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镇安县教育教学研究室(镇安县电化教育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服务。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研究适应需要的教育思想等工作;组织教学竞赛、教师培训和教研活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对教学工作的检查和编写乡土教研刊物。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永乐街道办河滨路197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新华 | |
开办资金 | 21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镇安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30.26万元 | 234.3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镇安县教育教学研究室.公益 | 从业人数 3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2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2年以来,我单位在镇安县科技和教育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执行本单位章程及规章制度情况。严格按照《章程》规定,建立了相关的会议制度、议事决策规则,召开决策会议5次,研究单位重大事项。进一步完善了单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机制,规范单位正常运行,并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开展业务活动,无违法违纪情况发生。二、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以下几项业务活动。(一)强化学习,提升教研员服务指导水平。一年来,通过深入开展“党建领航▪红映栗乡”主题实践活动、作风建设专项行动、教研员“十个一”岗位练兵及每周1小时的政治、业务学习活动,全体教研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工作作风更加务实,责任担当和服务意识明显增强。(二)研训结合,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一是统筹做好各类培训。深入推进国省市县校五级培训的统筹实施,扎实开展高中新课程、校长任职资格、新任教师等系列培训。二是做实校本研修工作。通过校际大学区建设、名师工作坊(室)建设、青蓝工程等特色校本教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三是加强骨干体系建设。通过“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的实施,基本建成覆盖各学段、各学科的骨干教师体系。全县中小学教师教学能手大赛,共有100名教师被评为县教学能手,其中有11人被评为商洛市教学能手,5人获陕西省教学能手称号;全省第二届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我县21名选手获市级奖励,5人被推荐参加省级比赛。(三)夯实常规,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强化“双常规”落实。坚持开齐、开足、开好课程,强化备、讲、批、辅、评教学全程管理,强化了薄弱学校、薄弱学段和薄弱学科的教学质量监管与指导。二是科学进行中(高)考复课。组织教研员和学科骨干教师参加陕西省2022届“精准备考”名师讲座暨新中考背景下的命题趋势研讨会,准确把握新中考动向,并组织召开了我县中考复课研讨会。三是做好教学质量监测。规范组织全县高中、初三学生理化生实验操作考核、八年级信息技术测试,以及2022学年末全县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并形成了教学质量分析专辑,为县科教局决策提供依据。(四)实施“双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一是深入推进“双减”。建立了学生作业管理制度,加强了作业设计研究,作业总量得到了控制,作业质量有效提升。二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索并创新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持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实践中落实新课标理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三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坚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主阵地育人作用,常态化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深入推进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加强综合实践活动、科学教学和实验教学的教育,育人效果明显。(五)加强信息化建设,提升师生信息素养。一是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2022年,我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2.0全面启动,已顺利通过了陕师大项目组的抽测督查,目前正在积极筹备,配合完成省级抽测工作。二是深入开展影视教育工作。认真落实县局“五个一”活动,以迎接党的二十大精神活动为主题,扎实推进“鉴赏一部优秀影片”活动,精选了《百团大战》、《勃沙特的长征》、《古田军号》《金刚川》等十部优秀影片在全县各校巡回演播,并组织相关影视教育拓展延伸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影视教育和主题活动,厚植师生爱国情怀。三是信息技术教育成果丰富。在第六届中小学(中职)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活动、“爱挑战”活动、第二十二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2022年陕西省教育技术论文评选活动、2022年“中国梦--行动有我”系列活动中,我县频频获奖,师生的信息技术素养得到很好培训。三、取得的主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一年来,在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社会效益:全面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努力提高全县教育教学质量,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提供重要支撑。2.经济效益:大面积提高了高考和中考教育教学质量。全县高考质量稳中有升,中考质量位居全市前列。四、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双减”成效不突显。二是校本研修实效性不够。三是教研员专业发展机制不完善。四是教师培训工作缺乏系统性。五是教育信息化发展不均衡。五、整改措施。一是在全县中小学继续深入开展学习贯彻落实《新课标》与“双减政策”,探索行之有效、形式多样的课后辅导工作。二是学科教研员深入学校指导教研教改业务能力提升活动,发掘校本研修资源,校本研修资源及时总结整理,适时开展连片教研交流活动。三是尽快制订出台《镇安县中小学校教研员培养发展规划》,及时发现有能力、工作积极性高,有独特见解的学科教师培养发展成为学科骨干,解决当前我县学科教研员人员匮乏的现象,连片教研活动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四是进一步完善形成遴选与培养、管理与使用一体化的骨干教师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有效推进“三级三类”骨干教师培养计划,建立覆盖各学段、各学科的骨干教师体系;实施“青蓝工程”,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办好县优质课、教学能手大赛,提高省、市能手赛获奖比例;全面推进“名优教师、标兵校长、精品课程”三个资源库建设。五是加快推进智慧校园试点建设工作,重点建好镇安中学、镇安县初级中学和镇安县第二小学三所试点校;继续开展“专递课堂”六所试点校(茅坪中学、回龙中学、黄家湾九年一贯制学校、三小、二小、茅坪中心小学)的应用研究,积极做好与市三个课堂全链接平台的对接工作;配合完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测评工作;打造一批信息化应用示范校;完成初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创新开展影视教育;加大教育工作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推进“党建+教研”双优建设。2.坚持“五育”并举。3.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4.夯实常规管理。5.推动“双减”落地见效。6.稳妥推进教育评价改革。7.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8.落实教研员联校制度。9.加强重点环节的研究。10.科学进行中(高)考复课。11.做实校本研修工作。12.加强骨干体系建设。13.扎实开展结对互助活动。14.构建“五级培训”体系。15.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有效融合和创新发展。16.办好《镇安教研》。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