年党小组开展节前廉政谈话2次,集中学习16次,财务公开2次,讲党课2次,观看廉政教育片3次,参加局党组“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主题的演讲比赛1次,抄写学习笔记1万余字,心得体会4篇。二是加大制度建设。年初在单位职工科学合理分工的基础上,依据单位工作性质特点,进一步完善财政监督检查制度、党风廉政建设制度等4项制度,规范监督检查行为,要求全体职工遵守各项制度和规范,做到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三是扎实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全体党员先后开展了“四治四提”、作风建设、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学习及深入传达二十大会议精神等活动,以勤快严实精细廉的标准,开展自我剖析、制定责任清单、建立整改台账、落实责任到岗到人。四是重视业务学习。全年召开周例会20余次,组织全体职工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财政部门监督办法》、《财政检查工作办法》、《政府会计准则制度》等系列政策法规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学习,倡导自学,注重以老带新。积极参加培训,7人先后参加省财政厅组织为期2天的会计评估监督检查和内控线上业务培训,2人分别参加县局组织的为期5天的财政系统会计业务人员培训。通过培训学习,单位干部职工的业务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单位协调有关部门,争取项目、产业扶贫资金,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做好板栗及烤烟产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帮扶力度。为建设美好新农村作出贡献。2021年全村完成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185人,技能培训59人,开发公益岗位1人。板栗520亩,烤烟450亩,水杂果250亩。112户实现了2个以上长短产业,产业覆盖贫困户达100%,同时为全村357农户购买了“农业综合保险”,有效防范了产业发展风险。扎实落实好基础设施“353”管护机制,充分发挥“五员十岗”作用。开发17个岗位,选聘14名基础设施管护人员,明确工作职责,夯实管护责任,切实管好、护好、用好水、电、路等村级基础设施。2.经济效益:根据过渡期内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和“四个不摘”要求,选派2名干部在高峰镇东岭村担任驻村工作队员。驻村干部及时到岗到位,完成驻村工作队的手续交接,扎实有序的开展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争取项目资金10万元,为脱贫帮扶工作奠定了基础。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有待加强。二是财政政策宣传工作有待提高。要加强财政财务政策宣传工作,增强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法律意识,严格执行财税法律法规,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三是干部老化严重,工作后劲不足。五、整改措施。一是加强财政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控制体系,为预算单位财政财务实施提供机制保障,有效地防范和控制财政资金风险。二是要采取各种方式,财政财务政策宣传工作,增强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法律意识,突出财税法律法规八项规定宣传,取得明显效果。三是积极争取单位空编人员招考招录,及时为单位增加活力。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进一步提高全体人员的素质,增强服务本领。加强业务学习,提高对学习业务知识重要性和迫切性的认识,以高度工作职责感和踏实工作作风,把“为民务实,廉洁高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作为工作目标,强化职工的责任担当。2.进一步规范财政监督检查业务。按照规范的财政监督检查业务流程,开展财政监督检查相关业务。3.加强干部管理,严格工作纪律。不断总结和完善工作经验,提出新思路、新方案,拿出新举措,开创工作新局面。对在财政监督检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查找原因,想出好的解决办法,使我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有一个新的提升。4.为服务水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进步增强而努力。通过自查自纠思想深处根源,找到自己努力方向,及时改正缺点,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修正缺点、增强党性的目的,使单位职工真正从思想和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服务水准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进步增强而努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